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霞
清末诗人
李长霞字德霄,原籍掖县(今莱州市),婚后占籍胶州。胶州诸生柯蘅室,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柯劭愍之母,是清末北方文坛颇有声望的女诗人和女学者,有“诗古文词,冠绝一世”的美誉,著有《锜斋诗集》。
人物简介
世代书香
李长霞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李伯元乾隆年间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著有《十二笔舫杂录》。父亲李少伯,嘉庆岁贡,博学多才,对文学和史学都很有研究,官至博兴教谕。其兄李季伦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她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为其以后成为一名女诗人和女学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长霞从小喜欢读书,酷爱吟咏,少女时代就显示出令人注目的才华。1843年,李少伯应邀主讲济南尚志书院,李长霞随父母居住济南。当时,胶州秀才柯蘅在这所书院学习。李少伯爱他的诗才,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琴瑟和谐
李长霞20岁时,与柯蘅结为夫妻。柯蘅是胶城东关人,他的父亲柯培元,嘉庆举人,官至福建龙岩知州。当年,柯培元在北京与李少伯、刘耀椿、李汀璋号称“山左四名家”。柯蘅虽未得科名,但他长于经史之学,尤以善诗闻名于世。他的五言诗有“五言长城”之誉。他们结婚后,志同道合,感情十分融洽。柯蘅很佩服妻子的才华,长霞也非常支持丈夫对经史学的研究。
1861年,柯蘅夫妇因避战乱举家迁至潍县。他们与潍县诗人郭绥之等在潍城西孝子里结西园诗社,终日切磋吟咏,唱和不辍。李长霞的《倚斋诗集》就是在此时付梓的。
文学成就
李长霞诗学三唐,以追忆往事见称。如诗集中《辛酉纪事一百韵》、《赴潍县南留店寻儿》等篇,作乱离之慨,有人认为可配杜甫的《三吏》、《三别》。远离家乡,李长霞常常触景生情,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她有一首五言《暮雨》,就体现了这种感情。诗云:“支枕听残雨,开窗对远林。檐花垂晚洇,池影霭秋阴。风静落山果,荷翻出水禽。赏心因自适,何事更追寻。”
李长霞晚年的一些诗,达到了她文学修养的最高水平。试举她的《乱后忆书》为证。诗云:“插架五千卷,竟教一炬亡。斯民同浩劫,此意敢言伤。业废凭儿懒,窗闲觉日长。吟诗怜弱女,空腹说三唐。”此诗被收入《清诗纪事》,得到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刘师培等名家的推崇。
李长霞早期的作品大部分毁于战火。她在《倚斋诗集》跋中说:“岁在金鸡,寇来,一焚石室之笈,并烧旧作,所存十之二三。”她的诗流传下来的除《倚斋诗集》外,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所编诗歌总集《晚晴簃诗汇》,收入她的晚年作品甚多。评其诗:“格调高古,寄托遥深,蔚为国朝一作家。至其合作,当与施、宋颉颃
李长霞还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女学者。《增修胶志》称她“博学工诗”,《清史稿》说她“遂于《选》学”。《选》指《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古代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赖此书得以保存下来。此书唐代先有顾善为之作注,后又有吕延祚等五人作注。由于时代局限,加之年代久远,其注释往往错误百出。因此,李长霞著《文选详注》八卷,予以校正。给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校正、注释,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而且还要具备经、史、训诂、音韵、校勘等多方面的知识。由此说明她不但是清末著名的女诗人,而且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女学者。
教子有成
李长霞很重视培养自己的子女。1861年,在从胶州移居潍县的途中,还“昕夕教子女经史词章之学无少间”。后来,她的儿子劭憼、劭愍均考中进士,她的两个女儿劭慧、劭蕙也以“雅擅词华”而闻名。尤其柯劭愍,后来成为国内少有的渊博学者,与家庭教育不无关系。故清末文人陈恒庆说:“先生(柯劭愍)固征早慧,亦深得力于母教耳。”
诗作选摘
【敌后忆书】
插架五千卷,竟教一炬亡。斯民同浩劫,此意敢言伤。
业废凭儿懒,窗闲觉日长。吟诗怜弱女,空复说三唐。
【庚申拟古】
其一
行行重行行,哀此生别离。别离难为情,而况赴戎机。
圣主方殷忧,安顾子与妻。从军今几载,饷绝恒苦饥。
天风吹败箨,部伍各东西。岂乏忠义心,举世少见知。
事至日天运,理实由人基。回车驾言迈,日夕望五原。
郁郁茂陵树,目极但寒烟。汉武本雄才,远略思拓边。
西服夜郎郡,北靖祁连山。羽书不近塞,何由达甘泉。
晚世弛纲纪,和虏在偷安。寡义安知舅,饰懦藉仁言。
留此青冢草,愧彼汉臣颜。
其二
东城高且长,飞楼与云霁。中有彼姝子,被服罗裳衣。
容华世莫睹,上与仙人期。下者不敢仰,恐为祸所基。
妙语闻九天,邈不可似思。可化油油云,下泽苍与黎。
其三
客从远方来,云是江汉民。流氛遍南土,家室无完存。
大将日高宴,而以捷书闻。可怜七萃士,涣然若浮云。
远近事剽掠,安辨寇与军。好乱岂天性,贼众多饥人。
参考资料
李长霞的诗文.古诗文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7 16:06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