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愚(1910-1991)1926年加入共青团,次年(1927)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渭华起义,起义失败后为逃避反动政府追捕改名李慕愚。
人物生平
1910年5月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崇凝镇一个农民家庭,乳名挪窝,读书时的学名登瀛,渭华起义失败后改名为慕愚,在甘肃做中共党地下工作及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时又名季伦。父亲李正德,两岁半生母靳氏去世,依靠外祖父母抚养,家庭以务农为主,兼买蒸馍。
1917年入读私塾,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1920年入国民小学,十六岁高级小学毕业,成绩优异。
1926年李慕愚在高级小学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宣委,从此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在崇凝镇组织农民协会,成立青年自卫团,举办农民夜校。
1927年2月在渭南中学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渭南县学联儿童部部长,1928年2月参加渭南县委发动和组织的“宣化事件”,这是渭华起义的导火线。时任东原丰原镇第九区团委书记兼少年先锋队队长。领导青年农民参加打土豪、杀豪绅地主、烧地契等运动。
1928年5月1日,参加崇凝镇苏维埃政权建立大会,李慕愚任崇凝区苏维埃政府七个委员之一。这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是它吹响了渭华起义的号角,在渭南地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推动了革命武装斗争向纵深发展。
1928年6月李慕愚参加著名的“渭华起义”, 起义失败后,由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为民族解放,受组织派遣,隐名更姓打入敌人部队,开始了漫长的十八年地下工作和兵变工作。
1930年冬杨虎城部队进入潼关,占领西安,马鸿宾部队撤回宁夏。根据地下党支部决定共产党员从马部撤出。省委同意并指示: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分头打入杨虎城部队,经十七路军十七师参谋长(原教导团团长)耿景惠介绍,李慕愚到十七师宣传队任宣传员。1931年十七师移驻凤翔,根据省委指示整顿十七师地下党组织,成立了地下军委,孙作宾任书记,李慕愚,胡振家任委员,后十七师地下军委为适应新形势,划分为前方军委和后方军委,李任前方军委书记,到汉中后兼任陕南特委军委书记,1933年4月省委决定李慕愚任陕西省士兵委员会书记。
1933年初,甘宁青特委根据“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全国人民抗日反蒋斗争形势迅速发展的实际,决定组织一支武装队伍,以抗日救国为主要目标,与日寇和汉奸作斗争。决定首先发展兵运工作,由吴鸿宾、孙作宾、李慕愚等人负责。2月,王儒林、李慕愚以及前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骨干等十多人,在靖远北湾设立了招募办事处。名义上是招抚散兵游勇,实际上是遵照特委的指示为成立符合人民抗日要求的义勇军做准备。到1933年3月中旬,招募人数已达三四百人。在此基础上,西北抗日义勇军正式在榆中县园子岔成立,李慕愚向全体人员讲了话。西北抗日义勇军由王儒林任总指挥,李慕愚任政委,薛宝山任副总指挥,张子明任参谋长。义勇军成立后,利用甘肃绥靖公署准予“自行解决粮草的许诺,公开进行群众工作,召集群众大会,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号召农民团结抗日。西北抗日义勇军经过近两个月的连续作战,敌军以数十倍于义勇军的兵力投入围剿行动,加之装备精良,红砂岘战斗异常惨烈,有300多名义勇军战士为革命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35人被俘。王儒林、武继先在义勇军指战员的掩护下,于押送途中顺利逃脱。被俘的孙作宾、李慕愚由中共甘宁青特委通过多方营救获释。西北抗日义勇军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西北大地上打响了革命的枪声,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是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的事件,在当时革命活动比较沉寂的甘肃大地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李慕愚为我党的军队建设和当地发展壮大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1934年,李慕愚在西安新城绥靖公署第四期步兵训练班军官队毕业考试名列第二,杨虎城将军亲自为他授奖,以优等生留校任区队长,后调任杨虎城将军的上尉侍从副官。从此李慕愚的组织关系成为了单线联系,长期隐蔽,以待时机。
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李慕愚同志为省委派往陕北汇报杨虎城将军同我党谈判事宜的同志积极筹办路条、路费和服装,掩护接送去陕北的同志完成任务;“西安事变”发生后,他负责安排警卫杨虎城将军的安全,奉命检查扣留的国民党文武官员,监护蒋介石,鼓励侍从副官拒绝蒋介石提出开列监护人员名单的要求;周恩来同志到西安后,及时把自己掌握的情况亲自或通过周恩来同志的随从人员转告周恩来同志,并将周恩来通知的亲口指示及时转告杨虎城。还陪同赵寿山第一次同周恩来同志会面等。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1937年6月杨虎城出国考察,李慕愚同志被派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应十七师师长赵寿山之邀,并经省委同意,到三原筹办教导队并任教育主任,聘用共产党员当教官,教导队完全按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方法授课,为发展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培养了一批骨干队伍。
1939年三十八军开赴山西中条山对日作战,多次参加阻击战,不幸在“6.6”战役中负伤被俘,在关押期间,因策划伪军兵变起义引起敌人的怀疑,在日寇宪兵队遭受了严刑拷打,后经难友营救获释。
1941年7月,李慕愚同志受陕西省委指派重新回到三十八军三十五师孔从洲部工作,认真研究敌情,积极提出作战建议,为所在部队取得攻克日寇据点30余处,毙敌千余名,俘虏一批指挥官,迫使伪兴亚巡抚军近万人反正,给日寇以沉重打击的辉煌战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44年冬,奉命率部队赴盐池县晓以民族抗日大义,解决了地方政府和地方民军的矛盾,协同八路军游击队开辟了豫西解放区。
1945年7月,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决定按照中央决定和十七师行动委员会的安排,参加了十七师的洛宁起义,并任该师政治部主任,参谋长等职。自此,李慕愚结束了十八年党的地下工作。
1945年11月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决定,由刘威诚、李慕愚组成三十八军工作委员会,李任委员,根据刘、邓首长指示,与延安派来的同志密切配合,为孔从洲1946年5月率领五十五师在河南巩县起义,做了大量的联络与组织准备工作。1946年9月13日,在邯郸成立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孔从周任军长,李慕愚任17师副师长。就是这支部队,我们党在这里长期、广泛、成功地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毛泽东主席对三十八军地下党的工作,作了全面指示并指出:“以十七路军为前身的三十八军的统战工作是我地下党的一个好典型”。同年5月,调任第二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三旅副旅长,第十三军三十八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在刘、邓首长的指挥下,战豫皖,打“淮海”,渡长江,下两广,出云贵,参加过垣曲战役、上党战役、淮海战役、平汉线战役等十多次大小战役,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李慕愚首任我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参赞兼武官。1952年7月回国后,先后任重工业部基建处长,设计司副司长,设计总局副局长,一机部党委常委、统战部长、青海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等职,为我国培养一支工厂设计队伍和机械工作的发展壮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青海任职期间,先后建立起综合机床厂、综合电机厂、轴承厂,还扩建了西宁机械厂、农牧机械厂,为青海省发展机械工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63年调任一机部西安仪表厂厂长,当时适逢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工厂任务不足,经济困难,来厂后狠抓了经营管理,开展新产品试制,使工厂很快摆脱了亏损局面,受到一机部的赞扬。
1953年6月,根据一九五二年六月全国统战部长会议通过的“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决定”精神,即“在各民主党派内应当有一部分共产党员和非党的革命知识分子,他们与左翼分子结合起来,形成骨干,共同执行团结中间分子,争取右翼分子的任务,使各民主党派能够成为我党团结教育和改造上述各阶级、阶层的助手。”经国家机关党委批准,李慕愚参加了中国农工民主党,继续为党做好统战工作。
“文革”中,李慕愚受到严重冲击,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但他立场坚定,敢于坚持真理,胸怀开阔,坚信共产党的领导,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尚革命情操和革命精神,1972年5月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先后担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委员,西安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十七路军中共党史征集编写领导小组顾问,1984年经中组部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待遇。
1991年8月6日在西安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