杨敏曾
清代官员
杨敏曾(1858——1939)出生于慈溪县城(今江北慈城镇),字逊斋,光绪五年举人。1898年任宁波储才学堂(现宁波一中)首任监堂(校长),并讲授经学、史学、文学、舆地。二年后去北京大学堂(现北大)译学馆,京师大学堂曾出版过杨先生的著作《中国史讲义》(上世史)和(中世史),后返求是学堂(现浙大)教国文。
个人简介
杨敏曾(1858——1939)出生于慈溪县城(今江北慈城镇),字逊斋,光绪五年举人。1898年任宁波储才学堂(现宁波一中)首任监堂(校长),并讲授经学、史学、文学、舆地。二年后去北京大学堂(现北大)译学馆,京师大学堂曾出版过杨先生的著作《中国史讲义》(上世史)和(中世史),后返求是学堂(现浙大)教国文。 1909年,杨敏曾的女儿杨品仙与陈布雷结婚。1912年杨敏曾任辛亥革命后第一任慈溪县县长。1918——1923年杨敏曾编过《镇海县志》,他所撰的《镇海县志序例》,发表在1935年第二期《浙江图书馆馆刊》上。 杨先生为人正直,生性淡泊。凭他的声望、学识、水平,又加上有一位显赫一时的女婿,蛮可步入仕途,捞个一官半职,但他毕生悉心钻研学问,热心教育事业。1933年,他热情支持家乡慈溪县立初中(今宁波慈湖中学)的创办,是发起人之一。晚年,杨敏曾将自撰的诗文整理成《自怡宝诗文稿》,因抗战爆发未付印。
个人成就
宁波中学英才辈出,向负盛誉。她的前身是1898年创办的储才学堂。该校第一任监堂(校长)即是名儒杨敏曾先生。
杨敏曾(1858—1939),字逊斋,出生于慈城镇一个书香门第。其曾祖杨九畹是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榜眼,字兰畲,号余田,官广东南韶连兵备道。著有《异峰草庐遗稿》。1994年由宁波诗社编、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宁波耆旧诗》一书中,收有杨九畹先生所写的“从政自警”、“游金山寺”和“留别静宁士民”共11首诗。祖父杨聿燕系附贡生,工书法。其父杨迈孙在杨敏曾出生9个月时就告别了人世。杨敏曾在良好的家风薰陶和母亲叶氏悉心抚育、严格督促下发奋攻读。其舅父叶缦卿先生学问渊雅,对他的学业时有指授。杨敏曾自幼刻苦力学,究心经史及诗古文辞,所诣益精,1879年举于乡。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一股变法图强、维新救亡的思潮兴起。影响所及,宁波知府程稻村与郡人严信厚、盛省传、张让三先生等商议决定设立中西式的储才学堂,校址借用湖西崇教寺,1898年正式开学。该校办学宗旨为弃旧科,立新学,以培养革新图强的人才。储才学堂办学方式仿照1863年创立的上海广方言馆,注重学习西方科技知识,除国学外开设了格致(理化)、数学、译学(外语)等课程。杨敏曾先生作为该校监堂兼总教习,除致力于起草章程、制订规划、聘请教师等事务性工作外,还亲任经学、史学、文学、舆地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他治学谨严,博学多艺,讲授深入浅出,深受学生好评,对学校的创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该校学生多来自郡县书香子弟,他们舍弃科举升官之道,在校期间学习十分勤勉。往往篝灯彻夜而不少休,认真学习外文和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在杨敏曾先生等的悉心教诲和指导下,学业上长进很快,获取了真才实学。在第一批进校的学生中,就有尔后成为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者、北京大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何育杰教授,爱国诗人、曾任《天铎报》主笔和北大教授的洪佛矢,中科院李庆逵院士的三舅、北大教授叶叔眉,民国时期曾任财政总长的李思浩等人。在储才学堂曾亲聆过杨先生教诲的学生中,还有其后任宁波市第一任市长的罗惠侨,著名教育家范寿康,我省第一位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博士董聿茂教授等等。储才学堂在1904年改名为宁波府中学堂,1908年建成新校舍。学校初创十年,就在校园规模、师生人数、教学水平等方面被誉为“浙东第一校”,这与杨敏曾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杨敏曾先生汇精殚神于教育事业者且五十年。他曾任上海澄衷学堂教务长。在著名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讲授过历史。在浙江求是学堂和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担任过国文教员。据1917年11月30日《北大日刊》刊发的“专任教员题名”记载,杨先生时任北大文科预科教授,讲授的课程为预科历史。他热心教育事业,躬自教育和培养过不少学生,桃李遍天下。杨先生有六子二女,长女杨品仙是曾任效实中学教师、二度担任浙江省教育厅长的陈布雷先生的夫人。陈布雷自1906年至1911年在浙江高等学堂生活、学习达五年,同学中有范秉琳、冯度(1927—1949年任效实中学校长)和董贞柯(曾任效实上海分校主任)等人。他尔后曾回忆道:“布雷肄业浙省高校时,适外舅(即杨敏曾先生)主讲国学,得闻绪论胜义者数载。”1933年,杨敏曾先生热情支持家乡县立初中(今宁波慈湖中学)的创办,是发起人之一。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其子杨仲未是宁波的名教师、“效实(中学)五老”之一。其孙女杨徘兮曾任宁波二中校长。杨门“教师世家”迄今5代人已出了十余位老师。
杨敏曾先生学识渊博,对历史、地理、方志等均颇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杨先生著的《中国史讲义》,分上世史和中世史二部,1919年上海亚东图书馆经销过这二本书。他曾研究过我国最早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禹贡》,所撰论文“禹贡三江考”先后被《地学杂志》和《史地杂志》刊用。1986年,著名科学史家严敦杰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论文索引》中亦将此文列入。杨先生还与镇海王荣商先生一起编写过民国《镇海县志》,该志共45卷首1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杨先生当时所写“镇海县志序例”一文发表在《浙江图书馆馆刊》1935年第2期上。他还撰有“皮锡瑞经学通论书后”(载《国风半月刊》1934第5期)、“黄梨洲先生遗书书后”(载《文澜学报》1卷1期)、“范柳堂先生传”(载《文澜学报》3卷2期)和“林晋霞先生传”等(均载《文澜学报》2卷2期)。
杨敏曾先生为人正直,卓有远见,又热心教育和其它社会公益事业,在故乡人们中享有很高威望。辛亥革命胜利后,县政一时无主,致使民心皇皇,邑人群推他为第一任知事(县长)。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情况下,他勇挑重担,日夜操劳,为维护地方安定等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惟其生性淡泊,不喜为宫,故任职不到半年就辞去了。仍然埋头于研究学问,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
在杨敏曾先生80寿辰时,陈布雷先生所撰“外舅杨先生八十寿言”和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浙江省政府秘书长的沈士远先生撰写的“杨逊斋先生八十寿序”均发表在1937年3月31日出版的第3卷第1期《文澜学报》上。同期还登载了杨先生的“八十感怀”一诗。晚年,杨先生将历年所写文章整理成《自怡室诗文稿》,遗憾的是因日寇入侵而无法付印。虽然杨先生告别人世已有近70年了,但这位有功于宁波教育事业的著名学者是值得人们纪念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7 22:57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