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昌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杨应昌,1934年5月17日出生于北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34年5月17日,杨应昌出生于北京市。
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8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1977年—1984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教研室主任。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杨应昌研究宏观磁性与微观结构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源特点,探索有应用价值的新材料。1980年首次合成具有ThMn12型结构富铁的新相并通过中子衍射研究明确了该结构的特点与形成条件。1985年研制成功多元Nd2(Fe、Al、Co)14B型磁体,可同时提高磁体的矫顽力和居里温度。1990年发现在稀土合金中的间隙原子效应,进而从理论上阐明它的起源并发明了Nd-Fe-N系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等。
截至2017年,杨应昌在《物理学报》《中国稀土学报》《金属学报》《IEEE磁学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材料快报(SCRIPTA MATERIALIA)》《合金与化合物杂志(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期刊上共发文50余篇,其他部分论著参考如下:
[1]程本培,葛森林.Nd(Fe,Mo)_(12)N_x磁粉的内禀磁性与永磁性能[J].中国科学(12期):1254-1258.
[2]杨应昌,程本培1:12型Nd-Fe-N新型永磁材料研究[J].材料导报,2001(02):5-6.
[3]纪效波,潘成迟,杨应昌,Preparation method of negative pole material of lithium ion battery:中国,103066285[P].2013.
[4]杨应昌.开发中的新型永磁材料:稀土-铁-氮间隙型化合物[J].中国稀土学报,1994(S1):513-519.
[5]杨应昌,孙弘,孔麟书,等.RTiFe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J].中国科学数学:中国科学,1989,32(9):1001-1008.
[6]杨应昌,程本培.R2Fe17C化合物的结构与内禀磁性的研究[J].物理学报,1991,40(7):1186-1192.
[7]杜红林,张百生,姬长国,等.N在Nd2Fe14BNx永磁合金中占位的中子衍射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0,34(S1):15-18.
[8]汪文虎,刘晓辉,隽英昌,等.基于知识推理的导向器叶片单元体精铸模具分模技术研究[J].铸造,2007,56(6):4.
[9]杨应昌.Y【Mn_(1-x)Fe_x】_(12)的结构和磁性[J].金属学报,1981, 17(3):355-358.
[10]杨应昌,张晓东.新型RE-Fe-N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J].中国稀土学报,1990,8(4):376-377.
[11]杨应昌.开发中的新型永磁材料:稀土-铁-氮间隙型化合物[C]//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永磁材料和应用学术会议.1994:7.
人才培养
经杨应昌培养的学生有不少已成为科研战线和教育战线的骨干。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杨金波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韩景智博士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杨应昌的妻子是傅守灿。
人物评价
“杨应昌是中国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开拓者,他的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对广大青年学子具有高度的示范引领作用。”(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院士评)
“杨应昌院士治学数十载,在物理学领域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诲人不倦,为学校和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我们要学习他信念坚定、潜心耕耘、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北京大学党委原书记闵维方和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5 17:5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