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仪
清代维新派大臣
李朝仪(?-1881),字藻舟,贵州贵筑县(今贵阳)人,清代官员。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授直隶平谷知县,历署饶阳、三河。咸丰初迁大兴县,署南路同知,补东路同知,皆有治声。同治间累迁永定河道,署按察使,痛革河工积弊,民立祠祀之。官终顺天府尹
人物生平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以知县分发直隶(今河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补平谷知县。
道光三十年(1850年)调任三河知县,捐廉创建书院。
咸丰元年(1851年)任大兴知县。
咸丰三年(1853年)晋南路厅同知
咸丰四年(1854年)任东路厅同知。
咸丰五年(1855年)蝗灾,他尽力灭蝗,又随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宁河、营城、北地、大沽等处修筑炮台。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由于李朝仪在通州的出色表现,升任为候补知府。
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英法美联军再次进攻大沽口。李朝仪因协助僧格林沁击败联军有功。
咸丰十年(1860年)奉旨分办直隶团练
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顺德知府,参加镇压捻军
同治四年(1865年)任广平知府。
同治五年(1866年)任大名知府。
同治八年(1869年)授永定河道,署按察使(为一省司法长官),移居直隶的固安县(河道衙门所在地)。任河道八年,修永定河有功,成绩卓著,过世后人民为之立祠。
光绪五年(1879年)四月升山东盐运使,九月署山东按察使,十一月改任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
光绪七年(1881年)四月,李朝仪病逝于顺天府任上。
史料记载
《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三十八》
李朝仪,字藻舟,贵州贵筑人。道光二年进士,授直隶平谷县,历署饶阳、三河。咸丰初,迁大兴京县,署南路同知,补东路同知,皆有治声。时海防戒严,筑宁河、北塘、大沽诸炮台,工坚费核,平馀银钜万,悉以入官,晋秩知府。十年,署顺德。捻匪北窜,朝仪率乡勇出御,严阵以待,炮折大旗,迄不动。益使游骑左右驰突为疑兵,贼来则击之,退则寂守,久之,贼引去。同治四年,署广平,败贼马甿桥,悉收难民入城,料贼必复至,储粮械为城守备。已而贼众数万果逼城,不敢犯,城获全。五年,补大名。马学孟者,故捻党也,善战,有勇力。既投诚,充团总,濬、滑、内黄数县民多附之,其党有杀人者,远近因传学孟叛矣。朝仪驰入其居,晓譬利害,学孟悟而泣,原缴械请罪,遂夷其寨,赦勿问。后朝仪与贼战,得学孟死力,故不败。
八年,授永定河道,署按察使。先后任河道八年,勤於职守,痛革河工积弊,课兵种柳,资工用焉。迁山东盐运使,寻擢顺天府尹。京畿靡薄,朝仪廉勤率之,捕剧盗,抑豪强,绝请讬,期年风习一变。光绪七年,卒官。朝仪治河绩尤著,民立祠固安祀之。
亲属成员
女儿:李蕙仙,嫁梁启超
侄子:李端棻
参考资料
李朝仪.中国大百科全书.
李朝仪.搜韵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31 23:0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