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宗美(1899—1934),陕西省兴平县桑镇双山村人。幼年丧母,家境贫寒,18岁时始至县立高等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西安私立成德中学,不久,参加了成德中学“读书会”和“陕西青年社”等进步组织。1925年参加了魏野畴等人领导的“驱吴运动”。在次年的西安反围城斗争中,积极参加了宣传鼓动工作。1927年上半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共产党员。大革命失败后,杜宗美赴河南归德(今商丘县南)杨虎城部,任该部二师炮兵连指导员,改名杜孝云,又名杜忍。随之,随部移防安徽省太和县。1928年4月,在杨部任政治部主任的中共皖北临时特委书记魏野畴秘密组织发动皖北起义,由于在杨部任代理军委书记的宋建勋叛党告密,起义失败。杜宗美和在该部工作的共产党员均被押送出境。他先到驻防河南确山的岳维峻部当兵,秘密从事兵运,不久加入了工农红军。1930年6月,杜宗美在红八军第三纵队(司令谢振亚、政委黄克诚)担任团政委。7月任第四师参谋长。1932年夏调任第十团团长,其间,曾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次年仍任第四师参谋长。1934年长征开始后兼任第四团团长。10月23日,红军长征途经广西省兴安县界首镇,遭到国民党军阻击,杜宗美在指挥该团掩护中央机关抢渡湘江时,在光华铺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6岁。
杜宗美,1899年出生于陕西省兴平县桑镇乡双山村。父亲杜道远是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叔父杜友梅因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在西安被反动派杀害。杜宗美自幼便受到叔父革命思想的影响。
杜宗美由于幼年丧母和早婚,18岁才入兴平县立小学学习。毕业后,父亲要他辍学操持家务,但他坚持求学,考入西安私立成德中学。他喜欢阅读课外读物,小学时就读了《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到中学后,他开始接触进步书籍,而且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口齿流利,善于演讲,喜爱写作,文笔流畅。他热心社会活动,是成德中学“读书会”的,积极分子,又是学生会领导成员,还参加了陕西省“青年社”(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外围组织)。1925年5月初,陕西督军吴新田的军队在省一中殴伤学生,激起各校学生的愤怒。在一中教员、共产党员魏野畴领导下,掀起了全省青年“驱吴运动”。接着,五卅运动爆发,“驱吴运动”便和五卅运动结合,在陕西形成了反帝反封建高潮。杜宗美组织同学参加游行示威,发表街头演说,张贴标语,是活跃分子。1926年,杜宗美参加了长达八个月的西安反围城斗争。
1927年上半年,杜宗美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共产党员。5月下旬,陕西省“青年社”在西安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杜宗美被选为该社执行委员。
1927年夏天,杜宗美从成德中学毕业后,去河南归德(即商丘)杨虎城部,任第二师炮兵连指导员。这时,他改名杜孝云,又名杜忍。不久,他随部队移防安徽省北部太和。他与士兵和百姓关系融洽,曾派军队骡马帮助农民耕地,深得农民称颂。1928年4月,该部地下党军委代理书记宋树勋叛变革命,杜宗美和其他在该部工作的共产党员都被押送出境。杜宗美通过组织和社会关系到河南确山岳维峻部(原为国民军第二军,党的力量比较弱)当兵。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他继续从事秘密的兵运斗争,利用部队反蒋、反黄埔系军官的情绪,通过教士兵唱革命歌曲、认字、拉同乡和部属关系来宣传革命思想,以便在适当时机举行兵变。
1929年12月,红五军第五纵队(纵队长李灿、党代表何长工)根据湘赣特委和红五军军委的决定,到鄂东南开辟新的根据地。按照湖北省委指示,经大冶中心县委和纵队党委扩大会议决定,通过由国民军第二军缩编成的第十五旅地下党(有几十名党员),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智取大冶。纵队派人与程子华取得联系,由杜宗美组织第五连党员和班长干净、利落地解决了连里的反动军官,把第五连和第六连一起拉出来参加了红军,有力地配合了纵队的进攻,打开了大冶,俘虏了团长以下的1000多名敌军。
红五纵队退出大冶后,扩编为三个支队。经过动员、教育,被俘的敌军人员都自愿参加了红军,被编为第二支队(相当于营),程子华任支队长,杜宗美任大队(相当于连)指导员。他积极协助程子华对旧军队进行改造工作,受到程子华的好评和器重。1929年12月下旬,红五纵队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指示和大冶中心县委的决定,展开了巩固和扩大鄂东南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春节前后,部队向长江以北和平汉路沿线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游击活动,这就是当时在鄂东南有名的“年关斗争”和“三一八咸宁和汀泗桥的示威”。这次行动共歼灭了几十个反动民团,猛烈地袭击了夏斗寅部两个团据守的咸宁城,缴获了400多支枪和大批给养,并筹得光洋三万多元。在这场斗争中,何长工评价说:宗美“很聪明,打仗非常勇敢,为人正直”。
1930年6月,杜宗美在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三纵队(司令员谢振亚、政委黄克诚)担任团政委。同年7月,杜宗美任红八军第四师参谋长,1932年夏任红十团团长。杜宗美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在三军团,他是一员战将,彭德怀称他是“张飞”,在《彭德怀自述》中曾两处提到杜宗美。
红三军团渡过赣江后,按照毛泽东“放开两手、诱敌深入”,把敌人引进根据地加以歼灭的正确方针行动。江西省总行动委员会却说这是“右倾机会主义”,是“退却路线”,并大搞分裂活动,挑拨红一、三军团关系,散发反革命传单,发表什么“告同志书”,大肆攻击毛泽东。对这种行为,彭德怀一眼便看出来了底细,随即召开红三军团前委会讨论,以免受骗。会议一开始,杜宗美便憋不住满腔怒火,一针见血地说:“好大阴谋!”杜宗美这样一讲,彭德怀大加赞许。黄克诚曾说:“杜宗美同志和我相处时间不长,但和我很熟,他很坦率,很忠诚,有什么话就说,生活上也很艰苦朴素。”
1933年,杜宗美调任师参谋长。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杜宗美担任红三军团四师参谋长兼任红四团团长。红军渡湘江时,蒋介石调集40万人马,占据有利地形,在湘江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张开一张大网,等待红军束手就擒。杜宗美和师长张宗逊、政委黄克诚率红四师担任红三军团前卫,直插湘江边。11月28日和红一军团二师先敌渡过湘江,控制了界首、脚山铺地段,29日转移到界首南光华铺、枫山铺地区掩护大军过江。红四师接受任务后,首先由师前卫团红十团团长沈述清率先头第三营勘察地形,当时未发现敌人。半夜时分,敌人迂回到红十团身后,直插渡口,与红十团遭遇,发生混战,红十团伤亡很大。天亮后,沈述清组织部队反复冲杀,夺回渡口,不幸牺牲,后由团政委杨勇指挥。30日,红四师参谋长杜宗美代理团长。杜宗美向三营营长张震刚一交代完任务,敌人又一次发起冲击,企图夺回渡口。杜宗美重新带部队顽强抵抗,也不幸于当日中弹牺牲。这位关中的汉子,血洒南疆湘江岸边,遗骸现今安放在广西兴安县界首镇湘江战役光华铺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