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熙
韩国科学技术翰林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永熙(Young Hee Lee),男,韩国国籍,低维材料物理学家。1955年7月出生于韩国。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集成纳米结构物理中心主任、韩国成均馆大学能源科学系和物理系教授,担任欧洲物理期刊《Appl. Phys》副主编。
人物经历
1986年李永熙在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起为韩国成均馆大学物理系全职教授。
成均馆大学基础科学研究所综合纳米结构物理中心主任,担任欧洲物理期刊《Appl. Phys》副主编。
主要成就
李永熙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纳米结构在零维、一维、二维及其混合异质结构的基础性能,设计和合成不同种类的异质结构来实现独特的物理化学结构。他的研究涵盖了载流子动力学、载流子倍增效应、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热电、量子力学隧道效应以及基于碳纳米软电子产品。李永熙教授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电子和原子结构的合成和工程、其他2D材料及其电子设备的应用以及能源采集方面的前沿研究在韩国的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产业上处于领先地位。李永熙教授在国际期刊发表了420余篇科学论文,总被引次数超过23,000次,H指数72。
李永熙教授长期从事低维材料、物性及其应用探索研究。近年来率先制备出晶圆级单晶单层/多层石墨烯,在单层二维材料及异质结的生长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引领性工作。首次在MoTe2中实现了从2H半导体到1T或1T'金属相的转变,提出了控制二维材料相变的新思路;发明了二维铁磁半导体生长技术,在V-WSe2中实现了室温铁磁特性;利用二维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倍增效应,在二维MoTe2和WSe2中获得了接近99%的能量转换效率。此外,李永熙教授在碳纳米管应用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首次实现了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超级电容器,该技术可有效应用于触摸屏等领域;与韩国三星公司合作,开发了32英寸FED平板显示器,推动了碳纳米材料在电子与能源领域的产业化。李永熙教授迄今发表了60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引用4.7万余次,H指数为107,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获多个学术奖项。
所获荣誉
2004年首届成均馆大学奖、2005年韩国物理学会科学奖、2007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薰研究奖和2008年科学和教育总统奖。李永熙教授在2006年由韩国教育部提名为国家学者,2007年成为韩国科学院院士。最近获得Sudang奖。
202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10:0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