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伯实
小学教师
杜伯实(1912年~1942年),汉族,又名杜允诚,化名苏华,芮城县杜家村人。
人物简介
少年时代聪颖好学,1926年他14岁时,以第一名考入本县第一高级小学。后考入太原成成中学。1931年中学毕业后返乡。他在学生时代,喜读进步书籍,富有反抗精神,对当时腐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极为不满。他看到县利民工厂的管理人员尚某肆意欺压工人,就同其进行说理斗争。在选村长时,他写诗讽刺说:“年年选村长,年年不变样,老村长还是老村长。”三区区长贩卖烟土,他揭露“马狗官”的祸国殃民罪行,并在大坡口庙门上奋笔疾书:“奈何此地不公平,忍听农民叹气声!”来为群众解恨。郭县长同高校长镇压学生爱国活动,引起学生反抗。他先后积极组织和参加了驱逐校长和县长的斗争活动,并且取得了胜利。
人物历程
杜伯实一度以小学教师为职谋生。1933年以后,在陕西洛南县石门镇小学、本县三甲凸小学和古仁县第三高级小学任教。1937年,他由李希天介绍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由李荃介绍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组织学生向群众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
1938年8月,杜伯实为了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卖掉了部分家产,冲破了重重阻力,奔赴延安,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11月19日,经指导员廖鼎林、区队长董惠辰两名党员介绍,在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杜伯实抗大毕业后返回晋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从陕西渡河首先到乡宁,征得中共乡吉特委(地委)的同意,利用与专员尚因培的同乡关系,担任了阎锡山九专署《光华》报社总编缉职务。他以苏人笔名写了大量的抗日救国和含有反阎意识的文章,在报刊发表后,引起阎锡山特务机关的注意,被迫离开九专署,到同乡学友王海清的政治突击团服务,被任命为团政治部主任。不久,阎锡山发动了“十二月事变”,根据党的指示转移,他才脱离险境回到了家乡。
1940年初,杜伯实到了他曾经教过书的古仁高小任教导主任,向学生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介绍革命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亲自组织了一支抗日宣传队,到农村为群众演出《一颗未出膛的子弹》、《放下你的鞭子》、《回春之曲》、《觉醒》等节目,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
1941年3月,中共永芮联合县委通过七专区保安十四团政治部主任曹云樵与杜伯实的同乡关系,派他到十四团成立纠察队,并任纠察队长,改造这支队伍。杜伯实欣然赴命,把古仁高小的30余名学生带出来编入部队。此时,进步青年纷纷加入,队伍迅速壮大。7月扩编为补充三营,下设5个连和1个政治工作队,约300余人,杜伯实担任营长,党组织又派古仁高小教师共产党员杨俊永担任政治教导员兼政工队长。补充三营虽然很年轻,但战斗力强,在杜伯实的领导下,不到一年时间,与日伪军队作战十余次。如在阳仕村、韩张村反击日军“扫荡”,向学张村日伪炮楼丢炸弹,拔除虞乡县曾家营日军据点,使日伪闻风丧胆。
1942年2月14日,杜伯实奉七专区保安司令部命令,率领补充三营去稷王山同阎锡山三十四军联系,准备对付日军可能发动的大“扫荡”。3月2日他率部返回芮城时,七专区保安十四团及其补充一营,都在日军进行的正月“扫荡”中被打垮。迫于形势,根据组织的决定,杜伯实率领补充三营骨干分子及补充一营的部分共产党员共46人,转移到平陆县洪池原,同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平陆县保安一支队二大队合并。开始被编为二大队的特务队,杜伯实化名苏华担任特务队长。保安一支队队长裴玺是河南国民党派的,支队督导员兼平陆县长李恩佩是阎锡山政权委任的,经常为争权发生矛盾。杜伯实趁裴玺去河南之机,与督导员合作,迅速发展队伍,到5月,达到300余人,改称第二战区挺进第五支队,杜伯实任支队长。
同年6月15日,杜伯实奉命率领五支队西进,开辟雪花山抗日根据地。18日,在南洪池村与坚持“反共”并同日伪合流的阎(锡山)系解县县长张吉人的一大队遭遇。他率部队迅速把敌军包围在驻地院内,并全部加以消灭。在战斗结束、打扫战场中,杜伯实两臂携带8支步枪的战利品迈出大门时,在夜色朦胧中被自己的通讯员误伤。因伤情过重,转移到坑底村时,与世长辞。时年30岁。其遗体葬于吕家崖马蹄湾,后迁回原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4 07:04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