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1610年,一说1616年-1685年),字今生,号是庵,又号龛山逸史、海昌女史。明末清初歌伎,钱塘(今杭州)人,一说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明光禄卿葛徵奇妾,原为明末名妓,清代女诗人。
人物生平
李因少时家境贫困,却“生而韶秀”,嗜书爱画,并得到父母的支持。她常“积苔为纸,扫柿为书,帷萤为灯”。虽生活艰难,缺纸少笔,但她经常在青苔之上或者用落下的柿树叶写字作画。在这样的艰难家庭环境里,李因通过刻苦学习,诗画“便臻其妙,年及笄,已知名于时”。后因家贫而沦为歌伎,成为江浙名妓。海宁人
光禄卿葛征奇见到李因的《咏梅诗》中有“一枝留待晚春开”之句,对她的才华大为赞叹,顿生倾慕之心,纳李因为侍妾。
婚后李因随葛征奇职务调动,“溯太湖、渡金焦、涉黄河、泛济水、达幽燕”,15年中几乎跑遍半个中国,仍孜孜不倦,嗜书成癖,即在旅途、车船、驴背,均不忘读书吟诗。时值明末,天下大乱,李因一次乘舟过宿州,兵变猝起,她的行李首饰尽失,但是她独抱诗稿而逃。
明
崇祯十六年(1643),李因著诗集《竹笑轩吟草》和《续竹笑轩吟草》各一卷,诗作共260余首,多为旅途之作,其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葛征奇为李因的诗集作序,称其诗“清扬婉妩,如晨露初桐,又如微云疏雨,自成逸品,即老宿臣公不能相下”。
李因擅墨笔山水、花鸟,颇自负,自比唐王维。李因工水墨画,绘画题材多以菊花、绣球、荷花、梅花等花卉及芦雁、燕子、翠鸟、麻雀等常见的禽类为主。她早期的画作模仿宋代米芾、
米友仁父子,作品多以淡墨点染,师承了米氏父子“以烟云掩映树石”的艺术风格,朴拙淡雅,苍古静谧,并不显得有闺阁之气。葛征奇尝坦言:“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其夫每加以题跋,必在画上钤以“介庵”的印章。
葛征奇和李因的字号分别是“介龛”与“是庵”,“介庵”是从两人字号中各取一字而成,可见两人情感之深。
李因又师法画家陈淳、叶大年,常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所绘花鸟生动高淡,花姿的夭斜,鸟的飞跃,常于笔下阙然活现。李因对传授自己画技的先生怀有很强的感激之心,据说她曾用沉香刻陈淳之像,奉之号而拜之,以表达自己的崇尚之情。其画多用水墨,幽淡欲绝,于形似之外求其神,在中国古代女性画家中十分少有。画不仅得陈淳之真髓,还注重师法造化,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据画史记载,李因“每遇林木孤清,云日荡漾,即奋臂振衣,磨墨汁升许,劈笺作花卉数本”。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在创作上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清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中对李因花鸟画的评价:“水墨花鸟苍古静逸,颇得青藤(徐渭)、白阳(陈淳)遗意。所画极有笔力,无轻弱态,当时名誉甚隆,真闺阁翘楚也。”陈维崧在《妇人集》中称她:“作水墨、花鸟,幽淡欲绝”。
清顺治二年(1645)葛征奇去世,李因年三十五岁,在此后的四十年岁月中,李因以“未亡人”自称。中晚年的李因生活“茕然一身,酸心折骨”,四壁萧然,时不能举火,靠纺织为生,兼以作画自给。此时李因画技更加高超,“求是庵之画者愈众,遂为海昌土宜馈遗中所不可缺之物”,甚至还出现了很多假借她名的赝品。
李因后期的画作风格,同其生活处境一般,虽画技更高一筹,但往往内含凄淡,而创作则更为潇洒隽逸,彻底摆脱了早年的刻意构图的修饰和笔致纤弱的弊病,风貌大进,“苍秀入格,点染生动,大幅益佳,此闺阁而得士气者”,备受时人称赞不已。
李因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却始终以明人自居,在画中从不署清代年号。
李因晚年仍奋发学习、写作,正如自述所谓“白发蓬松强自支,挑灯独坐苦吟诗”。其后期之诗,格调更加深沉。论者谓“沈郁抗壮,一往情深,有烈丈夫所难为者”。
绘画作品
李因的画作有《松鹰图》、《群峰霁雪图》、《莲鸭图》、《芦雁图》、《荷鹭图》、《花鸟扇面》等。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花鸟》卷,是李因于明崇祯七年的作品,卷末有
葛征奇的题跋。李因墨笔画四时花卉,如牡丹、玉兰、月季、绣球花等,其间穿插燕子等鸟雀,构图灵活大方,树枝运笔苍劲有力,落墨为叶,花头或用墨笔写出,或单用笔勾勒出形,鸟雀也刻画的生动形象,或休憩、或跳跃、或疾飞,全画毫无女子的纤弱之气,潇洒似陈道复。因此《明画录》评其作品“苍秀入格,点染生动,大幅益佳,此闺阁而得士气者”。
名人故事
《清稗类钞》载沈石友藏李因砚
沈石友尝得一小方砚,约三寸许,装以钿匣。砚背有李因像,原题词云:“手泽重看,暗回溯昔年情绪。绮楼深处,日日神仙侣。作画吟诗,笔墨生风雨。伊人去,更谁怜汝,似落花无主。昔外子戏以锥画妾貌于砚背,绝神似,箧藏十五年。今日重睹,不觉泪下,书此曲记之。”李因侧有“雪坡”印。
李因,号是庵,海宁人,工写生,适葛光禄无奇,著有《竹芙轩集》,以节著。雪坡为明代和尚,以琢砚名。庞蘖子步原韵云:“鬓影依稀,画眉犹想闲情绪。泪痕凝处,谁是同心侣?匹鸟芙蕖,一幅迷烟雨。(王吏部题李因芙蓉鹭丝画云:“寒入金塘花叶孤,非烟非雨态模糊。姚家女子丹青绝,写作芙蓉匹鸟图。姚月华小传,尝作芙蕖匹鸟也,见《妇人集》。”)漂零去,好教珍汝,休怨花无主。”石友,名汝瑾;蘖子,名树柏,皆常熟人。
诗词作品
李因工诗善画,有诗集《竹笑轩吟草》《续竹笑轩吟草》各一卷,收录诗歌二百六十多首。
作品选摘:
【郊居用松陵集韵】
避世墙东住,牵船岸上居。雨分三径竹,晴曝一床书。 上坂驱黄椟,临渊网白鱼。衡门楱草遍,长者莫停车。
【长安秋日】
高树秋声入梦迟,夜来风雨簟凉时。季鹰自解归来好,纵乏莼鲈也动思。
【秋江晚泊】
石尤风急泊沙湾,日落寒江鸥鹭间。秋水空明千里月,荒烟暝锁万重山。
樵歌野唱犹行路,僧寺残钟独掩关。潦倒篷窗愁客梦,漫披诗史手重删。
【寒食二首】
月落池塘野水澄,桃花雨岸挂鱼罾。冷淘寒食无烟火,古刹深山何处灯。
野岸蛙鸣隔浦听,小池春涨漾新萍。潇潇不断黄昏雨,寒食烟消鬼火青。
相关评价及边跋
黄宗羲的《李因传》中载:“当是时,虞山有柳如是,云间有王修微,皆以唱随风雅,闻于天下,是庵为之鼎足。”
齐白石边跋:寒霜一夜杀苞花,作对成双天一涯。水浊泥浑都莫管,好谋安稳宿平沙。
黄宾虹边跋:宋人画芦雁能尽自然之致,东坡所咏,君淽何此,无态可谓穷其妙矣。李今是女士全繇宋人胎息而来,洵为可宝。
近代书画家、北洋政府官员周肇祥边跋:大地已无干净土,江湖空阔有芸花。消摇饮啄真堪羡,然对西风辄自嗟。
人物关系
夫:葛征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