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密
东汉名士
杜密(?-169年),字周甫,颍川郡阳城县(今河南省登封市)人。东汉大臣、名士,与李膺合称“李杜”。
人物生平
杜密为人沉稳质朴,从小立有激励世俗并使之淳厚淳朴的志向,被司徒胡广征召任职,不久调任代郡太守。受到朝廷征召,累迁太山太守、北海国相,对那些宦官子弟中担任县令长吏而有奸邪恶行的人立即拘捕审判。春天出巡到高密县,见到担任乡佐的郑玄,发现是奇才,就征召到郡府中任职,接着派往太学修学。后来,杜密离职回家,每次拜见太守、县令,常常有人陈说请托之事。
汉桓帝刘志即位,征召杜密为尚书令,再调任河南尹,后转调为太仆党锢之祸发生后,罢免官职,回到老家,并同李膺一块获罪,而且名气和品行相近,所以当时人称他们为“李杜”。后来,太傅陈蕃辅佐朝政,杜密再次出任太仆。建宁二年(169年),第二次党锢之祸开始,宦官侯览曹节等下令逮捕李膺、杜密等百余人,关押在新汲县监狱,杜密自杀
参见《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轶事典故
同郡人刘胜从蜀郡辞官回到家乡,关起家门,扫净道路,不和任何人来往。颍川太守王昱对杜密说:“刘胜(字季陵)是一个纯洁高尚不慕名利的人,公卿大臣们很多人都举荐他”。杜密知道王昱是在刺激自己,回答说:“刘胜位居大夫的职位,接受上宾的礼遇。然而,知晓贤良却不懂得举荐,听说了恶人坏事也不发言检举,隐瞒真实情况来珍爱自己,自身仿佛是受到惊吓的寒蝉一般,这是有罪过的人啊!现今,如果有志于仁义并努力践行善道的人,要举荐他;有违背仁义道德丧失了贞节的人,要纠正他。让太守懂得奖赏和惩罚应当适当,让美名远扬,不也是贡献万分之一的力量吗?“王昱内心感到惭愧,顿生心悦诚服之意,对待杜密更加优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4 22:5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