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贯
明朝弘治时期进士
李贯(1478—1523)字志道,号紫崖,弘治15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任过礼科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池店李氏宗祠尚镌有楹联:“增万安桥,葺六里陂,祖德许多流衍;赐一品服,理两广饷,孙支并见腾芳。”上联写的是其三世祖李五修洛阳桥事,下联写的就是其六世祖李贯出使占城的事。
历史背景
占城国在今越南东南濒海,是明朝立国以后交往最密切的国家之一。自洪武二年起,占城每年或二年一次遣使进贡象、虎及象牙、伽南、犀角等方物。明廷则赐与织金文绮、磁器、彩、币、历书等物。为示优待,朱元璋特命“福建省臣勿征其税。”
占城每以属国自居,逢政权更替,总要遣使向明朝请勅加封。其北邻安南国势较强,不时出兵侵夺,明成化五年,安南攻破占城,执其国王,占据其地。占城国政权又经几度更替,到成化23年,占城国王古来到崖州向明廷请封,明廷曾令南京右都御史屠滽“募健卒二千人,海舟二十艘”护送他还国。弘治18年,古来之子沙古卜洛遣使来报古来已殁并请封,经一番议论,明廷于正德五年命给事中李贯、行人刘廷端往封占城国王,并郑重其事地赐给李贯“麟袍金带”一品袍服以往。
人物经历
李贯奉命出京,可就在山东济南却遭遇刘六刘七的农民起义军,结果连朝廷赐给的一身行头都弄丢了,只得由朝廷“复赐服带”。当时,朝中有识见的大臣指出:外国国王之立不立,并不在于朝廷封不封。何况占城远隔海外,对其国中情势知之甚少,凭使者一面之词,贸然决策,未免出错。对外国事务还是不多干预为好。
李贯同样执这一观点,到广东后就提出:占城自国王古来被逐,逃至僻远的赤邦都郎,费心费力去寻封其子,意义不大。再则,古来的王位是篡夺来的,前王之子尚在,本来封他就于义不合,何论其子?他主张,由占城使者来领走勅书,就算完了公事。当时任广东巡按的丁楷也赞同李贯,以寻不到往占城的向导和船员为由上报。最后,明廷终于接受李贯的意见,令占城使者前来广东领勅。因此,身为册封占城正使的李贯,却一步未曾到过占城。
晋江市博物馆最近征集到一方李贯之母庄孺人的墓志,证实李贯册封占城之行于正德庚午(1510年)由泉州港出洋,出洋前曾到家乡拜见其母,后来其母于正德乙亥(1515年)去世,李贯此行,前后经过了5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9 15:46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