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筠
明朝官员
杨廷筠(1557年-1627年),字仲坚,号淇园,教名弥格尔,笔名弥格子。明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中国明朝官吏、天主教教徒。
人物简介
他曾在北京与利玛窦交往,但没有象徐光启、李之藻那样随耶稣会士研习天文历算。辞官回杭州后,参与东林讲会,同时与在江南的传教士郭居静、金尼阁和艾儒略等往来。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在参观了李之藻父亲的西式葬礼后,决定改信天主教。其作品有《代疑编》、《代疑续编》、《圣水纪言》、《天释明辨》等。
他曾两次辞官退隐。第一次是因为不愿意与兄长同流合污,第二次是因为阉党魏忠贤的迫害。为官期间,关怀百姓,政绩卓著。退隐之后,关心教育,与学术界联系密切。1627年(天启七年)12月高烧,一病不起,于年底病逝(一说1628年(崇祯元年)初)。其家人成员百余人皆从天主教。其世俗著作,除《读史评》及一些序言和诗作外,均遗失;宗教作品都有保留。
三大柱石
杨廷筠是明末著名官员。与徐光启和李之藻并列,被称为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的人物之一。他本来出生于一个信仰佛教的家庭,1592年(万历二十年)他考中进士,在中央政府担任监察御史的职务。1600年他认识了利马窦,二人有一些交往,但他没有受洗入教。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由于李之藻父亲去世,他前去看望时发现,李之藻把所有的佛像都扔掉了,也没有请和尚来举行仪式。因为这些都是每个中国人的习惯做法,特别是那些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所以他非常惊讶。在李之藻的劝说下,他也决心抛弃小妾,遵守教规。这一年,他受洗入教,取名为弥格尔。此后,他就大力支持天主教的事业。他给传教士们提供经费,还把自己的别墅让出来作为他们居住、传教、举行仪式的场所。 由于杨廷筠原来信奉佛教,在他改信天主教后,有很多人随他入教。所以,佛教徒对他非常愤怒,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1616--1617的南京教案中,他在杭州为传教士提供避难之所。1622年(天启二年)他还在杭州为传教士献出一块墓地。其子亦从其事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6 14:29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