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笙(1910-1997),河南济源人。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预科班,1932年转入本科化学系。1935年在开封参加 “一二 ·九”学生运动,当选河大新文学研究会长。曾任八路军晋豫边游击二支队长、三八六旅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60军179师政治部副主任,云南省军区副政委等。1955年授上校军衔,后晋大校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物生平
杨伯笙(1910.12 ~ 1997.4),又名杨烈埙,号伯笙,曾用名巴生、巴山、南飞、李西民,济源市坡头镇槐树庄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7岁入私塾读书。县立高小毕业后,1926年考入开封私立黎明中学。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理学院预科,1932年转入化学系本科。在河大学习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向往革命。1933年参加中共领导的“左联”。1935年在开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当选河南大学新文学研究会会长。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河南大学党支部书记。1937年5月,他受中共党组织派遣返回济源,以十六完小校长的合法身份,秘密开展中共党的地下工作。同年8月组建了中共济源工委,并任书记。同年11月,中共济源工委改建为中共济源县委,仍任书记。他带领县委组织委员史向生、宣传委员于思礼回到“杜八联”,以“革命十人团”的名义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组建了“杜八联抗日自卫团”并任团长。1938年4月,他带领“杜八联”抗日自卫团180余人和一些青年学生到邵原镇黄楝树村参加了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先后任游击队独立二支队队长,一支队政委,游击队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新一旅二团政治处主任,新一旅政治部副主任,晋豫联防区政治部主任兼三八六旅政治部副主任,太岳四分区政治部主任,太岳六分区副政委,晋冀鲁豫军区补训团政治处主任、政委,二野十八兵团随营学校副大队长兼政治主任教员,十八兵团补训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历任起义部队九十五军军代表、六十军一七九师政治部副主任、川西军区眉山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事学院政治工作教授会教员、解放军高级通讯学校(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云南省军区副政委等职。1980年离职休养。198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功勋勋章。1997年4月在成都病逝。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杨伯笙先后参加沁阳战役、太原战役、进军大西南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参与对国民党刘文辉部九十五军的改编,为巩固和扩大西南边防做了大量工作。粉碎“四人帮”后,他到云南工作,为云南的边防建设、安定团结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事迹
1937年5月,杨伯笙受派从北平回到济源。同年8月,根据中共豫西区委指示组建了中共济源县工作委员会(后改为县委),杨伯笙任书记,史向生任组织委员,于思礼任宣传委员。县委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党组织。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先后吸收了程远谋、杨力勇、卢曙天等一批进步青年加入党组织,并将部分新入党的同志送往晋城受训。后来,这些人大部分参加了八路军。
七七事变后,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后,共产党和八路军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空前提高,大批热血青年投入党的怀抱。为方便活动,他利用人熟、地理熟的条件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杨伯笙、史向生等人将县委工作机构迁往坡头镇杜八联,并联络回乡的青年学生,通过他们与本地的绅士、保甲长建立了良好关系,在杜八联内扶持左派势力,孤立打击右翼甚至反动的保甲长,逐步争取了多数人的支持,很快掌控了杜八联的局面。在杜八联一次全联绅士保长大会上,杨伯笙被选举为杜八联民团团长,实际掌握了杜八联这支近200人的地方武装。很快,这支民团武装便改为抗日自卫团,成为真正的人民革命武装队伍。这时,共产党在豫北师管区军干所结业的骨干舒万年等组成七八人的工作组来到杜八联所在的泰山庙一带,进行抗日宣传,教唱抗日歌曲,举办保长、绅士训练班。杨伯笙、史向生等人又从国民党孝义兵工厂找了几个造枪工人来作指导,架设几个造枪炉子,自制八音手枪,泰山完小高年级的学生,人手一支。
1938年初,杨伯笙前往黄楝树找到唐天际、聂真等商讨抗日地方武装力量统一行动问题。唐天际、聂真动员杨伯笙作为县委书记带头参加八路军。杨伯笙欣然同意,当即回到坡头召集党员和进步青年在龟头寨开会,商议动员其他各联各村的自卫组织联合抗日。1938年4月底,张敢陈带领的“金六联”抗日自卫团和一部分青年学生到杜八联,与杨伯笙领导的抗日自卫团汇合。杨伯笙率领200人,带上枪支,前往邵原镇北寨村参加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被编为独立第二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