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陵园位于
河南巩义市老城西北约6公里康店乡康南村西的邙岭上。陵园占地34亩,座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
诗圣碑林、
杜甫墓、吟诗亭、
望乡亭、草亭、
献殿等组成。整个陵园种植花木3000余株,奇花异草点缀、绿树成荫、松柏辉映,巍伟庄重,各种设施具有园林建筑风格,已成为邙岭上闪闪发光的一颗明珠。
墓地坐北面南,东西并排3个土冢,西为杜甫墓,向东依次为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之墓。墓冢呈漏斗状,高约10米,墓周长约72米。1980年春,在冢上和四周遍植冬青和柏树,冬夏苍翠。冢前有石碑两通,高约2米。前碑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后碑“杜少陵墓”。《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谒杜甫陵园》曰:“
北邙埋骨众,名但子堪垂。甘受
一椽漏,愿除千户悲。
敬身推伪宦,伤世写真辞。陵柏今苞茂,
诗王继有谁?”
杜甫,字子美,号
少陵野老(公园712-770年),生于河南
巩县瑶湾(今河南巩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忧国忧民,品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
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