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白浮图镇李楼村392户,1400余人,地处金乡县、成武县、单县三县交界处,与镇驻地白浮图行政村一路相隔。
成武县白浮图镇李楼村392户,1400余人,地处金乡县、成武县、单县三县交界处,与镇驻地白浮图行政村一路相隔。曾隶属单县,1948年划归成武。侯、王两姓于元代在此立村,明朝万历年间,李喦迁此,后侯氏式微,王氏迁出,李氏兴盛,遂更名李楼。该村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是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历史文化名村。
李氏自立村始,即坚持耕读并重的治家方略,加强了对后代的文化培养,自康熙中期到清末,李楼村共考中进士1人,举人4人,优贡1人,拔贡1人,岁贡生7人,附贡生4人,秀才33人,太学生29人。六世李仑,于雍正13年优贡,后考选知县,称病不就,以教书著述自乐。李朝仪,道光年间进士,登州府学教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是远近闻名的一代鸿儒。科举停止后,大学生五十余人,硕士生六人,博士生两人。
李楼村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是远近闻名的塾师之家,大多数考取功名的李氏族人多以教学为业。进士李朝仪致仕后,于白浮图文昌阁创办了“启文乡学”,并受聘主讲于单县鸣琴书院;举人李士鹤选恩县教谕不就,亦主讲于鸣琴书院;举人李方秀、贡生李泺书、李用枢、李省之等在鲁南教坛均享有盛誉,远近从学之士,入邑庠、领乡荐者不可枚举。教学之余,他们还著书立说,启迪后世。可惜的是他们的著述,虽有刊刻,但未能传世,仅民国十八年《单县志》和《曹南文献录》存有目录。诗文以及呈文、寿文、祭文、杂文等散文精品,在李氏族谱中还存有一百余篇。李仑歌唱九女孝行的 “九女行”长篇古诗,一直被后人称颂。
李楼村现存一座大客厅,是乾隆年间的古建筑,距今约270多年。该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间,高近六米,宽三米,门枕、门框高大厚重,雕有花纹,门框上方为浮云雕花木板镶嵌;大门东侧倒座房两间,大门西侧倒座房三间,东厢房一处;主房为大客厅,三开间,南北宽10米,东西长15米,高近八米,明柱、硬山、重瓦、单檐,外观古朴雄厚,气势凝重,内为立柱重梁,木框架结构,具有典型的“墙倒屋不塌”的建筑特点。后墙与两面山墙为水磨青砖砌成,前墙为透花木刻隔棂,可前后移动,适度调整房间大小,解放初做粮库时将隔棂拆除,改为砖墙。后墙左右留有两个侧门。大厅正中上方悬有楷书“惠迪堂”匾牌。1996年,李楼村筹资30000多元对该院落进行了修缮,现为村委会的办公场所。是鲁西南极少见的保存较好的古院落,2007年菏泽电视台和牡丹晚报曾专门对大客厅给予报道。
李楼村原有三处大型古墓地,各类墓碑300多统,其中100多统刻有铭文;贞节牌坊一座;旗杆座子三对。碑首有“圣旨”两字的多雕有透花蟠龙,螭首交额,栩栩如生,对研究清朝的石刻艺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碑文字体以小楷为主,间有行书、隶书和魏碑等字体,多为鲁西南名家撰书。铭文记述了李氏家族艰苦创业,耕读相续,扶危济困,抗御外敌,宦迹孝行等事迹,其间也记录了三县交界地的众多历史事件及经济文化和社会变革等情况,是不可多得的民间地方史料。在李又靖的碑文中,曾详细记载了乾隆五十一年大饥,他倾其所蓄以济贫乏,救活大批流亡灾民,李楼村被誉为“善人里”的事迹;在李方秀的碑文里,记载了咸丰十一年,受捻军影响,曹州长枪会起事,张良聚众千余,活动于单、成、金、三县结合部,声势日炽,官府惊惧,士庶不宁,驻扎在济宁的僧格林沁调集重兵,将其镇压于白浮图徐官庄的情况。文革中石碑、牌坊、旗杆座子等被拉散,除部分用于修桥,其余散落村内,现已收集大部分。碑文多收载于李氏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