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甲(1894-1970)(概述图来源:[1]),字凯涛,又名渚藩、德声,祖籍
长乐沙京,生于
侯官县(今福州市区),原住南门兜来魁里,后住
鳌峰坊。1911年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第六期驾驶班。后入南京海军军官学校学习。1915年毕业后赴美国学习潜水艇操作技术。1916年回国,历任第一舰队副官、练习舰队参谋、舰长等职。1929年任国民政府海军部总务司司长。1932年任代理海军部常务次长。1934年任海军马尾要塞司令兼海军陆战队第二旅旅长。1935年9月授少将。1941年任闽江江防司令,在福建指挥海军抗战。1945年4月任第二舰队司令。抗战胜利后,负责接收厦门、台湾日本海军,任台澎要塞司令。1946年5月辞去海军职务,任福建省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加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70年4月11日在福州病逝。
人物生平
抗日斗争
李世甲(1894-1970),又名渚藩、德声。字凯涛 ,现代海军名将。1927年2月,李世甲奉令率舰驶沪, 归附国民革命军 。不久,调任总司令部联络参谋 、参议,加入中国国民党。8月率舰参加龙津战役和西征。次年2月李世甲任 “通济”练习舰舰长,补海军上校 。翌年6月,任海军部总务司司长,兼江南造船厂监造官。1932年1月,李世甲代海军部常务次长。1934年2月,李世甲任海军部马尾要塞司令,兼福建省政府委员 、海军陆战队第二独立旅旅长。次年9月升为海军少将兼马尾海军、学校教育长等职。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 的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抗击,开始了全国抗日战争。当时 ,李世甲任马尾要塞海军少将司令,他见到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加紧侵略,深感闽海势必成为抗日海防前线。因此,他积极着手备战,加强闽江口防守。他下令部队撤除闽江航道标志,征用一批民船 、商船和超龄舰船装载沙石于长门港道 ,在闽江两个航港道填抛石堆,做好防止日舰侵犯的准备。是年秋,日军侵占了金门;次年5月,又侵占厦门;尔后以厦门、金门及马祖列岛等组成进攻福建全境的军事基地,屯集不少军舰 、运输舰,还有航空母舰,调动战机百余架,兵力万余,准备攻破马尾港进人福州。当时李世甲手上仅有驱逐舰1艘,小型炮舰3艘,全部兵力不足 3000人。1939年6月,日军侵占了闽江口的川石岛,与长门要塞相对峙。对此,李世甲加紧进行战前动员,组织人员修建炮台在重要港口道布雷,增设辅助封锁线,严加戒备。
收复失地
1941年4月19日,日军第48师团、18 师团在海军陆战队和空军飞机轰炸的配合下,向闽江口的熨斗、琅岐进攻,日舰猛攻长门。李世甲率领官兵英勇奋战,至19日深夜,日军仍无法突破闽江口炮台,转往连江筱埕和长乐漳港等地登陆,尔后从陆路围攻闽江口炮台。面对从水上、陆路和空中来犯的日本侵略军,李世甲仍坚持指挥部队与日军战斗,甚至与冲上炮台的日军开展肉搏战,屡次击退日军的进攻,血战到20日弹尽粮绝之后,他才率领部队突围到鼓岭地区,日军暂时占领了闽江口炮台,福州陷落。李世甲率部队突围后,移驻古田水口一带布防,准备反攻。是年5月,李世甲出任闽江江防司令,兼海军陆战队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后防不足,占领福州等地之敌在中国守军的打击下准备后撤。李世甲奉命率部向福州等地反攻,中共福建省委地下组织的游击队也向福州挺进,共同打击日军侵略军。经过3个月作战,日军撤出了福州,李世甲率队收复了马尾、长门等地。
1944年9月,日军为确保东南沿海交通线安全,并作为舰船的中继站,掩护台湾基地,欲派兵再度攻取福州。9月28日,日军第二次向福州发起进攻,李世甲率部反击,在长门到岭头之间,作战七昼夜,后因大北岭陆军主阵地被 攻破,乃奉命转移到桐口、白沙一带,福州、马尾等地再次被日军侵占。李世甲做好反攻的准备,在桐口、白沙作战布防,继续与日军周旋,大小战斗达数十次,消灭了不少日军,中共游击队也在福州沿海等地积极参与战斗。1945年 5月,日军急于缩短战线,准备撤退,李世甲乘机率部分三路进迫福州。福州收复后,很快又夺回闽江口的马尾和长门等地 。6月,李世甲调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
接收台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宜布投降,福州人民欢欣鼓舞。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旦公告》,被日本侵占的台湾要归还中国,由中国政府派员前往接收。时任中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的李世甲,奉命赴鹭岛接受在厦门的日本侵略军投降。随后又奉命出任接受在台日本海军投降专员。李世甲送命令海军陆战队第4团团长戴熙愉率团和海军布雷中队及新征录用的旧海军官兵共1500余人,于是年10月16日乘20余艘大帆船从马江出发驶向台湾。18日,李世甲等人乘“海平〞号炮艇也从马江出发,19日晚到达基隆,20日早晨进人台北。李进甲便在台北教育公会堂设立了中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以便做好接收工作。当天上午,李世甲即命令日本海军驻台湾司令官福岛中将立即造具在台湾日本海军投降官兵花名册,并造具舰艇、炮械、弹药、财产、物资,以及档案、图表、机密文件等清册各三份,听候点收,禁止对外通讯,所有电台均有中方监视,战争期间在台湾海峡港口所布水雷,严令限期扫清,不得遗漏。
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举行,被日本强占50年的宝岛台湾回归祖国。台湾同胞载歌载舞,奔走相告,正如李世甲所言:“当时台湾人民欢乐的情景.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中国海军旋即开始对日本海军的接收工作。李世甲下令福州籍的第二舰队参谋长彭瀛驻扎台北,负责接收台北地区的日本海军;在基隆港口设海军办事处,以严寿华海军上校为处长,负责接收在基隆的日本海军。随后他亲率海军陆战队第四团直属队海军布雷队等进至高雄左营军港,命令该港的日本海军司令官黑濑贺少将交出全部武器和物资,并将所有日本海军官兵关进战俘营,等待遣返。11月初,他又率部渡海到澎湖列岛接收马公港,命令日本海军按照规定条款办理移交事宜,并设立马公办事处,以海军中校参谋叶心传为处长,负责接收澎湖列岛的日本海军。经过两个月的工作,中国海军在台湾接收了日本海军俘房 19000 余人,分别就地集中管理,分批子以遣还;接收日军潜水艇、鱼雷快艇小型登陆艇等20 多艘,还有“蛟子”快艇数百艘和部分军械、弹药、器材、仓库物资等,并登记上报。不久,李世甲奉命任台澎要港司令,司令部设在左营下辖台北、基隆、马公三个办事处和马公造船所。
1970年4月11日,李世甲在福州病逝。
后世纪念
李世甲故居位于鳌峰坊中段南侧新39号、旧43号。前临鳌峰书院,背靠于山,清代建筑。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前后三进。临街开双扇门,设有门头厅。第一进三面环廊,中为天井,条石平整。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鞍式山墙;中为厅,左右为房。厅内石条平整宽大,用插屏隔成前后厅。前厅高敞,木柱特大,梁、桁、挂落、悬钟等刻工精致。两侧厢房,八扇房门楠木花格窗棂衔接工整,花饰图案美妙。第二进地势略高,接近山体,厅比一进略小些,其他结构皆相似。三进是一座建在巨石上的灰砖两层洋房,西式壁炉,雕花铁窗,木质地板。楼上原为李世甲卧室、书房,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