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仙
清代医家
李冠仙,字文荣,别号如眉老人。江苏丹徒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卒于清咸丰年间。
个人简介
据李氏医著自述,李氏之初,亦有志儒业,后教授乡里,课徒之余,尤其喜欢研读医书,上及《黄帝内经》,汉精仲景,晋通叔和,以至金元刘、张、朱、李四大医家,前明王、薛、张、冯(冯兆张)四大医家,皆用心研读,积久会意日深,通医道,明医术,临床诊治,多有效验。成为清道光年间名医。
个人作品
清初著名医家喻昌,著《寓意草》,李氏得而细心研读,深感喻著所述丰富,所论精微,理法方药悉备,辨证论治缜密,遂得其旨意,将自己二十余年临证之中,所得古人法外之法,撰成《仿寓意草》两卷,于1835年刊行。“该书不仅是其临证治验的纪实,而且对许多学术问题议论精辟,较之喻昌的《寓意草》更有独到之处。”(王新华语)。 李氏至晚年,其学验皆丰,而见时之医者,多染积习,诊治虚实不别,用药寒热不辨,以致误人至深,他深恐后人沿误袭弊,遂奋志撰《知医必辨》一卷,书成,并未立即刊行,有友人前访李氏,见《知医必辨》尽阅之,认为李著“明白晓畅,有益于人,力劝其再增十数篇,可以付梓传世。”李氏却说:“医不通,而抄袭成文,妄灾梨枣(指书版),沽名钓誉恶习,最为可恶,予岂为之?今予所作,不过为教训后人,而设意求清醒,明白若话,使子若孙一览而知而已!”(李氏《知医必辨·自序》),由此可见,李氏著斯书,其意先是欲诫其子孙,一定要慎于医,明其道,若著书立说,要慎而言之,而对于历代医家论述的偏狭,则宜纠其偏颇,使之明晓医道。因为生命至重,诊治用药,切不可草率为之,致此,方可遂济世之心,正后人之学术。经友人反复劝说,终于1849年将此书付梓刊行。 书籍 全书13篇,计有32条。评论古今医书得失、临证须知、疾病方药等,多切中时弊,颇多见地,为后世所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氏提出:作为济世助弱、救死扶伤的医家,学习和继承历代医家学说,宜取各家之长,须防诸家之偏,临证诊治,定要明辨虚实寒热,切不可“不察证之虚实寒热,妄投药饵,转致贻害。”这一观点,其临床指导意义,迄今为止,仍然值得广大医疗工作者所重视。他在《知医必辨·自序》中指出,金元四大医家,虽然医道愈彰,而其偏宗愈甚。如“河间主用凉,丹溪主养阴,东垣主温补,洁古为东垣之师,想因道传高第,未另立书。”由于诸医立说,各执一端,而后世医家,宗其所偏,愈偏愈甚,如前明王、薛、张、冯四大医家,“大率师东垣之论,偏于温补,而张景岳则尤其偏焉者也。”以致“后人不辨,未免为其所误耳!”所以他特别强调医家,无论是著书立说,还是临证诊治,一定要“细心参酌,遇热症则用河间,遇阴亏则用丹溪,遇脾虚则用东垣,遇虚寒则用景岳”,圣哲先贤,各有专长,应择善而从之,果如斯,则“何书不可读?何至咎(责备)景岳之误人哉!”他告诫他的后人,“余家后人,设(如果)不知明辨,安知不亦害人而自害哉!” 那么,临证诊治,如何明辨?李氏在《知医必辨·杂论》之首提出:“病之生也,百出不穷,治法总不外乎阴阳五行四字。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医以阴阳五行调治百病。要之,五行之生克,仍不外乎阴阳。阴阳即血气之谓也,气为阳,血为阴也。……气无形,而血有形,气附血以行,血无气亦不能自行。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阴阳和而万物生焉。人生一小天地,阴阳必得其平。医者偏于用凉,偏于用温,皆不得其正也。”他还强调:“惟世有古今,地有南北,人有强弱,药有刚柔”,所以为医者,一定要“知所变通”。李氏言医述道,提纲挈领,数语尽明医理,言中肯綮,深明要义,使为医者心中明了,辨而可行,行而有度,施而有法,真可谓医者之鉴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06 22:32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