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咏威
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杨咏威教授(Dr. Wise Young),全球脊椎治疗权威之华裔学人,现担任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神经科学系(Cell Biology & Neuroscience)教授兼系主任,以致力协助脊椎伤患恢复身心能力而在医学界有「神经建造者」或「神经建筑师」之誉。
简介
他于2001 年获《时代》杂志选为美国十八位最佳科学家及医生之一,入选者当中有两名华人,另一名是治疗艾滋病的专家何大一。
经历
杨咏威1950 年1月1日生于中国香港。 曾在玛利诺修院小学念书,八岁随从商的家人远赴日本,十八岁再到美国读书。医学界以往认为脊椎一旦受到伤害,身体失去的功能一辈子都不可能恢复。杨咏威1977年在美国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毕业后,成为神经外科医师。他行医时遇到一个被断定颈部以下全身瘫痪的17 岁青年,当时青年绝望的眼神,燃起了他为这类病人寻求一线希望的决心。 他从1980 年开始对脊椎一旦受伤则神经功能永远无法恢复之传统看法提出疑问,每天在研究室工作十多小时,他用10 年时间钻研这个问题。 杨教授于1990 年终于发现脊椎受伤的有效疗法,即:注射甲基类固醇疗法,此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脊椎受伤早期的标准疗法。
杨咏威发现,脊椎受伤后,会受到渐进式损害,包括肿大发炎,使得已经受损的组织更恶化。 他发现在脊椎受伤8 小时内给予高剂量的甲基类固醇(high-dose methylprednisolone, MP) ,能够保全伤者20% 左右的神经功能,让许多伤者可以自行呼吸,不必依靠呼吸器;或让伤者保持行走能力,不必终生坐轮椅。
今日全世界有五万余人脊椎受伤,而注射甲基类固醇已是许多国家所公认之标准疗法;惟此一疗法仅对刚受伤者挽救部份神经功能或许有效。 1997 年杨教授移到Rutgers University之WM Keck Center,领导该中心进行神经科学合作研究( Collaborative Neuroscience )。 1997年杨教授移到Rutgers University之WM Keck Center,领导该中心进行神经科学合作研究( Collaborative Neuroscience )。 杨教授现时仍然埋首研究,因为他深信假以时日,瘫痪病人一定可以再站起来。 研究工作之余,他首创「神经创伤期刊( Journal of Neurotrauma )」 ,他又创立了「神经创伤国际协会( Neurotrauma Society )」,以联系全球专家每年举行会议,分享大家在脑神经及脊髓损伤的研究工作和知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0 06:31
目录
概述
简介
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