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奋飞,男,汉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双聘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人民大学犯罪与监狱学研究所所长。
教育背景
2012.1-2013.1,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01.9-2004.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
1998.9-2001.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检察制度、企业合规、律师制度、监察制度。
主要讲授刑事诉讼法、企业合规、刑事辩护、检察实践、司法伦理、监察法。
社会兼职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风险防控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检察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刑事执行检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伦理学会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治前海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检察工作现代化研究中心专家顾问
国家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
北京市监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执行检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企业合规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教研中心副主任
郑州营商环境法治研究会智库专家
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
开封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
新乡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专家咨询委员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副厅长(2022-2023)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2013-2019)
出版图书
荣誉奖励
论文《论涉案企业合规的全流程从宽》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论文《涉案企业合规刑行衔接的初步研究》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文《论企业合规考察的适用条件》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文《以审查起诉为重心: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程序格局》被评为2020年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文《职务犯罪调查中的检察引导问题研究》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文《检察再造论——以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转隶为基点》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文《中国律师业的“格局”之辨——以辩护领域的定性研究为基点》被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评为一等奖
论文《论认罪认罚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决的良性互动》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与检察日报社评为一等奖
论文《监狱检察的三个模式》被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刑事执行检察专业委员会评为特等奖
论文《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实证研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厅评为一等奖
调研项目“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计划” 《刑事错案的制度性治理》被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二等奖
参与撰写的《模范刑事诉讼法典》荣获第五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7年度教学优秀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9年度科研优秀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3年度科研先进个人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2007)(2008)
代表性成果
论文
1. 《庭审实质化视角下讯问被告人程序改革研究》,载《政法论丛》2024年第5期。
2. 《论涉案企业合规中检察裁量权的规制》,载《中外法学》2024年第3期。
3. 《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的规范化研究——以激活和发掘管委会职能为视角 》,载《政法论坛》2024年第2期。
4. 《“诊疗性司法”模式研究——“合规不起诉”在中国的兴起》,载《比较法研究》2024年第1期。
5. 《涉案企业合规中的“交涉性辩护”》,载《当代法学》2024年第1期。
6. 《我国反垄断合规的突破性进展——评新修订〈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载《民主与法制》2024年第23期。
7. 《企业合规整改中的认罪认罚问题》,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第二作者)
8. 《论涉案企业合规的全流程从宽》,载《中国法学》2023年第4期。
9. 《涉案企业合规纳入刑事审判的三种模式》,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年第4期。
10. 《涉案企业合规刑事诉讼立法争议问题研究》,载《政法论坛》2023年第1期。
11. 《认罪认罚量刑建议精准化的检视与改良》,载《中国应用法学》2023年第3期。
12. 《刑事诉讼法“实质法典化”的五大期待》,载《法治研究》2023年第6期。
13. 《证人出庭作证“必要性条款”解释适用研究》,载《法学杂志》2023年第5期。(第一作者)
14.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中的疑难争议问题》,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
15. 《“单位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立法建议条文设计与论证》,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年第2期。
16. 《涉案企业合规刑行衔接的初步研究》,载《政法论坛》2022年第1期。
17.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二人谈”(上)——修改刑诉法,建立企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载《民主与法制》2022年第38期。
18.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二人谈”(下)——推动企业合规改革,探索本土化的有效合规标准》,载《民主与法制》2022年第38期。
19. 《“少捕慎诉慎押”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发展》,载《民主与法制》2022年第37期。
20. 《论企业合规检察建议》,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年第1期。
21. 《论企业合规考察的适用条件》,载《法学论坛》2021年第6期。
22. 《论“交涉性辩护”——以认罪认罚从宽作为切入镜像》,载《法学论坛》2019年第4期。
23. 《论“表演性辩护”——中国律师法庭辩护功能的异化及其矫正》,载《政法论坛》2015年第2期。
24. 《以审查起诉为重心: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程序格局》,载《环球法律评论》2020年第4期。
25. 《论“确认式庭审”——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入法为契机》,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26. 《控辩关系的三种样态》,载《中外法学》2018年第3期。
27. 《“调查—公诉”模式研究》,载《法学杂志》2018年第6期。
28. 《检察再造论——以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转隶为基点》,载《政法论坛》2018年第1期。
29. 《英国比利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法律适用》2017年第4期。
30. 《司法改革的实验方法——以试点方案的类型化设计为研究对象》,载《法学》2017年第8期。
31. 《中国律师业的“格局”之辨——以辩护领域的定性研究为基点》,载《政法论坛》2017年第4期。
32. 《检察再造论——以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转隶为基点》,载《政法论坛》2018年第1期。
33. 《从“顺承模式”到“层控模式”——“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评析》,载《中外法学》2016年第3期。
34. 《“作证却免于强制出庭”抑或“免于强制作证”?——<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1款的法教义学分析》,载《中外法学》2015年第2期。
35. 《司法改革的实验方法——以试点方案的类型化设计为研究对象》,载《法学》2017年第8期
36. 《舆论场内的司法自洽性研究——以李昌奎案的模拟实验分析为介质》,载《中国法学》2016年第1期。
37. 《论司法决策的社会期望模式——以“于欢案”为实证切入点》,载《法学》2019年第8期。
38. 《刑事误判治理中的社会参与——以美国无辜者计划为范例》,载《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1期。
39. 《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以复仇愿望的实现为中心》,载《政法论坛》2013年第5期。
40. 《刑事诉讼案外人异议制度的规范阐释与困境反思》,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41. 《论刑事诉讼中的“争点主导主义”》,载《政法论坛》2020年第4期。
42. 《论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制约要素》,载《法学论坛》2020年第4期。
43. 《论辩护律师忠诚义务的三个限度》,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44. 《量刑协商的检察主导评析》,载《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3期。
45. 《论认罪认罚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决的良性互动》,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2期。
46. 《论“唯庭审主义”之辩护模式》,载《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
47. 《“调查——公诉”模式研究》,载《法学杂志》2018年第6期。
48. 《论控辩关系的三种样态》,载《中外法学》2018年第3期。
49. 《论检察机关的审前主导权》,载《法学评论》2018年第6期。
50. 《职务犯罪调查中的检察引导问题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1期。
51. 《检察机关的“新”自侦权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9年第1期。
52. The limits of arbitrariness inanticorruption by China’s party discipline inspectioncommittees,载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SSCI),Vol
53. The power and the misuse ofpower by China’s local procuratorates in anticorruption,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Crime and Justice(SSCI),vol
54.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持续发展因子探析》,载《法商研究》2016年第5期。
55. 《刑事误判纠正依赖“偶然”之分析》,载《法学家》2015年第4期。
56. 《美国死刑冤案证据剖析及其启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57. 《通过程序制裁遏制刑事程序违法》,载《法学家》2009年第1期。
58. 《对立案与侦查关系的再认识》,载《法学家》2006年第3期。
59. 《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实证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60. 《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新探》,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61. 《监狱检察的三个模式》,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一作者)
62. 《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比较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年第2期。(第一作者)
63. 《宽容的底线: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理性反思》,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年第4期。 (第一作者)
64. 《刑事诉讼立法应拒绝“崇高”》,载《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1期。
65. 《潜规则与土政策》,载《检察日报》2010年4月8日。
66. 《人们因何聘请律师》,载《检察日报》2010年1月21日。
67. 《超期羁押的“制度性”治理》,载《刑事法探究》第1卷。
68. 《通过程序制裁遏制刑事程序违法》载《法学家》2009年第1期。
69. 《通向法治中国之路》,载《法制日报》2009年4月23日。
70. 《法律人的风度》,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2期。
71. 《拿什么来终结“诽谤政府案”》,载《检察风云》2009年第10期。
72. 《建立社会救助制度补偿被害人》,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22日。
73. 《程序正义有局限么》,载《检察日报》2007年5月28日。
74. 《在正义的路上》,载《法制日报》2007年4月1日。
75. 《邱兴华之死给我们留下哪些想象空间》,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3期。
76. 《让错案的纠正不再依赖于偶然》,载《检察日报》2007年3月19 日。
77.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在英国的发展及其启示 》,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1期。
78. 《侦查讯问程序改革研究》,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二作者)
79. 《以独立的民事诉讼追缴境处赃款》,载《检察日报》2006年11月6日。
80. 《“将讯问被告人作为法庭调查的开始”有所不妥》,载《法制日报》2006年10月26日。
81. 《“邱兴华案”,咋没人关注被害人利益》,载《检察日报》,2006年12月25日。
82. 《正义从哪里来》,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6期。。
83. 《抗拒为什么不应从严》,载《检察日报》2006年5月22日。
84. 《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结构性缺陷》,载《法学杂志》2006年4月30日。
85. 《为什么要强调被告人的权利》,载《中国审判》2006年第8期。
86. 《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式”构建》,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5期。
87. 《通过程序实现死刑的公正适用》,载《死刑复核程序专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88. 《让维护正义的人首先获得正义》,载《律师与法制》2006年第8期。
89. 《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时间应当提前》,载《检察日报》2006年2月20日。
90. 《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期。
91. 《法官不应因行使判断权而遭受惩罚》,载《法制日报》2006年6月29日。
92. 《“案件告破立即表彰”的做法欠妥》,载《检察日报》2006年4月3日。
93. 《司法解释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被“虚置”的成因分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转载于《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2006年第5期。
94. 《从“报复性司法”走向“恢复性司法”》,载《法制日报》2006年5月18日。
95. 《在“法律安全”和“社会安全”之间》,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1期。
96. 《从“莫兆军案”看“客观真实观”的缺陷》,载《刑事法判解研究 》2005年第1辑。
97. 《量刑建议制度之初步研究》,载《检察实践》2005年第6期。
98. 《论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正当性》,载《刑事法判解研究》2003年第3辑。(第二作者)
99. 《辩护律师阅卷权的受制及其矫正》,载《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陈卫东教授主编)
100. 《为什么人们对“杀人狂魔”充满同情?》,载《法学家茶座》第14卷。
101. 《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之初步研究》,载《证据法学论坛》第12卷。
102. 《不折腾的中国需要更多非暴力沟通》,载《法学家茶座》第27期。
103. 《裁判者靠什么来人知事实》,载《法学家茶座》第29辑。
104. 《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05. 《刑事再审启动权质疑》,载《人大法律评论》2003年第2卷。(第二作者)
106. 《对“客观真实观”的几点批判》,载《政法论丛》2006年第3期。
107. 《我国司法解释体制的反思与重构》,载《诉讼法学研究》2006年第11卷。
108. 《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第二作者)
109. 《刑事再审程序的理性思考》,载《法学》2000年第10期。(第二作者)
110. 《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的理性思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二作者)
111. 《从“复印件主义”走向“起诉状一本主义”》,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12. 《司法解释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被“虚置”的成因分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转载于《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2006年第5期。
113. 《刑事诉讼中的控审不分问题》,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 期。(第二作者)
114. 《刑事庭前审查程序改革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第2卷。(第二作者)
115. 《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之重构》,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二作者)
著作和教材
《企业合规的本土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独著)
《刑事辩护的模式》,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独著)
《失灵——中国刑事程序的当代命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独著)
《有一种力量——转型社会的法治细节》,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独著)
《程序合法性研究——以刑事诉讼法为范例》,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独著)
《<刑事诉讼法>法律法规精释》(21世纪法学课程学习与考试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编著)
《正义的底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独著)
《企业合规通识读本》,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主编)
《企业合规师事务管理(初级、中级、高级)》,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年版。(主编)
《企业合规律师手册》,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主编)
《误判——刑事指控错在哪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译著)
《刑事诉讼法理解与适用》,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副主编)
《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著)
《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参编)
《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年版。(参编)
《中欧遏制酷刑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参编)
《刑事诉讼法》(法规关联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编著)
《刑事诉讼法》,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编著)
《国家司法考试名家专题》(刑诉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编著)
《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著)
《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参著)
《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独著)
《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配套辅导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参编)
《刑事审前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著)
《刑事诉讼法学关键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副主编)
《中欧遏制酷刑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参著)
《戴修攒法学文集》,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点校)
《被告人认罪案件的简化审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参著)
《刑事诉讼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参编)
《正义的救赎》,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参著)
代表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微观研究——以派出所为切入点》(已结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对质为中心的刑事法庭调查规程研究》(在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罪犯权利保障实证研究》(已结项)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涉案企业合规刑事立法研究》(已结项)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持续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研究》(已结项)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认罪认罚案件量刑规范化精准化研究》(已结项)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在押人员投诉处理的检察监督》(已结项)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指控体系建构》(已结项)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涉案财物处置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在研)
国家市场监管管理局竞争协调司:《公平竞争合规激励机制构建与探索》(已结项)
唯艺(杭州)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NFT数字艺术品交易平台刑事风险防控与刑事合规建议》(已结项)
北京市法学会重点课题:《刑事执法办案机制研究》(已结项)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研究》(在研)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企业刑事合规的中国化路径》(在研)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计划:《刑事错案的制度性治理》(已结项)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持续支持项目:《刑事错案的制度性治理》(已结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腐败治理与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已结项)
安徽省侦查逻辑办案研究会重大课题:《反贪反渎转隶后检察监督职能定位研究》(已结项)
安徽省侦查逻辑办案研究会重点课题:《论检察机关的审前主导权》(已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