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良,
香港大学天体生物学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美国地球物理协会和美国地质协会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比较行星学卓越中心高级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聘任教师,
中国科学院空间探测顾问科学家。
李一良,
香港大学天体生物学教授。1999年取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间科学博士学位。1999-2007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萨凡纳河生态实验室/能源部南卡罗莱纳国家实验室、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天体生物研究所和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工作。
李一良,长期从事地质微生物学、地球早期演化和生物圈早期演化的分子和矿物学记录研究,以及宇宙中生命的演化,近年来重点研究地球上第二个重大生命演化事件-产氧光合作用。近10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0多项,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American Mineralogist》、《Chemical Geology》等国际著名SCI刊物文章30余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香港大学李一良教授团队,共同开展“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对于柴达木盆地的类火星极端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s》。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香港大学李一良教授合作,对于产氧光合作进化理论进行研究,支持早期微生物的氧化环境的适应进化和矿物合成的理论,论证地球的氧化演进系统。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邀请李一良至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报告“天体生物学:生命在宇宙中的起源,演化和未来”的题目,引发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