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
著名二人转老艺人
李青山(1904—1978),祖籍山东省莱阳,生于吉林省舒兰。二人转演员。曾被选为长春市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吉林分会理事。1978年病故。
人物生平
李青山(1904—1978),祖籍山东省莱阳,生于吉林省舒兰。因家境贫困,十五岁拜二人转老艺人张相臣(艺名“大玻璃棒子”)为师学艺,在吉林、黑龙江各地走乡串屯,以卖唱乞讨为生。及至十八岁已成为著名的唱手,三十岁以前唱上装,艺名“大金镶玉”,三十岁以后唱下装,艺名“大机器”。曾被同行和观众誉为“大将李青山”。日伪统治末期,遭受迫害,被抓当劳工,受尽折磨凌辱。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家乡搭班演唱并带徒授艺。1947年参加土地改革运动,为农民会的积极分子。1948年参加解放战争,当担架队员,被评为一等模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参加舒兰县艺人文工队,担任演员兼教师,并被吉林省文艺工作团和长春市文艺工作团聘为临时教师,向新文艺工作者传授东北秧歌和二人转艺术。1956年调长春市东北地方戏队任副队长兼教师。1959年以后,历任吉林省戏曲学校教员、吉林省新剧种创编组艺术顾问、长春市民间艺术团教师、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二人转实验队教师等职。曾被选为长春市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吉林分会理事。1978年病故。
主要贡献
李青山嗓音响亮,演技精湛,风格独特。唱上装时,拿手戏是单出头《洪月娥做梦》《摔镜架》,二人转《西厢》《蓝桥》《回杯记》《包公赔情》《刘金定探病》《苏代赔妹》等。同辈艺人反映他唱戏“满宫满调”,唱词准确,字眼清楚,板头齐整,韵味浓郁。尤其擅唱“苦戏”和大排子唱段,唱下装时,装啥像啥,活灵活现,变换人物洒脱麻溜,在《大观灯》里扮演白瞎子,幽默风趣,人称一绝。即兴“说口”见景生情,或隐喻反满抗日,或针砭时弊,观众认为是“开心的钥匙”。解放后,多次获吉林省和东北文化部举办的文艺汇演奖励。
他注重戏德,在旧社会,强调“隔行是朋友,同行是亲人”,提倡“有饭大家吃,有戏大家唱,互相不倾轧”。因而,艺人说他人性好,实在,护班。解放后,他团结众多老艺人切磋琢磨,谈技论艺,和新文艺工作者合作,挖掘了大量的艺术遗产,由他口述的《洪月娥做梦》《二大妈探病》《马前泼水》《回杯记》《补汗》等传统剧目和唱腔、民歌、说口、回忆录等,经过整理,已收入《二人转史料》《二人转传统唱腔汇编》《二人转传统说口汇编》等书中。他提倡尊师爱徒,二人转演员姜秀玉、关长荣、秦志平、郑淑云、李晓霞、董孝芳、高茹等,皆经过他口传心授,颇得真传。
参考资料
吉剧文化多媒体资源库.吉林省图书馆.2011-09-12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4 17:4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