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武警新疆总队战士
李波,男,汉族,1994年6月生,中国共产党员,高中学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某支队1大队2中队班长。
人物事迹
绝地反击,最终勇者制胜。李波用鲜血证明——
即便倒下也要保持战斗姿势
天幕如墨,冷风嗖嗖。连续执勤十多个小时的李波虽有点疲惫,但始终保持着高度戒备。对讲机里突然传来处置几名暴徒行凶的命令。
巡逻车立刻向事发地疾驰。作为组长的李波边带领5名战友整理装具,边安排部署处置方法,仅用35秒就到了现场。
车未停稳,李波率先跳下车,现场的情况比想象的复杂得多,几个燃烧瓶冒着滚滚浓烟,一片狼藉……
李波刚冲过去,一名暴徒向李波投来两个燃烧瓶。李波躲过袭击后鸣枪警告,暴徒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挥刀向他扑来,眼疾手快的李波和战友协力将其制服。
战斗异常激烈。李波在向前搜索时,一个黑影挥舞着大刀突然从停放的车辆后面扑来,李波侧身一躲,刀尖绕过头顶,划破左臂。李波向右后斜跑寻找战机,刹那间,凶残的暴徒冲到李波跟前挥刀便砍,在李波左脸上划开一道10厘米长的口子,顿时血流如注。暴徒再次举刀,李波本能地两腿一蹬,就势一滚,再次扣动扳机……暴徒倒地了,但李波因流血过多昏了过去。
事后有人问李波:“是什么力量让你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跟暴徒殊死搏斗?”“是本能。狭路相逢勇者胜。平时练出本事、练出血性,战场上就是这个反应。”李波的回答引起了广大官兵的共鸣。
官兵们在赞叹李波有军人样子的同时,纷纷讲述李波心系战场,矢志精武的感人故事。指导员邢晓辉说:“李波的优点是好胜心强,而缺点是太好强,甭管和谁他都要比一比,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
一次次被强手击倒,又一次次爬起来继续挑战,最令李波兴奋的是向高手叫板。他和老兵比体能,和排长比擒敌,和中队长比射击……刚开始时,比赛的结果虽然基本是以李波落败而告终,但他屡败屡战,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战胜对手为止。
和李波一起执勤的战友都清楚,李波一上巡逻车就研究执勤地图。有人曾嘲笑他:“你一个小兵,干好分内的事就行了,兵力部署那是指挥员的事。”李波却坚定地回答:“是战士,就要谋打仗。战场上每个人的行动都关系成败,小兵的责任更重。”
一次次迎着明晃晃的刀锋前出,一次次向着艰险冲锋……在反恐战场,李波以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血性之躯,完成了士兵向英雄的升华。入伍两年多,他先后完成了30余次急难险重任务,抓获犯罪分子50余人。
身负重伤,依然紧握钢枪。李波用生命践行——
宁可丢命也要保住手中武器
“当了这么多年医生,我还是第一次见一个人在生命垂危时,把枪看得比命还重,确实令人佩服。”莎车县人民医院医生洪月阳提起李波受伤送到医院时的情景,充满了敬佩之情。
洪月阳医生感慨地告诉记者,那天晚上李波被送来时,满脸鲜血,伤势很重已昏迷,但他的双手却死死抱着自己的钢枪。“我在给他治疗时,没想到他把枪抱得更紧了。他盯着我问,我的战友在哪里,必须先把枪亲手交给他!”
几番劝说无果后,医生只好联系到李波的战友郑智。看到熟悉的战友,李波终于松开了紧握钢枪的双手。他把枪交到郑智手里后,反复叮嘱,枪里有子弹,先验枪。看着郑智验枪完毕后,李波才松了一口气。
洪月阳称赞:“生死关头,我们看到了革命战士铁一般的作风纪律。”
“将作风纪律养成融入血液并形成本能反应,靠的不是一时一事的激情迸发,而是日复一日、千磨万击的坚持与沉淀。”走进李波所在的中队,中队长吕知根的一番话让记者对李波拼死护枪的行为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李波日记本的扉页上,他写下这样几行小诗:“‘第二生命’是我枪,形影不离入梦乡,苦练本领同巡逻,艰辛欢笑共品尝。风里雨里情谊长,血里火里捷报扬,打不烂来拆不开,无声战友好儿郎。”话虽质朴,却胜在情真。在他眼里,手中的钢枪已不只是冰冷的武器,而是值得用生命守护的伙伴和战友。
采访时,恰逢中队正在组织例行勤务交接。十几名战士手握钢枪、昂首挺立,在领班员下达完执勤要求后,所有人齐声高诵枪械使用要诀和枪械使用纪律。“每天如此吗?”记者问战士。“每天如此,每次出勤都如此。枪械使用要诀和枪械使用纪律必须烂熟于心,才能在战场上化为行动。”
在这里,严格的作风养成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是一种形式,它已渗透到官兵学习训练生活的一点一滴细节之中。每天擦枪验枪,一个环节不落;每天队列集合,干部再三强调执勤纪律,特别是枪械使用纪律;每逢执行任务,官兵高呼作战纪律和作战号令。
在这个英雄辈出的中队里,李波并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在生死瞬间迸发出的血性与豪情,恰恰最能体现遵纪守法已融入每名战士血液中。
历经生死,读懂战友情深。李波用行动诠释——
即使流血也要保护亲密战友
观看李波和暴徒殊死搏斗的视频时,大家发现一个细节:李波在运动中与暴徒拉开了距离,他的枪口已经对准了暴徒,但迟迟没有扣动扳机!
“如果果断开枪,暴徒就不可能把你砍伤,为什么要放弃这个保护自己的绝佳机会?”面对大家的质疑,李波淡定地说:“本想开枪的,但我看到暴徒身后有两名赶来增援的战友。
“就算开枪,也不一定会误伤战友。”有人不解地问李波。
“哪怕有一丝误伤的可能,我也不会开枪。”李波的态度斩钉截铁,“上了战场,战友就要同生共死。哪能为了自己,把战友置于险境。”
经历了一次次战场洗礼后,李波对第一次参加战斗时班长说过的那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什么是战友,战友就是在战场上可以把后背交给他的人!”
在李波所在的十三中队,这绝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用鲜血凝筑的真情:遇有战斗任务,永远是老兵冲在最前头,把新兵保护在身后;部队徒步行军,永远是老兵走在排头排尾侦察警戒,新兵在队列中间跟着老兵学;面对荣誉进步,永远是老兵大大咧咧地把它让给新兵,而面对危急险情,才有老兵冲锋的“特权”。
身处这样的集体中,李波耳濡目染,更深层次地读得战友情深。当新兵时,他走在队列中间,被老兵护在身后;如今,他已成为那个冲在前头、顶在排头的老兵。
有过同生共死的慷慨豪情,李波也更珍惜平时点点滴滴的感情流淌。他细心地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战友,帮他们排忧解难,和他们共同成长。
在南疆部队提起李波,大家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战士李晓军感动地说:“李波家在农村并不宽裕,今年1月,他得知我父亲摔伤的消息后,主动拿出2000元钱以我的名义寄回我家,帮我父母渡过了难关。”两年多来,李波先后帮助17名战友走出困境,帮教转化了6名“刺头兵”。
三年军旅生涯,李波从一个不谙世事、幼稚冲动的社会青年,慢慢成长为新兵的好兄长、班长的好帮手,更成了能打胜仗的“反恐勇士”。
人物荣誉
2015年7月19日,武警部队授予李波“反恐勇士”荣誉称号命名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出席大会并讲话。武警部队政治委员孙思敬向李波颁授了“反恐勇士”荣誉称号证书和勋章。
2016年5月,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最新修订时间:2021-01-27 16:12
目录
概述
人物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