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雾仙
北京师范学院原院长
李雾仙 (1905-1962)女。又名凌莎,印尼归侨,广东梅县人。1905年出生。先后毕业于梅县女子初级师范学校、莫斯科东方大学。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满州省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部长、中共满州省委委员兼秘书长、中共党校班主任、政治经济室研究员、延安女子大学副教务主任、延安保育院院长、冀察热辽边区建国学院院长、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武汉市委委员、文教党委书记兼武汉市教育局局长等职,在任期间创办中南财经学院。1955年任北京师范学院院长(今首都师范大学)。1962年9月在北京病逝,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人物简介
李雾仙(1905~1962),女,又名凌莎,广东梅县人,新中国的女教育家。1905年出生于印尼雅加达一个贫寒的华侨家庭。1920年与丈夫回国读书,考入梅县女子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恒业女子小学任教。东征军来时,她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代表梅县妇女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会后留在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后,任中共满洲省委妇女部部长、省委秘书长。1935年赴莫斯科东方民族殖民地学院学习。1939年回国后,历任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延安第一保育院院长、建国学院教育长、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武汉市委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市教育局局长,1955年初调任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院长。1955年调中共中央联络部,受命驻捷克参加《和平与社会主义》杂志的编辑工作。1962年回国后不久病逝于北京。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李雾仙,清光绪三十年(1905)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个贫苦华侨家庭。生父李达寿,早年被迫“卖猪仔”到南洋做工,后当摊贩。李雾仙小时,因家贫,送给邻居刘铁匠抚养,刘家送她进中华学堂读书。
民国9年(1920),李雾仙在印尼和同乡杨友义结婚,婚后夫妻回国读书。她考入梅县女子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恒业女子小学任教。不久,其夫病逝。东征军来梅县时,李雾仙在女师附小任教。她在新文化运动和革命思想影响下,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上海“五卅”惨案后,她参加梅县青年学生组织的“救国运动团”到城乡演戏筹款,支援上海和省港工人罢工运动。
民国14年(1925)10月,东征军举行第二次东征。东征军政治部与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派员在梅县组建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组织,李雾仙此时加入了国民党,同时参加新学生社梅县分社,并被推选为该社委员。随后,她与蓝柏章、黄玉兰等,发起组织梅县妇女解放协会,她被推选为梅县妇女协会主任委员。
民国15年(1926)6月,李雾仙代表梅县妇女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会后留在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工作。在讲习所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李雾仙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学习期间,她认识了赵毅敏,并结婚。两年后,李赵夫妇一起被共产国际派回国内,在哈尔滨以开杂货铺作掩护,从事国际交通秘密联络站的工作。不久,调往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参加《红旗报》的编校工作。因工作需要,李雾仙又被任命为中共满州省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长。
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与东北地方敌伪政权加紧破坏中共东北的组织,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共满州省委因叛徒出卖而遭破坏,李雾仙夫妇先后被捕。后来,在中共党组织的协助下,李雾仙被保释出狱。出狱后和奉天中共党组织负责人陈德生取得联系,在赤色救济会工作,参与营救在狱中的同志。李雾仙因染肺病,经党组织同意,去赵毅敏家乡河南养病,继续做党的秘密工作。
民国23年(1934),赵毅敏被保释出狱,李雾仙回奉天,被任命为中共满州省委委员兼秘书长。次年春,李雾仙奉中共党组织之命,再次赴莫斯科东方民族殖民地研究院学习。毕业后,李雾仙奉命回国(1939),在延安先后任中共党校班主任、政治经济室研究员、延安女子大学副教务主任、延安保育院院长等职,工作成绩卓著,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
日本投降后,李雾仙受命去东北参加筹建冀察热辽边区建国学院,兼任院长。后调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解放战争期间,转赴华北战场,参加和平解放北平的工作。北平和平解放后任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旋又随军南下,任中共武汉市委委员、文教党委书记兼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在任期间,竭力整顿武汉市的大、中、小学,并创办中南财经学院。
1955年初,调回北京,任北京师范学院院长。1958年调中共中央联络部,受命驻捷克参加《和平与社会主义》杂志的编辑工作。1962年,李雾仙因病由捷克返国,经诊断为肝癌。终因医治无效,于是年9月病逝,终年57岁,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人物事迹
与邓颖超的关系
1925年3月东征军第一次来梅县时,李雾仙在女师附小任教。她在新文化运动和革命思想影响下,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上海“五卅”惨案后,李雾仙参加梅县青年学生组织的“救国运动团”到城乡演戏筹款,支援上海和省港工人罢工运动。当时还未曾有女角登台,李雾仙第一个扮演以反对封建统治、争取婚姻自主为主题的《孔雀东南飞》剧中的女主角。她演得形象逼真,催人泪下,几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同年10月,东征军第二次东征抵梅。东征军政治部与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派员在梅县组建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组织,李雾仙此时加入了国民党,同时参加新学生社梅县分社,并被推选为该社委员。随后她与蓝柏章(老梅城蓝屋巷人,中共梅县特支组织委员陈启昌夫人)、黄玉兰(松源人,梅县教育局督学、广东新学生社梅县分社委员温卓峰的夫人)等,发起组织梅县妇女解放协会。12月19日,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梅县分会在梅城成立,她被推选为梅县妇女协会主任委员,梅县妇女运动骨干蓝柏章、黄玉兰被选为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梅县分会执委。协会编辑出版了会刊《梅县妇女》,并开办贫民夜校,传授文化知识和传播革命思想。同时,在松口、丙村、西阳等地设立了办事处。
在此期间,邓颖超这位在当时的中国妇女运动领域已颇具影响力的女性,奉党的指示,早在1925年8月7日自天津南下途经上海来到了广州,担任广东区委妇委书记,同时协助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何香凝做广东妇女工作。8月8日与周恩来结为夫妇。
同年10月,广东国民政府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以平定盘踞在东江企图进攻广州的军阀陈炯明。新婚才2个多月的周恩来担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率部抵达潮梅。
留在广州协助何香凝做妇女工作才打开一点局面的邓颖超,发现自己怀孕了,一向独立性很强,才21岁却将革命工作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她,遂做了个让自己遗憾终生的决定。她到街上买来打胎的中成药,乐观而平静地服下。没想到以为一碗汤药就能像橡皮擦字一样将腹中孕育的生命擦得干干净净的她,反应剧烈,一阵阵撕心裂肺的腹痛和失血过后,她与周恩来的第一个孩子,就在医院嘈杂的抢救声中流产了。
11月21日,27岁的周恩来,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江各属行政委员,管辖现时的惠州、汕头、梅州、汕尾、河源、潮州和揭阳7市共25个县。这是中共党员领导地方行政工作的开端,尚未完全恢复身子的邓颖超,为了不拖累夫君的工作,不久即携手刚从天津赶过来照顾自己的母亲杨振德,以广东国民党党部潮梅特派员的公开身份(党内担任中共潮梅特委委员兼妇运书记),也来到了潮梅地区。
1926年春,邓颖超、张婉华(洪剑雄夫人)来梅指导开展妇女工作。这一时期,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为了照顾因私自打胎还在康复阶段的女儿,也一起来到梅城,并在梅城下市杨桃墩小学教书。李雾仙、蓝柏章、黄玉兰等梅县妇女运动骨干,积极配合邓颖超、张婉华的工作,多次到梅县女师、东山中学等处演讲,在妇女中培养进步骨干。邓颖超着重分析了中国妇女运动发生的原因,介绍了中国妇女运动发展的概况,并明确提出了今后中国妇女运动的策略问题:“如果不注意最有力的工农阶级,最有力的妇女工农阶级,单靠几个知识界妇女的活动,是没力量的。”她还提出了今后妇女运动发展的道路:“把自本地以至于广东以至于全国各个组合都统一起来。”她号召各阶层妇女组织起来,投身国民革命,求得自身解放。
梅县妇女运动和教育改革在邓颖超、张婉华、李雾仙、蓝柏章、黄玉兰等的宣传发动领导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26年6月,李雾仙代表梅县妇女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会后留在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工作。在讲习所期间,李雾仙发挥她擅长演讲,又有组织能力的特长,在广州工人和学生中留下深刻印象,不久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隐秘战线领导人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雾仙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学习期间,她认识了赵毅敏,并结婚。1929年李雾仙赵毅敏夫妇一起被共产国际派回国内,在哈尔滨以开杂货铺作掩护,从事国际交通秘密联络站的工作。不久,调往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参加《红旗报》的编校工作。因工作需要,1930年夏李雾仙又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与东北地方敌伪政权加紧破坏中共东北的组织,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共满洲省委因叛徒出卖而遭破坏,李雾仙夫妇先后被捕。后来,在中共党组织的协助下,李雾仙被保释出狱。出狱后和奉天中共党组织负责人陈德生取得联系,在赤色救济会工作,参与营救在狱中的同志。不久,李雾仙因染肺病,经党组织同意,去赵毅敏家乡河南养病,继续做党的秘密工作。
1934年,赵毅敏被保释出狱,李雾仙调回奉天,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兼秘书长。1935年春,李雾仙奉中共党组织之命,再次赴莫斯科东方民族殖民地问题研究院学习。1939年李雾仙毕业后奉命回国,在延安先后任中共党校班主任、政治经济室研究员、延安女子大学副教务主任、延安保育院院长(1941年)等职,工作成绩卓著,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
亲属成员
父亲:李达寿
丈夫:赵毅敏
儿子:赵战生
参考资料
梅县名人.梅州市政府官网.2019-03-26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5 10:15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