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拟谷盗,别名杂拟谷甲、广颊谷蛀,为
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的一种害虫,主要以食用菌、玉米等多种粮食,甚至中药材为食。体长2.6-5.6毫米,比
赤拟谷盗略大些。与赤拟谷盗极相似。遍布全世界。一年发生5-6代,多以成虫群集越冬。
成虫体长4毫米左右,扁平长椭圆形,体赤褐色至褐色,有光泽。头扁平密布小点刻。复眼黑色,眼内侧有明显的脊突起,在腹面,两眼的距离为眼的横径的三倍。头的侧脊在复眼前方显著突出。触角11节,呈棍棒状,从基节至末节渐次膨大,每节生有茸毛。口器咀嚼式,上颚尖,下颚内叶、外叶顶端有长绒毛,下颚须4节,末节短于后3节之和,下唇扁平,唇舌前缘微凹,两端各有一丛绒毛,下唇须3节。前胸宽大于长,前缘角呈钝角形,其上密布小点刻,鞘翅上各有10条纵点刻线。
食性复杂,危害禾谷类、米类、油料、豆类糠麸以及其他储藏物品,其中以面粉、玉米、油料受害最严重。成虫有臭腺能分泌臭液,故大量发生时,致使被害物发生霉臭味,被害面粉结块。色污、味臭、不能食用,是面粉厂及粉类储藏库中的重要害虫;成虫、幼虫耐饥能力均强,在无食料的条件下雌虫可维持生命18d,雄虫可维持13.6d。成虫喜黑暗,不善飞翔,有群集,假死和分泌臭腺的习性。世界性分布,国内各省区均有分布。
栖息场地与
赤拟谷盗相似, 遍布全世界,国内各地均有发现。生活周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一年发生5-6代,每代平均需42-70天,多以成虫群集越冬,以幼虫越冬者少。
卵 : 成虫羽化后1-3天开始交尾,6-9天开始产卵,雌虫在适宜环境中,一年平均产卵1000粒,发育最适温度为28-30度,最低温度为17度,最高温度为35度。在发育适温范围内,卵的孵化率一般为80-95%。
蛹:其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赤拟谷盗相似。成虫:成虫喜黑暗,不善飞翔,有群集、假死和分泌臭腺的习性。成、幼虫耐饥力均强,在无食料的条件下雌虫可维持生命18天,雄虫可维持生命13.6天。
针对调出和调人的
粮食作物要进行严格的检疫措施,发现有杂拟谷盗要立即采取措施就地封锁消灭。
可采用高温和低温处理、控制相对湿度、射电频率微波加热、加速电子和光能法灭虫。用γ射线发现200Gy的剂量辐照处理杂拟谷盗后,在42d之内可以有效地杀死杂拟谷盗成虫,并且使其在存活期间不再取食;用不低于150Gy的剂量辐照可以有效地阻止杂拟谷盗成虫繁育下一代成虫。
化学药剂防治杂拟谷盗主要包括防护剂、熏蒸剂和植物化学杀虫剂等。臭桩树皮
无水乙醚提取物对玉米象和杂拟谷盗成虫均有一定的驱避作用、较强的触杀作用、熏蒸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植物精油对杂拟谷盗的防治效果也十分显著,在0.01%剂量下,经24h熏杀,冬青油、桉叶油、大叶留兰香油等6种植物精油对杂拟谷盗成虫的熏杀死亡率达100%;小叶
留兰香油对杂拟谷盗成虫的熏杀死亡率达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