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男,1961年生,陕西定边人,社会学家、发展学家、扶贫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人物经历
1961年,李小云出生。
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宁夏农学院(现宁夏大学)学习,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3月—1985年7月,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学习,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9月—1987年7月,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学习,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87年—1989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一组助理研究员。
1991年11月—1992年1月,赴德国发展基金会学习。
1992年1月—1992年7月,赴荷兰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学习发展学。
1992年8月—1992年12月,赴德国赫因海姆大学学习农村社会学。
1994年,赴荷兰奈梅根天主教大学学习发展学。
1994年—1998年,任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主任。
1998年—2002年,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2002年,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2007年11月—2007年12月,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做访问教授。
2009年1月—2009年7月,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访问教授。
2013年7月—2013年8月,在德国发展研究院做高级访问研究员。
2015年—2017年,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2017年6月—2017年7月,在德国发展研究院做高级访问研究员。
2017年12月—2019年5月,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院长。
2019年6月,任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名誉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李小云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扶贫,参与式研究与发展、性别与发展、公民社会与发展,可持续资源管理,国际发展援助,中非发展研究。
1994年,李小云和团队在中国国内首次提出了“参与式扶贫”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到中国的扶贫战略研究与实践中。在整个“八七扶贫攻坚”阶段,李小云主持完成了多个扶贫项目的设计、规划、实施,逐渐形成了村级扶贫和整村推进的理论和方法。
截至2024年10月,李小云发表中英文论文200余篇。
截至2024年10月,李小云出版《发展援助的未来》、《贫困的终结》等20部著作。
据2024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官网数据,李小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
截至2024年10月,李小云获霍英东高等教育奖研究奖、国家科委软科学二等奖、中国消除贫困奖研究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人才培养
据2024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官网数据,李小云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
2019年起,李小云团队先后在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临沧市、怒江州等地的35个村庄进行“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实验示范村建设,培育乡村新产业和新业态、创新乡村经营人才的培养,并探索出“一个中心、四个主体、四个机制”的推进乡村振兴的系统方案。
2022年,李小云团队与腾讯发起乡村CEO计划,旨在探索解决欠发达地区乡村经营性人才匮乏问题的实践模式和路径,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经验和创新方案。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李小云在贫困研究、农村发展研究、性别与发展研究、国际发展与非洲发展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影响力。(江南大学评)
李小云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中发挥示范作用,为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动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有益借鉴。(新华社评)
李小云在贫困治理等方面发表了诸多重要著述并积极开展驻村扶贫实践,产生了较大的政策和社会影响。他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是扶贫路上的先行者。(中国农业大学评)
李小云崇尚平等,长期致力于扶贫和乡村建设事业,开展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具有参考意义的乡村社会实验;他也是一个“精英主义者”,主张让他所帮扶的对象看到各种可能性,而并非只是简单、不负责任地“尊重农民的选择”;作为学者,他在深耕学术的同时,步履勤勉地行走于乡间,思想和人生得到了田野的滋养,诠释了何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他是中国发展学学科的奠基者,在中国扶贫政策与实践、乡村建设实践领域享有盛誉。(《
中国慈善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