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属(学名:Populus)是
杨柳科的一属。包含了
胡杨、
白杨、棉白杨等。杨属植物为
落叶乔木,在落叶前叶子变黄。树干通常端直;树皮光滑或纵裂,常为灰白色。有顶芽(胡杨无),芽鳞多数,常有粘脂。枝有长(包括萌枝)短枝之分,圆柱状或具棱线。
葇荑花序下垂,常先叶开放;雄花序较雌花序稍早开放;苞片先端尖裂或条裂,膜质,早落,花盘斜杯状;雄花有雄蕊4-多数,着生于花盘内,花药暗红色,花丝较短,离生;子房花柱短,柱头2-4裂。
约100多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北美。一般在北纬30-72度范围;垂直分布多在海拔3000米以下。中国约62种(包括6杂交种),其中分布中国的有57种,引入栽培的约4种,此外还有很多变种、变型和引种的品系。在中国分布于北纬23-53度34',东径80度-134度的范围。杨属在中国区域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呈明显的纬向性,从北向南呈减少趋势;东西方向上物种丰富度高于南北方向;在纬度方向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位于30°—40°N,在经度方向上物种最丰富地区位于110°—120°E;杨属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与经纬度表现为明显的线性关系,经纬度共同解释了杨属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45.6%。杨属物种多样性在中国的分布中心位于东北到西南方向的黑河-腾冲线两侧,形状呈东北-西南方向狭长带状,分布有70多种杨属物种。在分布中心区域内,杨属物种多样性从东北向西南递增。
木材白色,轻软,细致,比重0.4-0.5,供建筑、板料、火柴杆、造纸等用;叶可做为牛、羊的饲料;芽脂、花序、树皮可供药用;为营造防护林、
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对绿化、改造自然、保证农业高产稳产,以及迅速供应社会主义建设所需大量木材等方面,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乔木,高10-15米,稀灌木状。树皮淡灰褐色,下部条裂;萌枝细,圆形,光滑或微有绒毛。芽椭圆形,光滑,褐色,长约7毫米。苗期和萌枝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或不规则的疏波状齿牙缘;成年树小枝泥黄色,有短绒毛或无毛,枝内富含盐量,嘴咬有咸味。
叶形多变化,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三角伏卵圆形或肾形,先端有粗齿牙,基部楔形、阔楔形、圆形或截形,有2腺点,两面同色;叶柄微扁,约与叶片等长,萌枝叶柄极短,长仅1厘米,有短绒毛或光滑。
雄花序细圆柱形,长2-3厘米,轴有短绒毛,雄蕊15-25,花药紫红色,花盘膜质,边缘有不规则齿牙;苞片略呈菱形,长约3毫米,上部有疏齿牙;雌花序长约2.5厘米,果期长达9厘米,花序轴有短绒毛或无毛,子房长卵形,被短绒毛或无毛,子房柄约与子房等长,柱头3,2浅裂,鲜红或淡黄绿色。蒴果长卵圆形,长10-12毫米, 2-3瓣裂,无毛。花期5月,果期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