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俨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家、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专家
李俨(1892年8月22日—1963年1月14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字乐知,又名乐之,汉族,历史学家,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主任。
人物经历
1892年8月22日,李俨出生于福建福州。
1904年,入读于福州三牧坊学堂。
1912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科。
1913年—1955年,任职于陇秦豫海铁路局。
1921年—1924年,任硖石工程副段长。
1924年—1932年,历任灵宝、阌乡工程段长。
1932年—1933年,任粤汉铁路工程总段长。
1933年—1935年,历任西安、潼关工程总段长。
1935年—1955年,先后在西安、宝鸡、天水、兰州任副总工程师。
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6年,出席第八届国际科学史会议。
1957年—1963年,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主任。
1959年,出席全苏科学技术史大会 。
1963年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是李俨进行中国数学史研究的高峰时期,其学术成果如下:
一、为中国古代数学家各项成就的集录。其中包括分数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定理(勾股定理)研究、平方零约术、大衍求一术、纵横图、帕斯卡(Pascal)三角形(贾宪三角形)研究、方程论、级数论等。
二、对中国各时代的算书加以集录和研究,同时论述了30年来(截至20世纪50年代止)中算史新资料的发现,以及明代算书志、清代中算著述集录等。
三、为明清时期传入的西算以及中算家关于对数、三角术、割圆术、圆锥曲线等方面的研究。
四、为筹算和珠算,并对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各代数学教育进行系统论述。
五、为上古以及唐代中算史的综合叙述,还有中国和印度、阿拉伯、朝鲜、日本之间数学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国数学史学史以及清代数学论文目录等。
李俨以其所掌握的现代数学知识为基础,对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进行整理和研究,开创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局面。同时他又承继了清代乾嘉学派之余绪,遵循了该学派所提倡的“实事求是”、严密考证的传统的学风和方法,言必有征,无征不信。
截至1963年1月,李俨共发表论文100余篇,编著专著10余种,其主要著作有《中算家的内插法研究》《中国数学大纲》《中国算学史》《中算家的内插法研究》《计算尺发展史》《铁道曲线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等。
人才培养
李俨编著的《中国数学史》曾作为西北大学数学系讲义。
1956年,李俨指导西北大学数学系教师李培业研究《算经十书》和宋元数学。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李俨生于福州城内旗下街的一个下级官吏家庭。他的父亲曾考取过科举制度下的举人,曾在江苏长期作候补知县,但从未补实。李俨跟随母亲在原籍,生活比较清苦。
人物评价
“李俨以大量的史料搜集工作为基础,对中国古代数学史作了大量研究,著作甚丰,是该项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评)
“李俨是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尤其是陇海铁路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评)
“先生(李俨)治学严谨,其论著字字千金,可当此论。其学术成就,不仅傲视中国数学史界,也雄踞中国科学史界、东亚科学史界,更在中国史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他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最杰出的中国科学史家,筚路蓝缕,功不可没。”(《科学新闻》评)
参考资料
院士——李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李俨.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俨院士与西北联大.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7 10:0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