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妲娜,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教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
奥尔夫音乐协会会长、
中央音乐学院音教系客座教授。是国内奥尔夫音乐师资培训创始人及奥尔夫音乐应用教学国内权威,为中国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推广做出过突出贡献。其多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专著成为国内该领域指导用书。现任
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
社会职务
国音乐家协会音教委副主任
中央音乐学院继续部客座教授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艺术课标准”课题组成员
教学情况
课程教学
1986年开始在沈阳、锦州、深圳等培训班讲学,对象包括高中师生、大、中、小、幼(包括农村)教师与学生。
讲学主要内容:(1)国内外音乐教育发展动态信息。
(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从一周到一年的课程主讲)。
(3)键盘入门集体课救法介绍(包括学校音乐课中键盘教法及应用)。
(4)国外音乐教学新法,节奏训练、律动、读谱、多声编配、创造性教学教法、听力训练等。
1985年起担任中国函授音乐院音乐教育系系主任,前后十余年授业数千人。
1994年以来,主持(并担任主讲教师)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奥尔夫师资培训班》(一年期200课时)己举办到第十一届(主要面对京区),培训学员千余人。同时针对全国各地组织了各种类型的《奥尔夫师资培训班》数十次。培训学员数千人。
2000年以来,应聘担任
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部(院)《教学法》课教授,授课学员六百余人。期间组织了三期结业汇报演出,反响强烈。
2000年起担任清华大学艺术中心《创造性综合艺术课》客座教师,上两期课,引起学生强烈反响 (祥见《中国奥尔夫音乐教育网——清华学生论文选》)
2002年起应聘担任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学法》课客座教授,己授四届。
2005年应邀在深圳《全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师资培训会》上担任主讲专家。
教学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亮点。教学结构的安排有很大的灵活性。一千个
奥尔夫教师有意千个教法。
出版图书
获奖荣誉
(1)1985年被评为中国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
(2)1987年被评为中国文联系统‘
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项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艺术课标准”课题组成员
隶属团体:中国音乐家协会音教委副主任
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长
著作/教材:《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
论文:《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家庭成员
老爸九十岁了。在京中央直属音乐院团、学院,包括文化部、中国文联几乎都留下他工作过的脚印。经常见到许多老爸的朋友,老同事、老部下,都会关切地寻问近况,最后会异口同声地说“你爸是个大好人”。一次中央电视台几位年轻记者、摄像为做一个节目来采访他,他向来是不善言辞的,几句话就说完了。记者们只好去采访过去的老同事们。过了几日,采访记者来电,要求再访。他们说从来没见过有那么多人说起一个人、一个老领导,会如此异口同声、发自肺腑地、那么激动地夸奖,甚至流下热泪,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引起了他们的好奇。
老爸的一生在音乐界,从某种意义讲也是很具传奇色彩的,在广东台山出生的他有农民和侨工(相当贫农成分)烙印,中学时代就爱好极广,且关注国家大事,是个热血青年。台中毕业,学过缝纫、当过教书匠 ,受鲁迅“为人生而艺术”启发,曾想去日本学习绘画,却由于日本侵华,辗转去了延安,原本考入鲁艺美术系,又被吕骥拉到音乐系与李焕之同班。一年多后又从“解放区”回到国统区开辟新的敌后战场,在音乐界恐怕只此一人。从重庆、昆明、仰光、桂林、重庆、上海、香港转战大半个中国,历尽“无数血风腥雨的折磨”(李凌语)。解放后,一方面为开拓新中国的音乐事业,不断地创建,从参与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创建;到文革后领导中央歌舞剧院、
中国音乐学院恢复;创建
社会音乐学院、中国函授音乐院;组建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音乐教育委员会的,象一个垦荒者在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域。然而同时又在历次大大小小的运动中不仃地挨批。正象严良 同志说的:“解放这么多年他一直是弯着腰干事业呀 ”
除了作为艺术行政领导、社会活动家,音乐教育家著称,他更以音乐评论家而被留在史册中,辛勤写作而著作等身的他被李焕之称为“我们音乐界的一代文豪”(1993年)。
爸爸奋斗一生,却是两袖清风,他没有为子女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却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随着年令的增长,我对此体会越来越深。
他象一个多棱宝石,究竟干了多少方面的工作难以数清,而他性格爱好更是难以三言两语能描述出来的,所以 “大好人”的描述恐怕就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了。我想用爸爸曾说过的:对他影响最大的几个人来讲讲我老爸这个人也许会更清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