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枚
台湾大学原教授
杨希枚(1916——1993年),男,字铮曜,回族北京人。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和民族学会理事。
人物生平
杨希枚(1916——1993年),男,字铮曜,回族。北京人。1935——1938年先后在辅仁大学和中法大学生物系学习,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43——1946年他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组,先后从事体质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学习与研究,1949年随同中央研究院迁往台湾省,先后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61——1980年任研究员。1952——1969年他还兼任台湾大学教授和民族学会理事。
杨希枚教授因长期居留海外,非常思念故乡。为了实现落叶归根,与亲人团聚的夙愿,他置海外优厚的待遇、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亲友的恳切挽留于不顾,毅然于1981年自台湾经美国返大陆定居。这表现了他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进步思想,也反映了他愿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
杨希枚教授归国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和学术委员。1983年被选为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民族研究会理事。1987年被聘为殷商文化学会顾问和河南大学兼职教授。从1984年起,被选为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杨希枚教授参加过一系列国际性的科技、文化活动,如197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九届国际人类学会议等。从60、70年代开始,他在学术上的声誉和知名度显著提高。1973年,他被列入台湾《中国年鉴名人录》(英文版);1975年,他被刊入第五版《国际人类学家人名录》,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
杨希枚教授从事先秦史和人类学研究已近半个世纪,其译著宏富。除主编专著《安阳殷墟头骨研究》外,还发表专题论文及书评50余篇,约100万字。此外,译书二本(暂未出版):胡顿《体质人类学》(约100万字)、伊利亚德《生与再生》(约10万字)。他还翻译了10篇人类学论文。
主要贡献
关于殷墟头骨的研究
关于民族学的研究
关于中国先秦姓与氏制度的研究
关于古代神数字的研究
关于古代太阳崇拜的研究
主要学术论著
《再论商王庙号问题》、《神秘数字七十二》、《春秋隐公射鱼于棠说驳议》、《(论语)子罕章句评断》、《论久被忽视的(左传)诸侯以字为谥之制》、《(孟子)滕文公篇三年丧故事的分析》、《苏雪林(天问研究)评介》、《评德孝赛(中国境内的一个罗马人的城市)》等。
人物评价
杨希枚教授学术上的真知灼见在海内外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赢得中外学者的重视和好评。杨希枚教授虽年逾古稀,腿病缠身,行动不便,但他却以“老骥伏枥”自勉,依然“壮心不已”,意气风发,勤奋笔耕,顽强拼搏到胃癌病发时止。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此期间,他除撰写论文外,还修订《先秦文化史论集》一书,这部专著洋洋70余万字,是凝聚着他毕生心血的传世之作,199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杨希枚教授不仅治学笃实,学风严谨,著述很多,而且为人刚正不阿,追求真理,渴望光明。返归大陆定居12年来,他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人民的疾苦,并竭诚为加强海峡两岸的学术和文化交流,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尽力。他待人热情,平易近人,生活俭朴,严于律已,乐于助人。对历史所内外的中青年学者,更是关怀备至,或馈赠图书资料以备参考,或为他们指破学术迷津,传授治学经验和方法,或为其专著撰写序言,向学术界推荐。尤为感人的是,他曾多次主动提出,愿将多年积累的资料和研究心得奉献给别人去著书立说,充分表现了老一辈史学家的宽阔胸怀和提携中青年学者的高风亮节。他对先秦史学会的工作和学术活动一向关心和全力支持,在弥留之际还遗嘱家人从遗款中按年向学会捐赠活动经费。同时,遗嘱每年为北京回民中学提供奖学金,这是他对祖国的花朵——少年献出的一份厚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4 18:2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