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新,出生于湖北
石首市。现任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
日本东京大学特任教授,在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韩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巴西、英国等国家20多所大学访问讲学。任《电影艺术》《影视艺术》(人大复印资料)等杂志编委,Journal of Chinese Film Studies编委会顾问,Routledge Studies of Chinese Cinemas丛书合作主编。任中国电影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国家“
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国家电影局审片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著作
学术著作(独著)
《电影史三体》(孙伊编,《文艺研究》小丛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4。
《数字人文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3年。
《中国电影传播史(1949-197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21。
《影道惟新:中国电影的创化与传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9。
《影与文:李道新影视文化批评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光影绵长:李道新电影文章自选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中国电影:国族论述及其历史景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
《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7。
《影视批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电影史(1937-1945)》,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写作的》,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非学术写作(独著)
《银幕之海》(散文随笔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4。
《燕园散纪》(散文随笔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22。
《大地的方向》(诗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
译著
[美]托比·米勒、罗伯特·斯塔姆合编:《电影理论指南》,李道新、高红岩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
主要论文
学术论文(独作)
《主体性与知识论视域里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电影艺术》2023年第4期。
《数字人文视野里的平台知识社群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目标设定》,《当代电影》2023年第3期。
《数字人文与电影研究专题主持人语》,《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
“Tonghua”Theery and a History View of ChineseFilms (J).Li Daoxin.Journal of Chinese Film Studies.2022(1)
《银幕的在场与生命的庄严——媒介更迭时代重析电影本体的理论尝试》,《艺术学研究》2022年第6期。
《数字人文、媒介考古与中国电影“源代码”》,《电影艺术》2022年第4期。
《文化消费的情感逻辑与春节档电影的应答机制》,《艺术评论》2022年第3期。
《“同化”论与中国电影的整体思维观》,《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
《进步电影的概念生成、历史语境与中国电影的学派底蕴》,《电影艺术》2021年第4期。
《“空气”说与中国电影的美学精神》,《电影艺术》2021年第2期。
《左翼电影的生机、优良传统的确立与中国电影的学派标识》,《当代电影》2021年第1期。
《数字人文、影人年谱与电影研究新路径》,《电影艺术》2020年第5期。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空气”说与“同化”论》,《文艺研究》2020年第5期。
《电影史研究:“深度”的路径与“本体”的位置——对<左右还是雅俗:1932-1949年中国电影改编研究>一文的思考》,《未来传播》2020年第2期。
《数字时代中国电影研究的主要趋势与拓展路径》,《电影艺术》2020年第1期。
《新中国电影70年:属性反思与本体追寻》,《艺术评论》2019年第11期。
《全球电影史里的跨国民族电影——冷战全球史与社会主义中国电影(1950-1970年代)的历史建构》,《当代电影》2019年第5期。
《“电影本事”的文体互渗与跨媒体运作》,《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作为方法的亚洲电影》,《电影艺术》2019年第2期。
《影人年谱与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19年第1期。
《当小说遭遇电影——双重视域里中国“文艺电影”的发生》,《文艺争鸣》2018年第12期。
《“有毒”甚或“有害”:1920年前后清华学校的电影问题——以<清华周刊>为中心的考察》,《文艺研究》2018年第3期。
《郑正秋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发生》,《电影艺术》2018年第2期。
《对抗与争议——2000年前后韩国电影历史叙述的动力机制》,《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1期。
《中国电影2017:为了质量的生产与趋向常态的市场》,《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2期。
Spiritual and PhysicalManifestations and Cultural Signifiers of Trauma in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Films, Film Studies in China, Selected Writings From Contemporary Cinema, 2017.
《看懂电影:城乡放映的国家意志与大众梦想》(上、下),《电影评介》2017年第6、7期。
《新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网:一个历史的考察》,《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第2-19页。
《看上电影:乡村放映的国家意志与大众梦想》,《影视文化》2017年第16辑。
《电影作为新兴实业——1920年代中国电影的复杂境遇及其观念生成》,《当代电影》2017年第3期。
《喜剧仍未完成——在“吕班百年电影戏剧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当代电影》2017年第1期。
Memoria nazionale epercorso culturale del cinema cinese,LA CINA DELMEDIA:Analisi,riflessioni,prospettive(A cura di Emma Lupano,2016 by EdizioniUnicopli),201611。
《海外中青年学者“中国早期电影研究”专家点评》,《当代电影》2016年第8期。
《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主体性、整体观与具体化》,《文艺研究》2016年第8期。
《跨国构型、国族想象与跨国民族电影史》,《当代文坛》2016年第3期。
《坚守与垦拓:程季华与中国电影主流史学》,《电影艺术》2016年第2期。
《抑制的精神创伤与断裂的历史记忆——中国抗战电影的身心呈现及其文化症候》,《当代电影》2015年第8期。
《从“满映”到“东影”的中、日摄影师考略》,《电影艺术》2015年第1期。
《中国电影:故事里的硬实力与全球化的话语权》,《艺术评论》2015年第1期。
《帝国的乡村凝视与殖民的都会显影——以1937年“满映”制作的“文化映画”<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为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重建主体性与重写电影史——以鲁晓鹏的跨国电影研究与华语电影论述为中心的反思和批评》,《当代电影》2014年第8期。
《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艺术评论》2014年第7期。
《融画入影与哲理探寻——但杜宇电影“美”的表现及其历史贡献》,《当代电影》2014年第6期。
《电影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政治运动与新中国电影的限禁传播(1949-1979)》,《影视文化》第10辑,2014。
《冷战史研究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文艺研究》2014年第3期。
《民国电影:概念论定与历史建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第3期。
《信与诚——林农电影的时代风貌与主体精神》,《当代电影》2013年第7期。
《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外语网络平台的构建》,《艺术评论》2013年第7期。
《“本党电影宣传”与“民族国家建设”——1927-1949年间国民政府的电影传播及其历史命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以戈达尔为例:从“电影建筑”到“电影绘画”》,《美术观察》2013年第1期。
《生命的光影与光影的生命——崔嵬的电影世界及其动人的艺术魅力》,《当代电影》2013年第1期。
《教书不意居清苦,编史何期享誉名——李少白的中国电影史教学与研究》,《影视文化》第7辑,2012年。
《无悔与不舍——程季华的中国电影史研究与中外电影学术交流》,《当代电影》2012年第10期。
《惨胜的体制与渐败的人——试论“吕何联盟”及其“春天喜剧社”的前因后果》,《电影艺术》2012年第5期。
《网络叙事:超文本及意义的追寻》,《艺术评论》2012年第5期。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西部电影生态建构》,《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痛苦的开创——王滨的戏剧电影之路》,《当代电影》2012年第1期。
《空间的电影想象与想象的电影空间——新中国建立以来儿童电影的文化特质及其观念转型》,《当代电影》2011年第10期。
《试论文化产品的创意与引导研究》,《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电影的华语规划与母语电影的尴尬》,《文艺争鸣》2011年第9期。
《民族国家意识的延宕与缺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中国电影的传播制度及其空间拓展》,《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化育劬劳,德艺双馨——于蓝的电影事业与人生历程》,《当代电影》2011年第6期。
《构建两岸电影共同体:基于产业集聚与文化认同的交互视野》,《文艺研究》2011年第2期。
《电影叙事的空间革命与中国电影的地域悖论》,《当代文坛》2011年第2期。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田方的电影事业与人生历程》,《当代电影》2011年第1期。
《香港电影:跨越边界的新景观》,《当代电影》2010年第11期。
《新民族电影:内向的族群记忆与开放的文化自觉》,《当代电影》2010年第9期。
《艰难的企业定位与被动的制度设计——新中国建立前后“东影”/“长影”的国家经营与计划生产》,《电影艺术》2010年第5期。
《<大众电影>与新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华中学术》第2辑,2010年。
《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及其权力运作的生产机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超越的可能性——阅读与体会<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电影艺术》2010年第4期。
《重新发现电影——<阿凡达>与21世纪的星球叙事》,《艺术评论》2010年第3期。
《人生的欢乐面,他国的爱与恨——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哈罗德·劳埃德》,《电影艺术》2010年第2期。
《消解历史与温暖在地——2009年台湾电影的情感诉求及其精神文化特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英雄的重塑与信仰的重建——2009年“最具影响力”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与精神走向》,《当代电视》2010年第1期。
《主流大片的话语建构与中国电影的生态命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国家电影网与中国电影的国家构建》,《电影艺术》2009年第6期。
《从政治的电影到电影的政治——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电影工业及其文化政治学》,《当代电影》2009年第12期。
《以光影追寻光明——沈浮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9年第3期。
《“东影”:国家电影的萌芽》,《艺术评论》2009年第10期。
《人在历史的底色中显影——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文化月刊》2009年第9期。
《沦陷的光影之<灿烂之满洲帝国>——“满铁”时事/文化映画中的“王道乐土”论述》,《影视文化》第1辑,2009。
《<当代电影>的当代性及其承担的文化使命》,《当代电影》2009年第7期。
《类型的力量——以新中国建立以来国产电影的几个数据为例》,《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
《父权的衰微与身份的找寻——2008年台湾电影的“成长论述”及其精神文化特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史学范式的转换与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9年第4期。
《从“亚洲的电影”到“亚洲电影”》,《文艺研究》2009年第3期。
《<舞台姐妹>作为电影经典的生成机制及其历史命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在磨砺中成长:2008中国电影印象》,《艺术评论》2009年第1期。
《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视野观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
《台港电影的中国化阐释——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观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台港电影研究》,《文化艺术研究》第1卷第2期,2008。
《都市功能的转换与电影生态的变迁——以北京影业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研究》,《文艺研究》2008年第3期。
《国产大片:史诗格局的渐显》,《艺术评论》2008年第2期。
《中国电影:历史撰述的开端》,《当代电影》2008年第1期。
《武兆堤与新中国电影的英雄叙事》,《电影艺术》2007年第5期。
《“后九七”香港电影的时间体验与历史观念》,《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
《马徐维邦:中国恐怖电影的拓荒者》,《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
《<人民日报>与新中国电影的生存空间》,《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
《建构中国电影传播史》,《人文杂志》2007年第1期。
《中国的好莱坞梦想——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好莱坞》,《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中国早期电影叙事的优良传统》,《电影艺术》2006年第4期。
《露天电影的政治经济学》,《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伦理诉求与国族想象——朱石麟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5期。
《消费逻辑的建立与贺岁电影的进路》,《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以光影追求光明——沈浮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从<风云儿女>到<鬼子来了>——中国电影叙事的四大段》,《艺术评论》2005年第3期。
《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文化与资本的百年运作——解读功夫电影的民族特性与市场前景》,《电影新作》2005年第2期。
《影像与影响——<申报>与中国电影研究之一》,《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史》,《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从孤岛走向世界——谢晋电影与中国电影传统》,《福建艺术》2004年第5期。
《意识形态氛围与中国恐怖电影的不可预期》,《电影新作》2004年第5期。
《电影启蒙与启蒙电影——郑正秋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4年第2期。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喜剧片(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3期(连载)。
《新中国喜剧电影的历史境遇及其观念转型》,《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中国早期电影史:类型研究的引入与垦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第四代导演的历史意识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连载)。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父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电影艺术》2002年第6期。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电影批评(上、下)》,《福建艺术》2001年第4/5期。
《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王家卫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意识形态话语与电影批评》,《福建艺术》2001年第2期。
《选择与坚持: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1期。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50年》(上、下),《电影艺术》1999年第5、6期(连载)。
《中国电影批评:发生及其窘迫情势》,《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抗战时期的电影观念》(上、下),《电影文学》1998年第6期、1999年第1期(连载)。
《20年代世界电影语境里中国电影状况及其对策》,《都市影视》学术专号,1998。
《建构中国电影批评史》,《电影艺术》1998年第4期。
《新纪录电影:走向中国作者电影》,《电影文学》1998年第2期。
《超稳定模式:中国电影的社会学批评》,《唐都学刊》1998年第1期。
《孤岛电影概貌》,《都市影视》学术专号,1997。
《从语用学角度看17年文学语言的公众化社会化趋向》,《西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试论“十七年”文学语言的人工性》,《唐都学刊》1993年第1期。
《中国当代文学形态发展概略》,《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1期。
影视文化批评(独作)
《<逆行人生>:“迭代现实”走向“算法现实主义”》,《电影艺术》2024年第5期。
《“浅视听”时代的“深电影”:论<红毯先生>作为“疯狂”的变体》,《当代电影》2024年第4期。
《<独行月球>与“麻花喜剧”的浪漫科幻》,《文汇报》2022年8月4日。
《<人生大事>:爱这烟火的人世间》,《文艺报》2022年7月6日。
《<我是周浩然>:跨时空对话中的精神共振》,《光明日报》2022年1月26。
《<铁道英雄>的“硬核”与中国电影的自信心》,《电影艺术》2022年第1期。
《<误杀2>的“用心”与类型电影的现实主义》,《文艺报》2021年12月29日。
《纪录电影<演员>:生动展现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和艺术追求》,《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1日。
《<我和我的父辈>的诗意探寻》,《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日。
《Z世代更需要具有家国情怀的好电影》,《光明日报》2021年9月1日。
《<革命者>:从革命美学走向美学革命》,《文艺报》2021年9月8日,第4版。
《电影史诗专题片的创新格局》,《文艺报》2021年8月20日。
《<1921>:走向一种整体思维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2021年第7期。
《<柳青>:文学寂寥处,电影孤单时》,《中国艺术报》2021年6月16日。
《<悬崖之上>:对谍战电影类型惯例的一次挑战》,《文汇报》2021年5月12日。
《细品<觉醒年代>的精神动力、人格魅力与艺术感召力》,《新京报》2021年4月30日。
《<阿凡达>:重新发现感知》,《北京青年报》2021年3月26日。
《使命深厚的影像书写》,《人民日报》2021年3月25日。
《当技术和视效想要思考……》,《北京青年报》2021年2月26日。
《春节档电影:从“拓梦”到“怀旧”》,《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年2月19日。
《夏衍:朴实、清芬的人格和文风》,《光明日报》2020年9月16日。
《<八佰>的救亡叙事、启蒙意识与中国电影的世纪跨越》,《北京青年报》2020年8月24日。
《电影为什么是美国的?》,《大众电影》2020年第6期。
《徐峥的转型与<囧妈>的“囧”》,《当代电影》2020年第3期。
《<南方车站的聚会>里的“夜戏”与“群演”》,《北京青年报》2019年12月11日。
《主流电影的“高度”挑战与“高峰”体验》,《大众电影》2019年第10期。
《这是李安的孤独与恐惧,也是电影失名的前夜》,《北京青年报》2019年10月25日。
《个人化乡愁与国家式怀旧》,《北京青年报》2019年10月11日。
《光影抒写巨变 梦想照亮征程》,《人民日报》2019年10月11日。
《<烈火英雄>与泪水深埋的英雄叙事》,《中国电影报》2019年9月4日。
《看!希区柯克这个家伙,他总爱偷窥》,《北京青年报》2019年4月20日。
《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与创新》,《大众电影》2019年第1期。
《檀秋文<中国电影史学术史(1978-2018)>序》,人民出版社,2019。
《“微电影共同体”的想象与创建——孙婧<当代文化生产中的微电影研究>序》,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
《电影批评,从姜文与史航的可爱说起》,《博览群书》2018年第11期。
《升降之间的生之魅惑:姜文电影的俯仰美学与深微性灵》,《当代电影》2018年第8期。
《国产电影:现实主义创作影响力与日俱增》,《光明日报》2018年8月16日。
《努力实现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目标》,《人民日报》2018年5月31日。
《<荒城纪>与中国电影的思想方式》,《中国电影报》2018年5月27日。
《<荒城纪>的“妖”与国民性表演》,《北京青年报》2018年5月。
《显影于历史并执念于和解——<芳华>与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症候》,《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缝纫机乐队>:大鹏的情怀》,《中国电影报》2017年10月20日。
《道技并重,知行合一: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源头活水》,《中国大学教学》2017年第8期。
《<拆弹·专家>与香港电影的 “我城”书写》,《艺术评论》2017年第7期。
《电视影评的资源整合与魅力呈现——<今日影评>与电影批评的主流话语建构》,《中国艺术报》2017年3月20日。
《“画幅”的哲学》,《北京青年报》2016年11月22日。
《别让亲情走失:央视大型情感互动节目<我爱妈妈>》,《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9日。
《为抗日战争留存生动丰富的历史记忆——抗战电影记叙》,《光明日报》2015年9月3日。
《重建网络时代的电影批评》,《中国艺术报》2015年3月23日。
《<狼图腾>与跨国电影的作者论》,《中国艺术报》2015年3月6日。
《电影作为“专业”——从<智取威虎山>说起》,《中国艺术报》2015年1月5日。
《“吐槽”成就票房》,《北京青年报》2014年2月11日。
《邵逸夫:绵长的光影》,《中国艺术报》2014年1月10日。
《蔡楚生的爱与痛:以蔡楚生日记摘编为中心的考察》,《博览群书》2013年第7期。
《<致青春>与赵薇的“我们”》,《电影艺术》2013年第4期。
《<白鹿原>的四个版本与王全安的四种可能》,《中国艺术报》2012年9月24日。
《革命·回归——两部影片的历史印记》,《中国民族》2012年第2期。
《<金陵十二钗>:“南京叙事”和性别叙事》,《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柳如是>:历史中的性与性别》,《光明日报》2012年2月27日。
《温暖的接触》,《新民晚报》2011年10月31日。
《<辛亥革命>:中国电影的革命话语,主旋律电影的话语革命》,《中国电影报》2011年9月29日。
《<爱在廊桥>:文化感知与个性表达》,《文艺报》2011年9月28日。
《电影内部与历史深处——读<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电影艺术》2011年第4期。
《<让子弹飞>:叙事的圈套与拆解的狂欢》,《电影艺术》2011年第2期。
《民族电影的空间感与生态意识》,《中国民族》2011年第1期。
《提高电影的精神品质》,《团结报》2011年1月15日。
《从无人文滑向无良品》,《光明日报》2011年1月3日。
《米高梅:影响中国的电影传奇》,《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3日。
《做合格的类型电影》,《中国电影报》2010年9月30日。
《两岸电影要合作共赢》,《光明日报》2010年8月31日。
《当前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自觉》,《中国电影报》2010年7月22日。
《剧作不必是文学》,《文艺报》2010年6月2日。
《<叶问2>续写民族正气》,《中国艺术报》2010年5月18日。
《风情叙事与文化生产——影片<鲜花>里的哈萨克文化及其市场前景》,《当代电影》2010年第7期。
《不给电影想象空间谁敢冒险》,《光明日报》2010年1月7日。
《歌中的家园》,《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3日。
《<建国大业>:大气磅礴、生动细腻》,《文艺报》2009年9月24日。
《独辟蹊径的英雄叙事——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观后感》,《人民日报》2009年7月7日。
《构建新的国家电影网迫在眉睫》,《光明日报》2009年6月3日。
《艰难地贴近儿童内心——新中国儿童电影六十年的文化年轮》,《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29日。
《成荫在1953》,《传记文学》2009年第3期。
《阶层的寓言与电影的社会学——影片<农民工>里的个人梦想与国家意愿》,《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
《<海角七号>:“在地”的美丽与忧伤》,《中国艺术报》2009年2月20日。
《亚洲电影创作需要形成整体合力》,《光明日报》2009年2月10日。
《<樱桃>:母爱原生态》,《中国电影报》2008年9月11日。
《好莱坞的中国功夫——从电影<功夫熊猫>说开去》,《中国艺术报》2008年7月15日。
《民族梦想的表达方式——影片<买买提的2008>观后》,《中国电影报》2008年5月15日。
《<功夫之王>:好莱坞的中国功夫》,《中国电影报》2008年5月8日。
《开创香港电影史研究的新格局:评<香港电影史(1897-2006)>》,《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
《<左右>的空间与方向》,《中国电影报》2008年3月27日。
《两代人的怀旧——评<两个人的房间>》,《中国电影报》2008年3月20日。
《<大灌篮>:好看就行》,《中国电影报》2008年3月6日。
《我们需要周星驰——从<长江七号>说开去》,《中国电影报》2008年2月28日。
《“作家”在“电影——我看<我叫刘跃进>》,《中国电影报》2008年1月31日。
《面向死亡的不忍与善良——<投名状>与陈可辛的电影世界》,《中国电影报》2008年1月24日。
《<电影讲稿>的创新》,《电影艺术》2008年第1期。
《中国电影的民族记忆与文化历程》,《湖北日报》2007年9月14日。
《<隐形的翅膀>开掘体育影片新路径》,《光明日报》2007年8月1日。
《一个电影史研究者的心灵絮语》,《电影文学》2007年第2期。
《<东京审判>:民族意识与大众心理的契合》,《中国艺术报》2006年9月22日。
《永不消逝的老电影》,《北京晚报》2006年3月3日。
《不可遗忘的电影传统》,《大众电影》2006年第8期。
《创造之源:中国电影史里的文学因素》(访谈),《电影》2006年第2期。
《中国早期电影的平民姿态》,《深圳特区报》2005年12月6日。
《<刘三姐>:革命年代的声色之娱》,《南方都市报》2005年11月2日。
《<红樱桃>:一座影院与一部影片的命运》,《新京报》2005年10月28日。
《国家意识与人文精神的对话》,《中国艺术报》2005年9月16日。
《<双旗镇刀客>:另一种武侠电影》,《新京报》2005年9月16日。
《<顽主>:沉痛的调侃与无因的反叛》,《新京报》2005年9月7日。
《<万家灯火>:以无限悲悯刻画人伦至情》,《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23日。
《<东陵大盗>:早产的“印第安纳·琼斯”》,《新京报》2005年8月11日。
《“孤岛”:别一种电影抗战》,《中国艺术报》2005年7月8日。
《<孤儿救祖记>:拯救民族电影业》,《北京日报》2005年6月7日。
《只为明星狂——中国影迷诞生记》,《南方周末》2005年5月5日。
《少年的阳光与梦幻——<大众电影>笔记》,《新京报》2005年3月1日。
《“家”与“大家”的襟怀——李行电影笔记》,《新京报》2005年1月14日。
《<说话算话>为电视电影开拓的发展空间》,《电影艺术》2005年第3期。
《百年中国银幕:欧风美雨日潮韩流》,《中华文化画报》2005年第2期。
《传记的史学维度》,《文艺报》2004年11月30日。
《那种无法重现的古典味道——朱石麟、李萍倩电影笔记》,《新京报》2004年11月24日。
《电影学术: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11日。
《中国电影的问题与出路?》,《文化月刊》2004年第3期。
《女性意识及其艰难浮现——影片<跆拳道>文化阐释》,《当代电影》2003年第6期。
《面对影像文化新时代的影视专业》,《中国考试》2003年第9期(下)。
《从中国电影的类型传统看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机缘》,《文艺报》2003年7月17日。
《中国电影批评的个性色彩》,《文艺报》2003年3月13日。
《心灵探询与价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读解》,《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文化张艺谋:无可挽回的颓势》,《中国银幕》2003年第2期。
《为生而死与向死而生——对侯孝贤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种读解》,《电影新作》2002年第6期。
《物恋悲剧与生存困境——影片<寻枪>的文化读解》,《电影艺术》2002年第3期。
《历史·文化与个体·尘世——夏钢影片<玻璃是透明的>评析》,《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
《影迷在1931》,《当代电视》2000年第4期。
《追寻:诗歌的诗性言说》,《诗探索》1999年第2期。
《<神女>:都市与人性残酷之写真》,《电影文学》1999年第6期。
《广告:招考女演员》,《当代电视》1999年第6期。
《振兴民族电影:理论界的姿态》,《文化月刊》1999年第5期。
《光芒中沉没:几位早期中国女影星的不归之路》,《当代电视》1999年第1期。
《对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读陆弘石舒晓明的<中国电影史>》,《中国文化报》1998年7月25日。62.
《柔弱的设计 —— 读赵凝的小说<发烧发烧>》,《作品与争鸣》1998年第3期。
《成功的写作 —— 读郭志刚的<孙犁评传>》,《文艺报》1996年11月1日。
其他学术活动
主要学术对话
李道新、杨向华、陈 刚:《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战略》,《当代电影》2022年第12期。
贾磊磊、李道新、陈晓云:《再谈中国电影理论建构》,《当代电影》2022年第4期。
李道新:《<1921>:献礼片的创新实践与中国电影的整体思维——黄建新访谈》,《电影艺术》2021年第4期。
李道新:《灵感与风格——万玛才旦导演创作谈》,《电影评介》2020年第22期。
饶曙光、李道新、赵卫防、胡谱忠:《地域电影、民族题材电影与“共同体美学”》,《当代电影》2019年第12期。
饶曙光、张卫、李道新、皇甫宜川:《电影照进现实——现实主义电影的态度与精神》,《当代电影》2018年第10期。
饶曙光、李道新、李一鸣、万传法:《中国电影学派的界定、主体建构与发展策略》,《当代电影》2018年第5期。
李道新、蒲剑、孙佳山:《时代的焦虑——“小鲜肉”及其文化征候解读》,《当代电影》2017年第8期。
赵国光、李道新:《打造农村电影大本营》,《当代电影》2008年第10期。
主要学术专访
李道新、檀秋文:《数字人文、影人年谱和“重构电影史”》,《电影新作》2024年第4期。
李道新、牛梦笛:《李道新:从体育题材影视作品中感受冬奥精神》,《光明日报》2022年2月17日。
李道新、孙 婧:《诗意雕刻的电影时光——电影史学家李道新教授访谈》,《四川戏剧》2019年第12期。
李道新、陈 刚:《影道惟新: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创化与传承》,《电影研究》总第7期,2019年9月。
李道新、石贤奎:《从“专题”到“整体”:中国电影的历史景观——电影史学家李道新访谈录》,《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李道新、车 琳:《“华语电影”讨论背后——中国电影史研究思考、方法及现状》,《当代电影》2015年第2期。
李道新、罗 洋:《站在“十七年”的肩膀上——独家专访李道新》,《中国银幕》2008年第2期。
李道新、记 者:《市场经济呼唤重构中国电影类型生态》,《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6日。
主要学术评价
张雨蒙:《<数字人文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中国电影研究新路径的探索》,《中国艺术报》2024年7月17日。
李思锐:《行走在诗文与光影之间——记电影史学家李道新》,载西北大学120周年校庆丛书《西北大学英才谱·第五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23。
张隽隽:《“史料”作为方法与“中国”作为旨归——李道新的学术命题及其中国电影史研究》,《四川戏剧》2019年第12期。
苏 涛:《拓荒与整合——评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现代中国》第7辑,2006年6月。
赵小青:《“重写电影史”的瞩目成绩——评李道新的中国电影史研究》,《文艺报》2006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