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蒸(1895-1975),河北滦县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回国后在大学任教。曾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抗战期间任西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西北师范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任三民主义青年团副书记长、中央常务干事兼北平支团筹备处主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49年任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代表来北平参加和谈,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曾任政务院参事,民革中央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5年逝世。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李蒸(1895-1975),字云亭,直隶滦州王辇庄(今河北省唐山市古治区)人,书香门第。
1915年考入享有公费待遇的北平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毕业后留校任教。
1923年暑假后,李蒸进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修乡村教育
1924年取得硕士学位
1927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归国。
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校任教,历任河北省政府教育厅第三科科长,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实验部主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等职。他把工作与在美主修的课程紧密结合,推广民众教育,编写系统教材,对中国早期推广民众教育工作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
1930年2月1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委任
李煜瀛为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李蒸为代理校长。李煜瀛始终没有到校。李蒸在该校同学会代表催请下,于1930年2月26日,到校就任。
1932年,他出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当时国内局势混乱,办学更是举步维艰,但是李蒸与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在短短几年内,便把北师大办成了闻名全国的一流学府,有力地驳斥了当时教育部取消师范院校的谬论。
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迁至西安,合组成西安临时大学。李蒸任该校三常委之一。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京城各大学陷入困境。在许多人对师大是否尚能存在产生疑虑时,李蒸斩钉截铁地说:“我可以告诉诸君,如若万一无办法时,在北平不能办大学,在别处仍可以办。到那时,组织规模或者不能与现在一样,而生命则无论如何是不会断的。”李蒸始终为保全北师大的生存而奋争。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北平师大、北平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为避难,临时大学又迁往陕南汉中、城固一带。1938年4月,临时大学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原北平师范大学改为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8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将西北联大分解。西北联大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李蒸任院长。
1939年8月,师范学院独立为西北师范学院,李蒸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1940年4月西北师范学院奉命迁往兰州。李蒸亲自勘察校址,带领师生白手起家,利用有限的资金有步骤地建设校舍,为在甘肃建立高等师范院校奠定了基础。
李蒸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在大西北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始终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竭尽全力为青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学有所成,被誉为中国近代西北教育的先驱。
1945年8月,他辞去院长职务,被任命为三民主义青年团副书记长、中央常务干事。
1946年后,任立法院立法委员。
1947年9月,由三青团中央干事转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初,国民党当局和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发表求和声明。4月初,李蒸作为和谈代表同张治中、邵力子等前往北平参加和谈。在蒋介石的幕后操纵下,国民党当局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最终破裂。数月后,以李蒸为首的53名南京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联合向国民政府发出通电,声明与国民党断绝关系。此声明对分化、瓦解国民党军政人员,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起了积极作用,受到人民欢迎。李蒸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时期
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参事,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等。
1975年逝世,终年80岁。
个人著作
1923年,公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期间写成《美国乡村教育概况》一书,获博士学位。
后世纪念
2024年5月12日晚,西北师范大学原创校史话剧《李蒸先生》在我校礼堂进行专场巡演,师生代表700余人观看演出。
1946年12月17日,西北师范学院举行校庆44周年大会,兰州市政府在大会上宣布,将十里店的一段公路命名为“李蒸路”,以纪念他对西北地区师范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
人物评价
陆润林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李蒸和北平师范大学师生“历经千辛万苦,在西安、陕南、兰州一带,克服一系列困难,解决师生员工和学生的住宿、生活、基本教学物质条件,让学校继续维持上课。从而,为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输送了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同时,把我国平津一带第一流专家、教授西迁到西北地区,把我国文化教育优良传统和长期积累的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搬到古老的西北地区,大大缩短了西北地区教育和沿海地区教育的差距,使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