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新,1922年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少年时曾受教于陶行知、邹韬奋,1938年在武昌的中华大学经济专业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青年救国团武昌区团组织部长、抗敌宣传队第三队书记、重庆《战时青年》社编辑、恩施《新湖北日报》副刊通讯室主任、重庆《商务日报》采访部主任、上海《文汇报》经济版编辑、香港《文汇报》经理、发行人。1949年起担任
中国人民银行南汉宸行长秘书,协助其研究和制定金融政策,创建金融研究所。是中国当代
经济学家、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1985年10月至1989年5月任
嘉应大学校长。
杨培新,广东
大埔县百侯镇人,1922年出生,曾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等职,著名经济及金融学家,1985年10月至1989年5月担任
嘉应大学复办后第一任校长。梅州市原副市长何万真同志赞其为梅州文教事业立下汗马功劳,而他在建国初期,为稳定发展国家金融的“三板斧”,却鲜为人知。
杨培新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活跃在抗日宣传、办报等新闻工作中。先后任重庆《战时青年》编辑、恩施《
新湖北日报》副刊通讯室主任、重庆《商务日报》采访部主任、上海《
文汇报》经济版编辑。杨培新1943年在南方局副书记董必武的安排下,打进重庆《商务日报》,先当记者,后任采访部主任,并负责联系编辑部和言论部。在董必武“在商言商”的指导方针下,不转左派的言论,也不转右派的言论,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在经济上充分揭露,矛头指向四大家族,鼓励民族资本起来抗争,进行统战工作。他被当时亦从事新闻工作、解放后任外交部部长的乔冠华很是欣赏,多次指点他的文章,又要他把所写的文章集结成册,这就是《中国经济动向》一书。周恩来曾对杨培新在重庆《商务日报》的工作做出高度评价,称“其一支笔不亚于一个旅”。
在
乔冠华的鼓励下,杨培新在抗战胜利后这一时期,先后出版了《经济新闻读法》、《新货币论》和《中国通货膨胀论》。在香港出版了《CC豪门资本解剖》、《TV宋豪门资本解剖》、《大财阀蒋介石》等。《新货币论》在解放区大量印发,成为银行干部的基本教材。也就是这本书,使
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
南汉宸了解了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千疮百孔的经济状况,稳定金融发展刻不容缓。在董必武的推荐下,时任香港《文汇报》发行人、经理的杨培新临危受命,北上任开国后第一任人民银行行长
南汉宸的秘书,以自己聪敏的学识才智,协助稳定了当时混乱的金融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安定了人民生活。由此,杨培新从一名经济新闻工作者,转型成为一名经济工作者、经济学家。
1949年,经历了连年战争的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通货膨胀。杨培新对于旧
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和造成的恶果,有着亲身的体验。
杨培新首先根据现状倡建人民政权银行制度,抑制通货膨胀。他与南汉宸行长商议,向中央建议在各地建发行库,各地财政收入,由银行分支机构交给发行库,在当地入库,再由北京总行调拨出库,此举使中央统揽全局,又调动了地方积极性,双轮转动,看似灵活的金融,却在中央掌控之中,避免了各自为政的混乱。
杨培新的第二板斧是建议人民银行派员到苏联取经。建国初期金融人才奇缺,杨培新率队前往苏联学习后回到北京,向中央有关负责人汇报,他根据苏联和东北经验建章立制,颁布了现金管理办法等,如国家机关、团体、企业只留三天开支的现金,余款全部存入银行。公家之间的来往一律不用现金,以转账形式支付,使银行有充足资金做其他流动,充盈了金库,稳定了大局。
杨培新的第三板斧是为行长支招,使人民银行“流动”起来,盘活了资金。人民银行规定各单位必须从银行提取现金支付工资和开支,国营商场等集体收入现金当天下午入库,加速了
货币回笼,减少了货币发行,从而避免了货币的通涨和贬值。时至今日各单位、企业现金下午准时存入银行的做法,就是始于建国初期,此举跨越半个多世纪。
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动向》(1946)、《中国通货膨胀论》(1947)、《新货币学》(1947)、《C.C.豪门资本解剖》、《T.V.宋豪门资本解剖》(1948)、《
旧中国的通货膨胀》(1962)、《中国的金融》(1982)、《论我国银行改革》(1983)、《我国社会主义银行》(1984)、《我国货币政策》(1987)、《华俄道胜银行》(198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思路》(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