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智(1923.02~2005.09),男,山东临清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1937年在山东省参加抗日武装,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山东肥城县抗日青年团团长,泰西地委副书记、抗联主任,平阴县抗联主任,东阿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抗战胜利后,他历任冀鲁豫区济宁市四区区委书记、汶上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浙江建德地委民运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金华地委宣传部部长、民运部部长、地委书记处书记。“文革”期间遭受迫害。1971年恢复工作后,先后担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委员、区委第一书记兼宁夏军区第一政委,1982年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李学智是中共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八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人物生平
李学智,山东省临清市(原清平县)位湾乡丁马庄人。1923年2月1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城(原吉林省宁古塔)。1930年,李学智7岁,进丁马庄小学读书。三年后转入本县赵官营县立高小读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清平县抗日游击队。1937年冬编入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二十九支队,历任战士、班长、文书。1938年5月,赴河北南宫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干训班学习。学习结业后任二十九支队连指导员,同年秋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底入鲁西筑先学校学习。1939年后,历任中共肥城县委青委干事、青救会主任,中共鲁西一地委、中共冀鲁豫一地委青委会委员、青救会组织部部长、青救会主任,中共平阴县委委员、民运部部长、抗联会主任。1945年春,任中共东阿县委书记、县大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3月,任中共济宁市第四区区委书记。10 月,任中共汶上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期间,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发动群众进行土改,支援前线,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组织干部南下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随军南下浙江省,任中共建德地委委员、民运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中共金华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民运部部长、农委书记、农会主任。1952年后,历任中共金华地委副书记、书记、军分区政委、浙江省委委员。1971年调宁夏工作,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委委员、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副主任、农业组组长、农办主任。1976年后,历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副书记、书记、第一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宁夏军区第一政委。李学智同志站在宁夏工作期间,最为人称道的是倡导的移民吊庄工程——将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居住的农民群众迁移到生态环境较好的引黄灌区居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项移民开发举措,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有的移民开发区如红寺堡移民开发区、隆湖移民开发区为发展宁夏农村经济、有效地解决南部贫困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7年1月,李学智同志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特邀研究员。他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大代表,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5年9月23日,李学智同志因病于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王兆国、回良玉、刘云山、张立昌、张德江、贺国强、王刚、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尉健行、顾秀莲、路甬祥、阿沛·阿旺晋美、白立忱和李德生、张劲夫、田纪云、姜春云、布赫、杨汝岱、任建新、胡启立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李学智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