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青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荣成市青鱼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寻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长青,男,汉族,1967年10月生,山东荣成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
人物履历
1988—1997年 荣成农机任职
1997—1999年 荣成市农委副主任
1999—2001年 荣成市港西镇镇长
2001—2002年 荣成市港西镇党委书记
2003—2003年 环翠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2003—2005年 荣成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荣成市青鱼滩渔业公司党委书记、山东寻山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2005年—,山东省荣成市寻山街道青鱼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寻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担任职务
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人物事迹
李长青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在港西镇任职期间,他确立了“招商引资、借外兴镇”的目标,依靠诚信待人、服务取胜,高强度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短短三年时间内,累计引进外商投资项目40多个,开业外商合资、独资企业30多家,将港西镇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外资镇,成为威海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一面旗帜。其本人也因工作成绩突出,被上级破格提拔为威海市环翠区副区长主抓招商工作,成为当时威海市最年轻的副县级领导干部。
2003年,因需回乡照顾长期患病在床的父亲,并应家乡父老的期盼,他毅然辞去威海市环翠区副区长职务,回到家乡挑起发展重担。彼时,随着自然渔业资源的日趋枯竭,传统近海捕捞业严重萎缩,以捕捞业为基础的冷藏、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陷入发展困境。他上任后,果断提出“科技兴海、产业富民”发展战略:紧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海水增养殖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并以产业振兴为基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打造共同富裕新典范。
他领导组建了“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多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实施省级以上技术开发计划50多项,其中,“863”“973”等计划2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海洋创新成果奖等各类重大科技成果18项,为现代海洋农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已建成8万立方米水体的工厂化育苗基地和10万亩海上生态养殖基地,培育出“爱伦湾”海带、“蓬莱红”、“蓬莱红2号、3号”栉孔扇贝及“寻山1号”皱纹盘鲍等多个国家水产新品种,年繁育量30亿单位以上。年产鲜海带40万吨、龙须菜10万吨、鲍鱼2万吨,牡蛎、扇贝、海参、海胆、真海鞘等海珍品3万多吨,成为国内重要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示范基地和贝藻间养生态渔业基地。公司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国家级海带和鲍鱼良种场等。
在不断壮大海洋经济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他注重依托渔业资本积极推动集体经济向现代加工制造业延伸,建设了12万多平米的海洋食品冷链加工及生物提取基地,年加工各类海洋食品11万多吨,生产的“爱伦湾”系列海带食品入选“山东三珍”产品;采用先进的生物酶解技术,开发出海藻生物肥产品,已推广到全国农业重点产区;实施了微藻养殖工程,提取虾青素、岩藻黄质保健产品,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同时,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积极发展海洋文旅产业,形成科普研学、海上采摘垂钓及餐饮等精品休闲渔业项目,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实现海洋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投资3亿多元改扩建了下属的威海锻压有限公司,成为胶东地区最大的自由锻生产企业,将一家渔业企业打造成了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利用产业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直接吸纳就业3000多人,拉动周边5000多户群众从事配套产业,实现增收致富。还率先布局了鲍鱼的“南北接力”养殖,经过十多年的示范带动形成了广泛的集群效应,越来越多的南方养殖户主动融入“鲍鱼迁徙养殖大潮”,促进了当地的劳动力就业,以及加工、物流、住宿、餐饮等周边行业蓬勃发展。他从利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了北方最大的鲍鱼集散中心—爱伦湾鲍鱼港,创造了3500多个灵活就业岗位,开创了“鲍业富民”的新局面。
为了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他开创构建了“一企带动、数村受益”的新模式,以青鱼滩村为主体,先后将周边8个村纳入到统筹发展体系中。投资规划建设了中心社区,实现水、电、气、暖全部入户,并配套了便民服务中心、文体广场等设施,全方位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同时,在他的垂范倡导下,诚实守信、崇德向善、友好互助的文明风气在社区不断呈现,社区广大居民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每年都积极参与“慈心一日捐”等慈善公益活动,尤其当国家经历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重大灾害和挑战的磨砺时,社区集体和群众都纷纷踊跃捐款捐物,积极贡献爱心力量,彰显了社会担当,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认可与表彰。社区既拥有城市化的配套功能,还保持了淳朴的乡俗民风,先后获得农业部“美丽乡村”和山东省“美丽乡村”荣誉称号,还获评“我喜爱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社会慈善事业明星单位”等称号。
多年来,他扎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淋漓尽致地体现着自己的一腔爱民情怀,竭尽全力造福家乡父老。回乡伊始,就着手构建自主福利保障体系,并且随着产业的持续壮大,不断同步提升辖区群众的福利待遇水平和覆盖范围。社区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的居民每月都可以领取不同档次的养老金,还享受暖气费减免、天然气和用电支出补贴,油、米、面等日常生活用品及各种节日福利也都按期发放;全额承担了辖区居民子女及公司职工子女高中教育阶段的学费和住宿费,让辖区广大学子享受到十二年义务教育待遇,考上大学的还可以按录取院校层级获得对应的奖学金;对接辖区学校,发放奖助学金和捐赠教学设备、学习用品等,并为改善教学设施捐款垫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托起了“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感。经统计,每年用于福利发放及社区改造提升等方面的支出费用都在2000万元以上。
李长青一以贯之地按照习总书记“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重要指示,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强化党组织建设为引领,通过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带领大家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做出新业绩,创造新辉煌。
人物荣誉
2005年6月,被中国水产协会任命为中国水产协会海水养殖协会分会委员;
2006年4月,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2007年1月,被共青团山东省委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2008年1月,当选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2008年12月,被山东省渔业协会评为“改革开发30年渔业发展十大优秀企业家”;
2009年7月,被威海市委、市政府评为“威海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
2009年10月,当选现代海水养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2010年3月,当选山东省渔业协会副会长;
2013年1月,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4年3月,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2016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齐鲁乡村之星”荣誉称号;
2016年6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8年1月,当选“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2023年2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3年5月,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3年6月,自然资源部授予“2022年度海洋人物”荣誉称号;
2023年12月,入选山东省委组织部“发现榜样”人选名单。
人物评价
他是科技兴海的先行者。组织建立了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获批国家海带、鲍鱼良种场,为现代渔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他是海洋牧场的建设者。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立1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年产鲜海带、鲍鱼等海产品50万吨,耕海牧渔建起现代化的蓝色粮仓。
他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秉承产业富民的初心,先后组织将9个村纳入统筹发展体系,建立完善的居民养老、福利保障政策,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典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7 14:23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担任职务
人物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