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模
明代官员
李模(约1586年~1668年)明末清初人,字子木,号灌溪,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天启进士,授东莞知县,升御史。因参劾宦官,被贬为南京国子监典籍。明福王时,充河南道御史。后见马士英等乱政,辞官家居,杜门隐居三十年。八十岁卒于家。
人物生平
李模祖籍太仓。其祖为避倭寇骚扰,迁居苏州,于斜塘龙墩山脚建龙墩别业。其父长年居官在外。
李模性敦厚,少年聪慧,至孝。天启五年(1625年)以进士授广东东莞知县,因政绩卓著,旋被调中央,授监察御史之职。当时国事日非,崇祯皇帝重新起用内臣,太监陈镇夷在真定等任分守太监,凌辱将帅,克扣军饷,纵兵为盗,劫掠百姓,卖官鬻爵。外廷臣僚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有人曲意逢迎,有人委曲求全,偶而有人上疏弹劾,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因此获罪被害。李模奉旨巡按真定诸府,屡次上疏揭露陈镇夷的罪行,结果,陈镇夷未被治罪,李模却处于宦官的严密侦查之中。由于李模为官清正,宦官一时罗织不到他的“罪名”,于是借故将其同僚真定同知凌必正治罪。最终李模与凌必正同被连降三级,李模被贬为南京国子监典籍。
1664年,清兵入关,南明政权建立,李模重新被擢升为河南御使,但终因不愿与南明政权中一些人同流合污而愤然以病告退。当时李模已接近60岁,眼看清兵入关,南明政权岌岌可危,举目四望,天下汹汹,遂辞官举家搬迁至斜塘龙墩,于龙墩别业居住。龙墩处苏州与太仓之间,北有娄江,东有沙湖,西有白荡,清流碧水,绿树丛生,翠竹簇拥,孤风皓月,足以遣情抒怀。龙墩山脚本是李模列祖墓地所在,李模移居斜塘时,其父尚在世,侍父安度暮年为人子至孝之事。他躬耕陇亩,采菊东篱,韬晦自保。清政权建立后,苏州府治地方长官十分敬慕李模,不时登门造访,以能一见李模为荣。李模移居斜塘20多年,年82而终,死后葬于龙墩。清中史志均有记述:“前监察御史李模墓在龙墩。”
个人作品
李模生前著有《烬馀录序》,书中保存了大量有关苏州的珍贵史料,深受史家重视。李模事迹《明史》中有多处记述。
史料记载
李模,字子木,吴县人。天启乙丑进士,授东莞知县。考最,入为御史。因劾论中官,谪南京国子监典籍。福王立,封四镇为侯、伯,模上言:“拥立时,陛下不以得位为利,诸臣何敢以定策为功?甚至侯、伯之封,轻加镇将。夫诸将事先帝未收桑榆之效,事陛下未彰汗马之绩,方应戴罪,何有勋劳?使诸将果忠义者,必先慰先帝殉国之灵,而后可膺陛下延世之赏。”报闻。寻改为河南道御史。马、阮乱政,叹曰:“事无可为矣!”即请告,不复出。杜门里居,三十年如一日。幼与徐汧为总角交,汧死国事,为恤其家而存其孤,不渝旧好。年八十,卒於家。
亲属成员
李模子李炳,字文中,原为秀才,清兵入关后,弃秀才,随父归隐龙墩,侍奉双亲,李模逝世后,其子仍居住于此。今龙墩庄前村李姓人氏居多。
参考资料
第六编(人物)第一章(人物传).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2 12: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