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恩
五代后唐名将
李嗣恩(?—918年),本姓骆,五代后唐名将。吐谷浑部人,晋王李克用养子,颇能骑射,初为铁林军将,以战功迁突阵指挥使。从败康怀英于河西,迁检校司空,左厢马军都指挥使。从后唐庄宗入魏博,迁天雄军马步都指挥使。刘鄩攻太原,兵趣乐平,嗣恩会庄宗于魏州,大败刘鄩于莘县,以功迁代州刺史、石岭关已北都知兵马使、振武节度使。
人物生平
因功赐名
李嗣恩,本姓骆,十五岁时就擅长骑射,在振武侍奉李克用。李克用坐镇太原时,李嗣恩被任命为铁林军小校。跟随李克用征讨王行瑜,因战功先后升为检校散骑常侍、突阵指挥使。李克用给他赐了姓名,并收他为义子。
征战河西
天佑四年(907年),李嗣恩在河西追剿康怀英,解了汾州之围,因此被任命为检校司空,兼左厢马军都将。后因征讨王景仁有功,升为检校司徒。
带伤建功
李嗣恩跟随李嗣昭去河中援救朱友谦,与后梁军队力战。李嗣恩射杀多人,但自己被槊击中嘴巴,可他还是继续作战。等到战役结束后,后唐庄宗李存勖亲自去查看他的伤情,并深切慰问勉励。李嗣恩因功晋封内衙马步都将、辽州刺史。
从征刘鄩
天佑十二年(915年),李嗣恩跟随庄宗出兵魏州,因战刘鄩有功被升为天雄军都指挥使。刘鄩败退,准备进攻太原进而出兵乐平,李嗣恩前去追袭他。李嗣恩后发先至,先到晋阳。刘鄩听说李嗣恩先到了,于是又逃了。
后刘鄩屯兵莘县,后唐军于莘县与刘鄩交战。莘县之战,李嗣恩因战功升为代州刺史兼石岭关以北都知兵马使,后又升为振武节度使。
去世
天佑十五年(918年),李嗣恩在太原去世。天成初,后唐明宗李嗣源因李嗣恩的战功,下诏追封他为“太尉”。
历史记载
旧五代史
李嗣恩,本姓骆。(《欧阳史》:嗣恩本吐谷浑部人。)年十五,能骑射,侍武皇于振武;及镇太原,补铁林军小校。从征王行瑜,奉表献捷,加检校散骑常侍,渐转突阵指挥使,赐姓名。天祐四年,逐康怀英于河西,解汾州之围,加检校司空,充左厢马军都将。战王景仁有功,加检校司徒。救河中府,与梁人接战,应弦毙者甚众,而槊中其口;及退,庄宗亲视其伤,深加慰勉,转内衙马步都将、辽州刺史。十二年,从庄宗入魏,击刘鄩有功,转天雄军都指挥使。刘鄩之北趣乐平也,嗣恩袭之,倍程先入晋阳。时城中无备,得嗣恩兵至,人百其勇,鄩闻其先过,乃遁。莘之战,以功转代州刺史,充石岭关以北都知兵马使,稍迁振武节度使。十五年,追赴行在,卒于太原。天成初,明宗敦念旧勋,诏赠太尉。
有子二人,长曰武八,骑射推于军中。尝有时辈臂饥鹰,矜其搏击,武八持鸣镝一只,赌其狩获,暮乃多之。战契丹于亲州,殁焉。幼曰从郎,累为行军司马。
新五代史
嗣恩,本姓骆,吐谷浑部人也。少事太祖,能骑射,为铁林军将,稍以战功迁突阵指挥使,赐姓名,以为子。从败康怀英于河西,迁左厢马军都指挥使。从李嗣昭援朱友谦于河中,与梁兵力战,槊中其口,战不已。迁辽州刺史。从庄宗入魏,迁天雄军马步都指挥使。刘寻阝攻太原,兵趣乐平,嗣恩从后追之,自佗道先入太原以守。寻阝兵去,嗣恩亦以兵会庄宗于魏,从战于莘。迁代州刺史、石岭关已北都知兵马使、振武节度使。天祐十五年,卒于太原。追赠太尉。
资治通鉴
乾化二年(公元912年),九月,康怀贞等与忠武节度使牛存节合兵五万屯河中城西,攻之甚急。晋王遣其将李存审、李嗣肱、李嗣恩将兵救之,败梁兵于胡壁。
家庭成员
义父:李克用
子:李武八、李从郎。
历史评价
《旧五代史》:嗣本、嗣恩皆以中涓之效,参再造之功,故可附于兹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5:1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