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侹(?—878年),唐懿宗
李漼第三子,母雷氏,封凉王,与魏王
李佾、蜀王
李佶同封为王。
人物争议
《新唐书》记载李侹在咸通三年(862年)与魏王
李佾、蜀王
李佶同封为王。但据出土墓志,其时李侹尚未出生。
墓志铭
翰林学士朝议郎守中书舍人柱国赐紫金鱼袋臣
裴澈奉敕撰
翰林待诏朝议郎行虔州鄠都县主簿柱国臣姜仁表奉敕书
翰林待诏朝议郎守都水监丞上柱国臣董环奉敕篆
盖乾符六年秋七月,皇帝闻凉王薨,钟友于之念,悲轸宸衷,诏辍朝三日。即日 有司奏襄事之期,命翰林学士臣斐澈撰刻石之铭。
王讳侹,宣宗皇帝之孙,懿宗皇帝第三子。母曰雷氏。皇朝以天下一家,四海无事,罢周召藩垣之制,故储王但建号列国,不离朱邸,得以尽雍睦诚之道。皇帝以训严在躬,慈爱抚下,诱善则百行毕举,痊疾则五药无道。遂致翼翼侁侁,俱为令德,是知寿夭乃其数焉。粤以乾符五年六月十二日薨,享年一十有四,明年八月廿七日葬于万年县崇道乡西赵村,礼也。至于笳箫服马之备,务从优异。而宫禁相视不宣之欢,加之以懿范清躅,微臣不得一一预闻,奉诏铭叙,庶无愧词。铭曰:
皇图烈烈,峻趾崇基。封建子弟,翼卫京师。
粤有成德,懿兹启国。土宇既开,典谟是则。
诞敷神粹,孝友天至。性实生知,迹无月异。
受数有终,播美无穷,刻于贞石,永永昭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