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
化工专家
李苏(1914-2005),1914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四川泸县中心县委宣传部秘书、中心支部宣传委员、四川江安县委书记。1940年赴延安自然科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历任大学部主任、自然教育科科长、化学系与化工系主任、讲师、教授等。抗战胜利后,先后在延安、石家庄、天津等地的化工厂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重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化学工业部部长助理、技术司司长、北京化工学院院长、化工部副部长、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等。改革开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化学学部副主任、能源委员会主任、环境委员会主任、国际化学会筹委会委员、《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等。李苏是全国政协五届、六届、七届委员。
人物生平
李苏(1914-2005),原名张宝庆,1914年10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1932年,李苏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攻读有机化学,成绩优秀。三四年级期间,他边读书边担任助教,承担学生在实验室的试验管理工作,同时还抽时间担任家庭教师和中学的化学教师,以半工半读的状态完成了大学本科的学业,获理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李苏又考取了南京金陵大学理科研究所化学部研究生,攻读理论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在校期间他曾任理学院学生会主席,组织了救国会等进步团体,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金陵大学内迁四川,李苏只读了一年研究生就在全民动员、抗战救国的感召下,进入兵工署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毒气和防化学战的研究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并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四川江安县委书记。
1940年初,革命根据地延安筹办了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因急需学院高等教学人才,李苏经周恩来总理推荐,开始在自然科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后因教学有方,被学院任命为化学系主任,并授予教授职称。
五年后,李苏又被组织分配到延安军工局搞炸药研究和生产。抗日战争时期,炸药是重要而紧缺的物资。为了满足战时对于炸药的需求,李苏与同事们深入工厂,协助工厂搞炼焦,并以副产的焦油生产化学品及进一步制成烈性炸药为研究课题,开展了煤焦油分离的研究,通过将分离出来的甲苯进一步硝化,研制TNT烈性炸药。在原料、药品、仪器设备很差,科研工作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李苏和他的同事们经过潜心努力,试验几十次,终于研制成功了合格的TNT烈性炸药,为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6年,李苏调到晋察冀根据地任宣化建国冶炼公司副经理,同时负责筹建兵工七厂和化学四分厂,兼任厂长,组织生产火药、炸药。1947年11月河北省石家庄解放后,李苏随军进城,接管炼焦厂并担任厂长,组织研究生产焦化产品。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李苏当日即随解放大军进城,担任华北化学工业总军代表,组织天津地区几个化工厂恢复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组建了中央重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李苏担任副局长,开始全力以赴谋划中国化学工业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8月,李苏以化工专业随员的身份参加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陈云和李富春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商谈苏联政府援助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案。
1956年化学工业部成立后,李苏任部长助理一职,继而担任副部长,较长时间主管化工科技组织领导工作。
1958年5月,化学工业部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指示筹办北京化工学院,作为一所直属高等院校。李苏担任筹委会主任负责筹建,继而兼任院长。李苏在既无校舍,又无教师的不利因素下,克服重重困难,亲自到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请求支援教师,同时向各化工科研设计单位和工矿企业抽调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又借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分配给化工部办公的用房作为教室和学生宿舍,解决了教室和校舍的难题。经过多方努力,当年7月就在全国范围招考录取了600名学生,筹办好了三个院系、12个专业,该学院培养出的化工科技人才日后绝大多数成为了我国四化建设的骨干。
1958年夏,李苏考虑在中国尖端科学技术发展中,必须加速化工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便主动深入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有关化工科研单位、企业、高等院校调查了解承担研制开发化工新材料的条件和技术力量,并写出了调查报告。依据李苏的调查报告,化学工业部党组向毛主席并中共中央写了一份《关于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的请示报告》,明确提出:“化学工业是发展尖端科学技术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尖端科学技术能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提供耐高温、耐低温、耐磨擦、耐腐蚀以及高能燃料、超纯物质等特殊材料和药品。”“有鉴于此,我们打算在今明两年内,抓紧时间做好配合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的准备工作。”“指定李苏同志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1959年5月30日,化工部部长彭涛和李苏又以个人名义,给国防科委秘书长安东写信,对发展我国化工新材料提出了意见,其主要内容是:(一)现代武器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使用的武器,对材料的要求更高,因此单有钢的数量还不行,必须同时有各种原材料的高级品种全面发展,才能满足国防工业新技术的需要,也才能使国防工业新技术的发展立足于国内工业的基础上。(二)在近代科学技术中,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一样,已经显得极其重要,必须适当重视和发展非金属材料的生产。
此信送达国防部后,聂荣臻元帅对彭涛、李苏的意见很重视,在1959年12月向中共中央送呈的关于《1960年新型材料研究和生产建设具体安排的请示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在1962年前用3年时间,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突破尖端技术和国民经济所需的一切材料问题。在这些材料中,化工任务很重,如不能得到加快发展,可能要成为一个薄弱环节。”
1959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聂荣臻同志的报告,并在批示中对化工新材料的发展给予了极大重视和支持。1960年化工部党组在《关于加强化工尖端技术工作决定》中进一步明确,由化工部副部长李苏同志具体主管化工尖端技术的领导工作。李苏以极大的热情,集中精力调查研究国外技术发展动态,结合中国化学工业现状,组织拟定化工新型材料发展规划。重大技术课题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在重大决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在整个过程中,李苏呕心沥血,全神贯注,指挥重大举措,推进化工新材料事业的发展。
李苏作为化工部化工新型材料领导小组的组长,组织集结起了全国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设计部门几十个单位,参加实际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人,针对化工新材料开展科研攻关。经过全体科研人员8年的团结奋斗,最终取得了大量化工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包括高能推进剂、重水、特种合成材料、特种橡胶制品、超纯物质和特殊试剂、特种涂料、特种感光材料、稀有气体和特种化工产品,共计13大类,3950个品种规格,占原子能、导弹、新型飞机及无线电工业等当时需要的化工新材料品种的90%,为全面实现中国12年科技发展规划、推进化工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得到了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的表扬。李苏领导组织的化工新材料联合攻关也使得化工部及我国化工领域的科研力量大大增强,据统计,1966年时化学工业部的直属科研院所已经增加至27个,职工1.4万多人,科研人员4000多人,分别比1955年李苏上任前增加了7倍和10倍。
1972年,周总理亲自提名李苏同志担任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副部级),管理全国炼油、化工的科研机构和石油炼制及化工科研工作。至1978年的6年间,该院对石油化工的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攻关会战,取得了不少成果,消化吸收了不少引进技术,推进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1978年以后,李苏调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协助院长主管化学基础研究和高技术跟踪。李苏认为,基础研究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科学依据、理论基础和培养人才的必然途径。加强中国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无论是从中国社会经济情况,还是从中国科学发展现状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李苏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会议上和全国政协会议上曾指出,一个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国家,其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李苏高瞻远瞩,对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组织编制长远科技发展的高技术规划积极提出建议。他竭力倡导开展催化新领域的基础研究;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研究;具有生理活性的自然生长有机化合物的研究;生物固定氮的模拟、光合成及其化学模拟研究;激光化学的应用和新有机反应与合成等的研究。
在促使这些重要的基础研究课题列入科技规划后,李苏又为组织和实施献计献策,并积极组织中国科学院有关化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为促进和加速中国化学化工领域高技术发展不遗余力,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
1983年起,李苏担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负责石油化工的战略规划和大企业的技术咨询工作。几十年间,李苏一直为发展中国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事业默默奉献,并且为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李苏始终心系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多次提出:化学工业是当代材料科学的核心,它吸收生物、新材料、信息及微电子这三大基础技术的成就,不仅能提高其生产效率、市场机遇和产品的竞争性,而且能为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
1992年,化学工业部给李苏颁发了在国防化工的创业和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奖励证书。
2005年11月25日,李苏病逝。
主要论著
1 张宝庆.“苏木”的研究.化学,1934.
2 张宝庆.白菜结构研究.金陵大学毕业论文,1936年.
3 张宝庆.玻璃电极在电化学的应用.金陵大学研究生论文,1937年.
4 李苏.高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化学工业的影响.现代化工,1988(1).
5 李苏.一个老化工看化学工业的新发展.现代化工,1987(1).
6 李苏等.关于技术引进问题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7 李苏等译.《工艺过程分析器的取样系统》 ,1989年9月.
8 李苏.高技术对化工发展的影响.中国化工报,1988年4月15日.
参考资料
大师与大楼| 李苏.中国石化石科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6 20:0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