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
道家哲学。
个人简介
李景林,男,1954年11月生,汉族,
河南南阳人,
哲学学士、硕士,历史学博士。1978年考入
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系任教。后师从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著名历史学家
金景芳先生研读先秦思想史,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2001年7月调入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任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辅仁国学研究所所长。兼任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兼职教授、
四川大学古籍所兼职教授及《儒藏》学术委员会委员、
内蒙古大学兼职教授等。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专题研究、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原典研究、哲学前沿等课程。曾获得吉林省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种学术奖励。主持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第十届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
代表性著作
1、《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国哲学史通》(合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仪礼译注》(合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7、《
中国哲学概论》(教材,合作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
京师中国哲学》(辑刊,合作主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至今;
出版图书
主要论文
1、《儒家的丧祭理论与终极关怀》,《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2期;
2、《朱子心论及其对先秦儒学性情论的创造性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3期;
3、《正负方法与人生境界——冯友兰哲学方法论引发之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6期;
4、《论<周易>对“道”的表述方式》,(台湾)《
哲学与文化》第卅三卷第一期,2006年1月;
5、《国学:中国学术文化的家园》,《
哲学研究》2008年3期;
6、《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
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6期;
7、《教化观念与儒学的未来发展》,《
人文杂志》2009年1期;
8、《孟子的“辟杨墨”与儒家仁爱观念的理论内涵》,《哲学研究》2009年2期。
9、《论“可欲之谓善”》,《人文杂志》,2006年1期;
10、《论儒家的王道精神》,《
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4期;
11、《共通性与共同性——从中国哲学看人的超越性存在》,《
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
12、《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自由观念》,载《文化·道德·教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3、《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中国哲学史》,2006年4期
14、《“知止”三义与文化认同》,《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1期;
15、《差序格局与“太和”理念》,《
江汉论坛》2007年2期;
16、《儒学未来发展之展望》,《
哲学动态》,2007年第5期;
17、《“浩然之气”的创生性与先天性》,《
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5期;
18、《儒学之“魂”的附“体”与新生》,《
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6期;
19、《重建中国学术的通性基础》,《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2期;
20、《学术的传承与思想的重建——董子的思想系统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人文杂志》2010.3期;
21、《启蒙思想与文化重建》,《学海》,2010年5期;
22、《圣与神之间——儒学的超越观念及其实现方式》,《儒耶对谈(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3、《简帛文献与孔子后学思想之内转趋势》,《
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6期;
24、《正德性与兴礼乐——孔子正名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方法学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3期;
25、《中国哲学的研究方式应有所改变》,《人文杂志》2011年4期;
26、《诚信的本真涵义是什么》,《光明日报》2012年1月31日11版;
27、《守住教师的本分》,《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11期;
28、《“遯世无闷”与“人不知不愠”——儒者人格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船山学刊》2013年2期;
29、《“
民可使由之”说所见儒家人道精神》,《
人文杂志》2013年10期;
30、《孔子“闻道”说新解》,《
哲学研究》2014年6期;
31、《儒学心性概念的本体化——周濂溪对于宋明理学的开创之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2、《儒学关联于民众生活的现实载体》,《
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
33、《知识性的哲学史与存在性的哲学史——兼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4期。
34、《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5、《文化之“根”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6、《儒家的价值实现方式与个体性原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7、《彻底的儒家——梁漱溟形上学思想论衡》,《
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8、《帛书<五行>慎独说小议》,《
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39、《哲学方法的个性化特征及其普遍性意义》,《
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
40、《忠恕之道不可作积极表述论》,《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3年第3期。
41、《通以显体——从老庄道论看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学说》,《
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
42、《西方话语霸权下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之反思》,《
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43、《读上博简<性情论>的几点联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4、《孔子“述、作”之义与文化的继承性》,《
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45、《儒家道德精神之过去、现在与未来》,《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