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美屋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和美屋,又称资政第,俗称“李和美”,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宁新街道佛岭社区,是一座三堂六橫一围龙的围龙屋,整体呈东北—西南向,占地面积约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据李氏族谱载,李和美屋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
历史沿革
李和美屋,又称资政第,俗称“李和美”,据李氏族谱载,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
建筑格局
李和美屋是一座三堂六橫一围龙的围龙屋,整体呈东北—西南向,占地面积约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屋内有1个大门,6个小门,9个厅,112个房间。大门2根方石柱,下堂2根圆木柱,中堂6根柱;采用穿斗式与抬梁式建筑工艺,主体建筑为灰瓦硬山顶,土木构筑,三合土夯墙;李和美屋整体布局较合理,上、中、下厅较宽,上厅是资政第的祖堂——敦本堂。堂上的梁柱镌有丰富精巧的木雕,还配以彩塑、彩画;大小天井采光条件较好,横屋之间通廊宽畅。
李和美屋呈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设大门,门屋之间用花岗条石铺砌地面,又以花岗石为檐柱、花岗石雕造门框。门框的上框雕刻方形“福”、“寿”二字;门框角上以蝙蝠口衔流苏为装饰,表达“福临门”的吉祥意愿。门框前最上方有“恩荣”二字,其下方为红底金字匾“资政第”三个大字。大门两侧为雕刻精致的抱鼓石。门墙和石檐柱间连的梁和矮柱,雕刻精细,梁底配以金漆木雕。矮柱下方也施以精雕细刻,以八爪鱼式的装饰将矮柱与下方的梁连接在一起。白墙上镶了一块花岗石,上雕两个洞眼,呈葫芦形,是围屋的防卫用的枪眼。
李和美屋的主体建筑一厅堂两旁各有三杠横屋,每杠横屋外设门,加上正中的大门,共有七门。这六内皆为李姓子孙的住房居室。在七门之外侧,又各建一杠横屋,是马房、猪栏、鸡舍、作坊、厕所以及杂物间,为正房之外的辅助用房。
围屋后面,是一个半圆形的巨大化胎,中部稍稍隆起,与前面方形的建筑之间以一道长沟相隔。化胎中轴线的前方供奉“金、木、水、火、土”五行神位,又称为五星石。化胎之外圈以围屋,均为居室,惟中轴线上的围屋为“龙厅”。
李和美屋的住房门用直棂门,门旁有一猫洞。门外挂竹帘遮挡炎日。直棂门是种古老的门的形式,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有这种门。作为厅堂等屋的槅扇门,上有精美的雕刻,图案活泼生动。资政第正厅两旁的居室,内有小天井、照壁,并有假山、花木,是个小庭园。
李和美屋大门前为巨大的池塘,占地1.88亩。围龙屋与池塘之间是一个长方形的大禾坪,占地1.8亩。禾坪两侧为东、西两个双套式二进斗门,颇具特色。
文物遗存
李和美屋大门外有石柱、石鼓,屋檐皆为烫金雕花;大门有木匾“资政第”,上、中、下厅较宽,上厅挂有“肯构肯堂”横额(清光绪六年瀚樊江陈寿椿所书),中厅挂有匾额“敦本堂”(新派诗人、书法家胡曦所书),下花厅有假山、壁画和烫金帘等。东面的斗门上方有一石匾,上刻“祥迎紫气”,字体浑厚有力,是当时兴邑书法家胡曦手笔。李和美屋存有围龙屋建筑设计图版。围龙屋建好后,一般都会把本屋建筑设计所用的阴阳两仪五行八卦太极图绘在梁木上,一方面表示本屋建筑的原理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八卦太极以辟邪。
历史文化
李和美屋的创建者叫李捷贤,是福建火德公第29代孙。其先祖由福建迁至五华锡坑,到明朝中后期迁至兴宁。李捷贤是位才德兼备忠孝双全的官吏,他为官清廉、乐善好施、忠于朝纲,曾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受到朝廷恩荣“中宪衔加级”的奖赏,至今该奖状仍在中厅悬挂着。李捷贤获此殊荣,为祖先争光,为子孙所景仰。自资政第(李和美屋)建成以来一百多年来,李捷贤的裔孙约有近千人,其中不少人成为国家科技人才,或当上了领导干部。
文物价值
李和美屋是客家建筑木雕艺术的代表作。李和美屋不仅有建筑艺术上的价值,而且也因其有120多年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整座建筑保存完整,木雕和石雕经历“文化大革命”而幸存下来,是研究客家建筑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09年8月,李和美屋被兴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兴宁市十大古民居”保护单位。
2009年12月,李和美屋被兴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兴宁市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李和美屋被梅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梅州市“市级客家古民居”。
2014年1月,李和美屋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12月10日,李和美屋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李和美屋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宁新街道佛岭社区。
自驾前往李和美屋:从兴宁站出发,路程大约6.9千米,约需16分钟。从宁新街道办事处出发,路程大约3.3千米,时间约需6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3 11: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