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志(1902-1991),原名浩,字有竞。广东
海丰人。1923年就学于
岭南大学历史系。1927年毕业,任国立中山大学助教。1928年赴滇川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同年留学法国
巴黎大学人类学院。1933年获民族学博士学位。1934年赴伦敦参加国际人类学民族科学大会。次年回国,任
中山大学教授,主编《民俗季刊》和《民族学刊》。1944年赴美国考察印第安人保留区。1949年任职于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参与编制《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图》、《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简表》等。1951年,任
中央民族学院教授。著有《民俗学问题格》、《云南民族调查报告》等,辑有《人类科学论集》、《杨成志民族博物馆学论文集》、《杨成志民俗学评述与研究》等。(概述图来自《广东省志》)
人物生平
杨成志(1902一1991),汉族。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
年幼时在“子曰馆”三年。19岁考入海丰中学。
1920考人英国教会办的佛山华英中学。
1923年春,直接升入美国教会私立岭南大学文科历史系,边读书边在附中兼课。
1925年在何香凝任所长的“妇女讲习所”讲授新闻学。1927年岭南大学毕业后到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工作,并与何思敬、崔载阳、庄泽宣、钟敬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俗学会”。开设民俗物品展览室,举行公开展览。同年,与顾颉刚、崔载阳、容肇祖、钟敬文等人联合开办民俗讲习班,主讲“民俗学问题格”。
同年夏,受原中央研究院和中山大学合派,与俄国学者史国禄教授夫妇及容肇祖同赴云南调查少数民族情况。其后,一人继续留在云南调查。后赴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调查研究彝族奴隶社会结构、生产方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等,同时还对金沙江沿岸及昆明、河口等地的苗族、瑶族、傣族、安南(即今越南)人等作了调查。在大凉山向彝族巫师调查学习宗教经文时,彝族巫师曾用彝文书写一对条幅送给他:“冷了烤篝火,饿了吃炒面”,以朴素的语言表示对他从事民族学田野考察工作的敬意。杨成志结束了在滇川的调查之后返回学校。
1932年受中大委派法国留学,先就读于巴黎人类学院,两年后获“人类科学”毕业高等文凭。随后转读于巴黎大学。杨成志在留学四年期间,还先后考察了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苏联等国的民族博物馆、大学人类学系和研究所,收获颇丰,为日后教书治学储备了有益的经验。
1935年冬,杨成志学成回国,复职于中山大学。
1936年9月,主持恢复曾一度停刊三年的《民俗》周刊,改为《民俗季刊》(16开本),任主编之一。
1937年8月底,日机开始轰炸广州。10月,铁骑临境。杨成志等人正襟危坐在防空洞里,听取研究生的论文答辩。1939年1月30日,中山大学师生分为15批迁往云南澄江。杨成志带领一批学生逃难,中转梧州、桂林。1940年8月,师生水土不服,思乡心 切,全校迁到广东坪石。随着日寇经粤汉铁路由长沙南下韶关,1945年1月,中山大学又迁往梅县。7年中,杨成志恪尽教授天职。1941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组织学生调查乳源乌坑瑶山。坪石时期,指导学生完成硕士论文,还搜集了几箱文物。
1944年冬,由教育部选派赴美,先后访问了华盛顿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纽约自然博物院人类学部、波士顿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芝加哥自然博物院人类学部,以及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保留区等地,进行人类学、民族学以及民俗、考古、语言、社会等专题考察,并对种族歧视发表意见,体现了一个中国人类学家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1945年,杨成志回国,重返中山大学复职。在30一40年代期间,曾先后担任中大教授、研究院秘书长、文科研究所所长。访美归来后开办人类学系,又相继担任人类学部主任、人类学系主任等职,为我国南方各高等院校培养了最早的一批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骨干。他们中的戴裔煊、江应樑、王兴瑞、王启澍、梁钊韬、曾昭璇、吕燕华、刘孝瑜、容观夐、张寿琪、岑家梧等人,已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的知名专家。
1946年7月1日,在文学院讲演游美两年观感,介绍考察美国教育文化情形,并为文科研究所演讲《美国民族学的新趋势》。
1947年1月29日应法学院经济学会之邀,为该会演讲《原始经济与现代文明》。
1947年5月8日应理学院地理学会邀请,前往演讲《美洲印第安人与亚洲蒙古利亚人之关系》。
1948年,杨成志向教育部申请在中山大学成立人类学系,他在陈述建系的第一条“理由”时,首先指出中大人类学研究始于二十年前的语史所的建立,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
1949年冬,杨成志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先后参加《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简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旧省政制概况》等编写工作,并参加了中央中南访问团,任第一分团广西联络组组长,调查广西的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编印民族概况等。
自1952年起,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兼民族文物室主任。
1954年春,主持举办“少数民族文物工艺展览”。
同年10月,举办“少数民族高山族文物图片展览”,并在1954年10月17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台湾高山族物质文化》一文。1955年,配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科学座谈会”举办“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展览”。
1956年,任《中国民族博物馆十二年远景规划》召集人和撰稿执笔人。同年,与潘光旦、吴文藻二教授共同起草《中国民俗学十二年远景规划》。
1956一1962年期间,多次赴广西大瑶山调查,主编了《大瑶山瑶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
1958年5月24日和30日,应专家局邀请在友谊宾馆向苏联百余位专家做《中国南方苗、瑶、黎、傣、彝、壮6个民族概况报告》,内容被译成俄文在苏联民族学杂志刊登。
1960年10月在南宁完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广西资料汇编》共约百万字,底稿存广西民族研究所。
自1984年退休整理I旧作,著述新章,直至1991年5月30日逝世。
1984年10月,在83岁高龄之时,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共产主义的向往。1987年12月杨先生离休。1991年5月30日夜,杨成志起来行走时突然摔倒,无疾而终,享年90岁。
学术成就
杨成志一生著述颇丰。在云南调查期间,著有《云南民族调查报告》,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及民间文艺内容。还编著了《云南罗罗族的巫师及其经典》、《罗罗太上清净消灾经对译》。前者介绍了罗罗与巫师的关系、罗罗经典的内容、罗罗经典的两实例及罗罗经典的分类。1930~1934留法期间,写成《中国西南民族中的罗罗族》,在巴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上演讲,介绍作者在云南调查时发现彝族巫师和经文的经过,并论及彝族原始宗教与原始思维、巫术、彝文起源传说以及经咒分类等。1928年,译英国民俗学家班恩女士《民俗学问题格》,又与钟敬文先生合译《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1945年译美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所著的《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45年初版,1985年商务印书馆根据1945年版本重印再版。《杨成志民俗学译述与研究》198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杨成志先生的学术特点,首先是民俗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三者相结合。正如他在《我走过的路》这首自述诗中所说的:“民俗民族人类学,三业互通相辅而成,”这三门学科研究对象相连,考察角度相近,研究方法相似,将它们“互相关联渗透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比分开单科探讨深人得多。杨先生最先涉足于民俗学。其后,在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中,开始接触民族学。两度留学海外,又促使他挺身于更为广阔的人类学领域。主攻学科的先后经历与自述诗中的排列顺序,当非巧合。每一次接受新理论、新方法,他都把前一主攻学科内容纳入其中做综合研究。这样,视野的开阔与角度的更新,使得他的研究面扩展了,深度增加了,触类旁通,相得益彰,互为关联,相辅相成。我们从前述简介中可窥一斑。
其次,他将西方民族学著述翻译介绍给中国,为国内学术界拓宽眼界。就像他在《人类学与现代生活》一书的“译者序言”中说的,“为了使国内学者对国外学术流派的理论、方法及其影响等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和健全的见解,”从翻译《民俗学问题格》书起,他便开始了民族学译著翻译与引进。在这方面,他为我国学术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可以说,杨成志教授学术生涯肇始于民俗学,在国内外学术界均享有较高声誉。日本民俗学家白鸟芳郎、君岛久子、直江广治以及香港人类学教授谢剑生,都很推崇杨成志先生。国内学术界也给予他应有的荣誉。杨成志教授曾分别在“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人类学会”、“中国民族学会”、“中国社会学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百越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或顾问,是我国民族学、民俗学及人类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享有“南杨(成志)北吴(文藻)”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