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琮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经济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琮(1928年1月10日—2017年2月16日),出生于辽宁省北票市,汉族,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世界经济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28年1月10日,李琮出生于辽宁省北票市。
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
1950年至1953年,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深造。
1953年至195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从事翻译和世界经济研究工作。
1958年,转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从事世界经济研究。
1964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历任研究组组长、室主任。
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980年,晋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8月,作为访问学者出访美国4个月。
1981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
1983年至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
1985年至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资本主义国家研究室和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主任。
1987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澳太名人录》。
1988年至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
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2017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56年,李琮开始研究世界经济,主要研究方向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在从事美国经济的研究中,就美国的农业问题、工业管理、劳动人民状况、黑人状况、美国的垄断组织、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当代美国的经济思潮等课题发表研究文章。粉碎“四人帮”以后,着重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就当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资本土义世界的经济影响、南北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新秩序、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前景预测等问题发表论著。
据1998年9月版《名师荟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简介》数据,李琮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经济学家》《世界经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人才培养
196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组织编写大学教材,李琮参加《世界经济》教材编写组,这是世界经济学首次被列为大学教科书;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编著欧洲系研究生教材《西欧政治经济概论》。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李琮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小职员家庭,他的父亲因为是独生子,家里虽穷,却上到中学毕业,这在旧社会是少有的。父亲毕业后,离开家乡,到辽宁锦州谋生,先后当过家庭教师,火车站小职员。李琮兄弟姐妹共九人,父母受传统思想束缚,重男轻女,女孩子最多上到中学。而男孩子只要肯用功,成绩好,就一直学下去。李琮兄弟四人,都是大学毕业。他和大哥李瑛分别考人清华大学电机系和北京大学文学系,三弟和四弟则先后考入上海医学院和北京大学生物系。
人物评价
“李琮在学术上一丝不苟,治学严谨,作风民主,提倡自由讨论和实事求是的学风,尊重科学,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李成勋主编《中外经济学名人大辞典》评)
“李琮同是一位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世界经济学家。他治学严谨、生活简朴,对待年轻人谆谆教诲,对待事业一丝不苟。他的学术道路的特点是勇于开拓和积极探索。”(《中国当代经济学家传略》评)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西欧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09:2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