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宇
戏曲导演
李文宇(1924—1982)戏曲导演,男, 山西河津人。民国二十八年(1939),参加革命,民国三十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西北民众剧团演员、导演,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二团、三团团长,渭南地区秦腔一团团长、总导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爱国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负着剧团领导工作,还排导了大量的现代戏和传统戏。在排导工作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善于大胆革新,勇于艺术实践。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主导和参加排导的戏有《赵氏孤儿》、《游西湖》、《白玉钿》、《谢瑶环》、《安安送米》、《庵堂认母》,1980年调回西安,任陕西省同州梆子团团长。
人物经历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主导和参加排导的戏有《赵氏孤儿》《游西湖》《白玉钿》《谢瑶环》《安安送米》《庵堂认母》,1962年调渭南地区秦腔一团,排导了《年青一代》《江姐》《银光重放》《八一风暴》《铡美案》等戏。1980年调回西安,任陕西省同州梆子团团长,1982年12月15日在渭南病逝,终年五十八岁。
人物轶事
1939年春,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第一次巡回演出时,正在上小学的李文宇被民众剧团吸收为演员。他在剧团年龄最小,活泼机灵,生活中常发生一些戏剧性的玩笑,逗得大家啼笑皆非。
他聪明能干,悟性好进入角色快,且扮相俊美,表演有神,入团不到三个月,便能登台演出。他演出的第一个剧目是马健翎先生根据流行于民间的小歌舞剧改编的《小放牛》。该剧已经演出就在边区颇为流行。民众剧团巡演近半年的时间,受到了各地广泛的欢迎,回到延安当晚,即向毛主席和党中央及其其他负责同志作了汇报演出,其中就有《小放牛》,演出结束后,主席和党中央其他同志接见了剧团全体人员,特别是《小放牛》的扮演者李文宇,高兴地把他揽在怀里,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和鼓励。从此,李文宇演出的《小放牛》便特别受欢迎,每到一地群众都强烈要求,要看他演出的《小放牛》,民众剧团就把这个戏定为保留曲目。
1943年,民众剧团开始排演由马健翎先生编剧,导演的秦腔现代戏《血泪仇》,李文宇除了在剧中扮演韩排长一角外,很重要的是还同时跟马健翎先生学导演。经过两个月的辛勤排练,该剧与观众见面,并得到了很大的反响,效果特别好。从那时到如今,随演员一拨又一拨的更换,但依然是当年的演出风格。唱段已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也就是从那时起,李文宇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
1953年。西北戏曲研究院成立,马健翎先生打报告给西北军政委员会政委习仲勋,将以担任西北野战军文工团团长李文宇调到了西北戏曲研究院。他到戏曲研究院后,在担任领导的同时,扔把主要精力放在导演工作上,先后排演了《赵氏孤儿》《白蛇传》《游西湖》《曲江歌女》《谢瑶环》《窦娥冤》等四,五十部脍炙人口的好戏,收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1958年7月,省戏曲研究院三团在大跃进的声浪中,以山区人民劈山引水为题材,十多天就排出了大型眉户剧《鹰山春雷》,团长兼导演的李文宇又一次立下汗马功劳。他拍戏始终坚持艺术民主的作风,绝不以行政命令处理复杂的艺术问题。他认为再高明的导演,总有它的局限性。所以,他在排演的时候非常尊重演员自身的创造,绝不先把自己的意图硬性灌输给演员,尽量采取各种方法启发诱导!
他曾对在该剧中扮演党支部书记的吴德通知说:“我们是搞精神产品的,是感情方面的工作,如果在排练场伤了感情或有了别扭,就会损害工作,影响排练,所以,一定要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艺术研究,探讨的气氛”。
1958年11月陕西戏曲研究院二,三团与西安易俗社组成了陕西省赴京演出团,在北京演出期间,得到了中央领导,文艺界著名人士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各大报刊均发表多篇评论文章。国家领导人特意在中南海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著名喜剧大师曹禺先生,于12月23日在《人民日报》上撰写到:“我们该特别推荐《赵氏孤儿》的演出,这是陕西戏剧带来的最香的一朵花,凡是看过这部戏的人,人人都受到了极大的感动”。
秦腔表演艺术家,著名导演,省戏曲剧院副院长李继祖说:“李文宇是一位在艺术上勇于创新的导演。”当我们回忆起戏曲战线上的许多往事的时候,必然会想到许多为了戏曲事业而奋斗的人们,尽管其中不少人已辞世而去,但他们的形象和业绩,却深深的留在后辈人的心中,李文宇就是这样一位值得让人怀念的人。
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雷开元常对人说:“在我的艺术生涯中,我最佩服,最尊重的导演就是李文宇,要说他的好处,你不管怎么说都不为过。”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马友仙,李爱琴,阎冬贤等都说:“李文宇的却是一位勇于创新的导演,是一位深受演员尊敬和爱戴的,难得的好导演”。
1982年12月15日,李文宇因病逝世,唁电从全国各地打来,有的剧团为他的去世而停演,省,地,县文化宣传部门及艺术团代表,还有顶着白手帕的农村老太太,街上摆摊的手艺人,有身着军装的驻军首长,有普通老百姓,已经生前好友近千人,都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为他送行。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共产动员,为什么牵动了这么多人的心?这是什么原因?那就是:谁给社会做出了有益的奉献,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
个人作品
《赵氏孤儿》《游西湖》《白蛇传》《白玉钿》《谢瑶环》《安安送米》《庵堂认母》《窦娥冤》 《曲江歌女》《年青一代》《江姐》《银光重放》《八一风暴》《铡美案》 《鹰山春雷》等四五十部脍炙人口的戏剧
参考资料
历史名家-远去的背影.陕西戏曲研究院.2009-7-15
最新修订时间:2021-09-25 23:0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人物轶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