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车轴草(Trifolium hybridum
形态特征
豆科车轴草属的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3-5年,高30-60厘米。主根不发达,多支根。茎直立或上升,具纵棱,疏被柔毛或近无毛。掌状三出复叶;
托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草质,具脉纹5-6条,下部托叶有时边缘具不整齐齿裂,合生部分短,离生部分长渐尖,先端尾尖;
叶柄在茎下部甚长,上部较短;小叶阔椭圆形,有时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5-3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细锯齿,近叶片基部锯齿呈尖刺状,无毛或下面被疏毛,侧脉约20对,与中脉作70°角展开,隆起并连续分叉;小
叶柄长约1毫米。
花序球形,直径1-2厘米,着生上部叶腋;总花梗4-7厘米,比叶长,具花12-20(-30)朵,甚密集;无总苞,
苞片甚小,锥刺状,长约0.5毫米;花长7-9毫米;
花梗比萼短,花后下垂;萼钟形,无毛,具脉纹5条,萼齿披针状三角形,近等长,萼喉开张,无毛;花冠淡红色至白色,旗瓣椭圆形,比翼瓣和龙骨瓣长;子房线形,花柱几与子房等长,上部弯曲,胚珠2粒。
荚果椭圆形;通常有种子2粒。种子甚小,橄榄绿色至褐色;花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杂种车轴草生长于逸生于林缘、河旁草地等处。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温带和寒温带各地都能生长。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5℃,最适温度为22-25℃。土壤解冻不久就返青,6-7月生长最盛,8-9月虽然温度逐渐降低,但仍加速营养生长。抗寒性较强,生长中的杂种车轴草,在早春和晚秋,能抗御零下5-6℃的低温。生育期较长,一般都在200天以上。又颇抗热,中国南方各地都能生长。
分布范围
杂种车轴草原产欧洲,世界各温带地区广泛栽培;在中国华北、东北地区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杂种车轴草性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在温带、亚寒带地区生长,抗寒性、抗热性强,耐湿性特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耐酸性、碱性土壤均能生长。
杂种车轴草喜湿润,适生在排水良好的低湿地上。有一定的耐淹性,短时间被水淹埋仍能恢复生长。总需水量以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为适宜。根入土较浅,不抗旱,水分不足则生长不良。
杂种车轴草有一定的耐荫性,在疏林下或与禾草间,混种时都生长良好。杂种车轴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土壤都能生长,但以湿润而富含腐殖质的黑色土壤为爱好。耐酸性较强,适宜的土壤pH为6.5-7.5,但低至5.5的酸性土壤不宜生长。
繁殖方法
杂种车轴草是种子繁殖。种子约有10-20%的硬实,播前要碾璇处理。经过碾磨和清除杂质的种子,晒种1-2天可提高发芽率。杂种车轴草新种植区,耍用特制的根瘤菌或菌土拌种。杂种车轴草可分为春播与夏播。春播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夏播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量每亩0.4-0.5千克。可与
黑麦草、
鸡脚草、
猫尾草等禾草混播。混播以杂种车轴草为主,条播,行距30-40厘米。覆土1-2厘米,镇压1-2次。
栽培技术
杂种车轴草不宜连作,种植3-4年即应倒茬一次。最好的前作是麦类,薯类和叶菜类。整地质量良好的退化草地。退耕牧地,新垦耕地等也可种植。杂种车轴草根臢发达, 固氮能力强,根量大,残肥多,土质好,所以杂种车轴草之后适宜种植玉米,高粱、苏丹草等耗损地力较强的高产饲料作物。种杂种车轴草的地,要秋翻、秋耙,创造疏松的耕土层。夏播复种也要细致整地。土质贫瘠的地,每亩施半腐热的堆肥或
厩肥2500-3000千克,翻埋在底层作基肥。杂种车轴草播种后7-8天即出苗。从出齐苗到封垄前,要适时中耕除草2-3次。
杂种车轴草一年可
刈割2-3次,在开花期刈割,秋播的杂种车轴草,次年5月开花,可提早刈割利用。一般第一次刈割产量较高,第二次刈割产量较低,第三次刈割产量更低,通常以两次刈割为好。每次刈割之后,必须经40-50天的再生长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刈割。最后一次刈割要留高茬,以备积雪保温,增加水分,促进返青。
主要价值
杂种车轴草全草有小毒。它是一种牧草,但过量喂饲也能使牲畜,特别是马可产生三叶草病。马大量食入后,在阳光下皮肤出现水泡,形成痂皮并伴有大量流涎、黄疸、厌食、疝痛、步态不稳以及癫痫样发作等消化和神经系统症状。有部分人对这种植物异常敏感,可因接触产生水泡样皮疹。杂种车轴草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据分析,粗蛋白质含量为14-18%,消化率在70%以上,是人工草地的优良草种。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和草坪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