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香属(学名:Ledum),杜鹃花科下的一属,植物是中国东北地区一种重要的资源植物。我国有1种及该种的一个变种和一个变型,即杜香(Ledum palustre)、宽叶杜香(L.palustre var.dilatatum)和小叶杜香(L.palustrevar.f.decumbens)。杜香属植物是隶属杜鹃花科的常绿直立小灌木,多分枝;
单叶互生,全缘,边缘常外卷。
形态特征
常绿
灌木,矮小,多分枝,含树脂。叶具短柄,革质,条形或狭长圆形,全缘,边反卷,下面有白色或锈褐色绵毛或柔毛,揉之有香气。
花小,白色,多花成顶生伞形
总状花序;花梗基部有苞片;苞片干膜质,早落;小苞片无。
花萼小,5齿,宿存;花冠白色,花瓣离生至基部,覆瓦状排列;
雄蕊5-8-10,伸出,花丝丝状,花药小,背面基着,近二球形,无附属物,药室顶部分离,顶孔开裂;
花盘环状,8-10裂;子房卵球形,被鳞片,5室,花柱线形,柱头钝5裂;每室胚珠多数。
蒴果椭圆形或长圆形,从基部向上室间5瓣裂,具多数种子。
种子细小,外种皮疏松,胚乳肉质。
分布情况
本属约3-4种,分布北极和北半球温带、寒温带。我国有1种2变种,分布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
模式种
杜香 Ledum palustreL.
la.杜香(原变种)Ledum palustre L. var. palustre
灌木,直立或平卧,高40-50厘米。枝纤细,幼枝密被锈色绵毛,顶芽显著,卵形,芽鳞密生锈色茸毛。叶线形,长1-3厘米,宽1-3毫米,边缘强烈反卷,上面暗绿,多皱,下面密被锈色茸毛,中脉隆起。花多数,小型,乳白色;花梗细长,长0.5-2.5厘米,密生锈色茸毛;萼片5,卵圆形,长0.5-0.8毫米,宿存;雄蕊10,花丝基部有毛;花柱宿存。蒴果卵形,长3.5-4毫米,宿存花柱长2-4毫米。花期6-7月,果期7-8月。
产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内蒙古(大兴安岭)。生于落叶松林、
樟子松林、云杉林或针一阔叶混交林下,常为灌木一草本层的建群种或优势种,也见于山麓泥炭藓沼泽地边或高山草甸沼泽,海拔400-1 400米。分布欧洲中部、北部、亚洲东北部、美洲北部。
本种在大兴安岭分布尤为集中,常成单优势的大面积群落。全株可提取芳香油,花、果出油率较高。
lb.宽叶杜香(变种)Ledum palustre L. var. dilatatum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叶为线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2-8厘米,宽0.4-1.5厘米,叶缘稍反卷,下面被锈色毛和白色短柔毛,锈色毛脱落后呈现白色。
产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吉林(长白山)、内蒙古(大兴安岭)。生于针叶林下、水藓沼泽或林边、湿草地。分布欧洲北部、亚洲东北部(俄罗斯、朝鲜北部)。
本变种耐寒性较原变种差,在吉林省长白山区常见,在大、小安岭较少见。
1c.小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decumbens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更矮小,平卧,叶较短小,长1-1.5厘米,宽1-1.5毫米。
产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大兴安岭、满洲里地区)。生境同原变种。分布欧洲北部、亚洲东北部、美洲北部。
杜香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寒温带,其叶形大、小、宽、狭等特征有着程度不同的变异。
主要用途
从植物体内可以提取富含多种化合物的挥发油,用途极为广泛。
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革。有花和种子的杜香,或者没有花和种子的杜香都可用于制革,在大量生长杜香的国家,开发杜香资源,用于制革都卓有成效。俄罗斯利用从杜香提取的油与桦树皮一起制备油质革,使它有特殊的香味。
杜香属植物的医药用途十分广泛。俄罗斯、芬兰及德国医学中,杜香常被用来治疗皮肤病、咽喉炎、百日咳等疾病,还可以作为利尿剂,用杜香水洗涤猪、牛、羊等可以消灭虱子,可利用新鲜枝消灭室内的害虫。杜香油对动物中枢神经有毒副作用,大剂量时可引起
呼吸困难、不安、呼吸停止,并引起心脏、胃、子宫麻痹,中等剂量时,可降低兴奋性,还可减少肺充血及舒张血管。
杜香也可以用作香料。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采收杜香的嫩枝与叶,经水蒸汽蒸馏制得精油(浅黄色),1982年经黑龙江省天然香料评香会鉴定,认为其具有特殊的莳萝醛香气,兼有木香,是很好的香料品种,可用于日用化工、制药皂、脚气水、洗发香波等系列。
杜香挥发油还可以用于塑料降解。聚丙烯编织袋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种材料的性质非常稳定,不易降解,寿命非常长。杜香挥发油中含有的异松油烯、茨烯及罗勒烯等物质具有的氧化能力可能是导致
聚丙烯纤维降解的主要原因。将放置3年多的草药用来做实验发现挥发性成分依然起作用。杜香挥发性有效成分降解
聚丙烯塑料既不是生物降解,也不是光降解,而是一种新的化学氧化降解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