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回忆》(살인의 추억)是由
奉俊昊、
Kwang-rim Kim、
沈成宝担任编剧,奉俊昊执导,
宋康昊、
金相庆、
朴海日等人主演的犯罪悬疑片。该片于2003年5月2日在韩国上映。
剧情介绍
1986年,在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的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唯一可证实的是这具女尸生前被强奸过。两个月后以相同手法的先后杀人案相继出现。不过警方对这类连环凶杀案苦无头绪,导致人心惶惶。结果,警方决定成立调查小组去调查这一系列棘手案件。小镇警察朴斗满(
宋康昊 饰)和汉城来的苏泰允(
金相庆 饰)接手案件, 线索的严重缺乏让毫无经验的朴斗满和搭档曹探员(
金罗河 饰)只凭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断,几次将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而苏探员客观冷静,据理分析,几次排除嫌疑,警察内部为了证明与推翻矛盾不断,然而无辜女子还是接二连三被残忍杀害,他们只好达成共识一起合作。朴探员发现现场有疑犯的精液,但却没有阴毛,由此判断行凶的嫌疑人是没有阴毛的男人。另一方面,苏探员亦发现受害人全是在雨天穿着红色的衣服。因此,调查小组决定选定一个下雨的日子,派出卧底(
高瑞熙 饰)去引诱行凶者。到了翌日,死去的却是另一名女子。此时,一个极其符合作案特征的小青年(
朴海日 饰)成为最大嫌疑人,警方神经绷紧地锁定住他,同时DNA检测报告也被送往美国,然而案件并不在此处停止。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资料来源:
职员表
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以上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杀人回忆》是根据韩国的“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而成的,该事件发生于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京畿道华城郡附近村庄,共有10名年轻女子遇害,仅1人幸存。1996年该事件首次经金光林导演拍摄成舞台剧,该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编。
奉俊昊导演深受艾伦·摩尔与埃迪·坎贝尔所创作的绘本小说《来自地狱》的启发,这本小说不仅描述了开膛手杰克令人发指的暴行,更深入挖掘了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社会深藏的种种痼疾。受到这样的启发后,奉俊昊并未止步于案件本身,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中。他通过描绘腐败的痼疾、资源的匮乏以及只重结果却无能的政府行为,对全斗焕总统领导下的韩国军事统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角色选择
在创作《杀人回忆》的剧本阶段,奉俊昊导演便预想了三个角色的扮演者。他与宋康昊的合作如此默契,要归功于奉俊昊在副导演时期对宋康昊的发掘与重用。而饰演当地局长的边熙奉,他曾是奉俊昊处女作《绑架门口狗》中的看门人,这次合作是再续前缘。至于第三位嫌疑犯的选角,奉俊昊导演在洪常秀导演的《生活的发现》中发现了朴海日的潜力。洪常秀导演得知后,更是积极推荐朴海日给奉俊昊,为两人的合作搭起了桥梁。
场地取景
奉俊昊导演为营造出影片的忧郁情调,特意选择了灰暗的色调作为基调。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这种色调逐渐加深,与片头那金黄璀璨的稻田画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他和摄影师金炯求共同商议,决定在拍摄过程中省略常规的胶片冲洗漂白流程,使彩色染料得以自然保留在乳剂之中,从而塑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不饱和色彩效果。在整部影片中,唯有开篇与收尾的稻田戏份采用了标准的色彩处理手法。为了保持影片所需的沉闷氛围,摄制组经常选择阴天进行外景拍摄。一旦天气条件不符合预期,奉俊昊导演便会与现场工作人员一同踢足球,以此打发时光,静待天空转阴,再行开机拍摄。
资深设计师Ryu Sung Hee担当了这部影片的艺术指导工作。在影片中,报纸承载着重要的信息传递功能,因此奉俊昊导演对报纸的呈现提出了严苛的标准。由于影片所设定的1986年背景与实际的拍摄年份2002、2003年相隔甚远,报纸的字体设计和纸张材质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给艺术部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满足导演的高标准,艺术部门不仅需要购买到符合八十年代特色的报纸纸张,还需深入研究当时的字体风格,并逐字逐句地进行精心设计,以尽可能地还原那个时代的报纸风貌。
审讯室被设定在了一个地下锅炉房内,导演特别指出,该空间内必须设有一条陡峭至极的楼梯通道。这一设计灵感实际上源于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出租车司机》中那段著名的狭长楼梯场景。为了实现导演的这一设想,制作设计团队不辞辛劳地寻找了一处具备所需楼梯条件的锅炉房。正是这样的细致安排,使得影片中局长将乔勇古踢下楼梯时,乔勇古能够呈现出多次翻滚的惊险场面,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震撼体验。
幕后花絮
在电影中,宋康昊扮演的角色与妻子共眠时,他的手轻柔地触碰了女演员的胸部。这一细节表现得如此自然,使得许多观众误以为这是宋康昊的即兴表演,并因此引发了众多争议。然而,实际上,这个举动是奉俊昊导演在剧本中深思熟虑后加入的,目的是为了展现这对已经共度七八年时光的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与亲密无间。相反地,那句在电影中广为流传的台词“你也每天吃饭生活吗”,却并非剧本中原本设定好的,而是宋康昊在拍摄吃饭场景时突然产生的灵感,即兴创造出来的。
在拍摄朴斗满和苏泰允首次相遇的戏份时,演员宋康昊与金相庆也正好迎来了他们现实中的首次碰面。为了更加真实地展现陌生人之间的尴尬氛围,奉俊昊导演决定摒弃传统的排练环节,直接投入拍摄。在拍摄过程中,宋康昊为了生动演绎角色的粗鲁与冲动,突然之间,他一脚将金相庆踢下了山坡。这一举动虽然并未事先计划,但却意外地带来了极佳的影视效果,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真实且充满冲击力。
在影片中,徐泰允因多次破案受挫,渐渐变得面容憔悴,疲惫不堪。为了真实还原这一角色状态,金相庆在拍摄过程中大幅削减了自己的饮食量和睡眠时间。他通过这种艰苦的自我挑战,最终成功地在影片中展现出了角色憔悴落魄的形象,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徐泰允所经历的挫折与磨难。
相关公司
资料来源:
宣传发行
上映信息
以上资料来源
票房信息
截至2024年3月26日,《杀人回忆》在全国的票房总成绩为120.8万美元。
影片特色
主题寓意
导演奉俊昊利用侦破杀人悬案作为故事的核心,实则意图展现20世纪80年代韩国军事独裁统治下潜藏的结构性暴力,以及当时社会体系的腐朽与无能。影片中,曹警官这一角色,虽非主角,但其重要性仅次于两位男主角,他的存在不仅为剧情增色,更深刻地映射出那个特殊时期的复杂社会背景。
1986年的韩国,正处于军政府的铁腕统治之下,艰难地探索着通往民主社会的道路。在频繁的暴力镇压与流血冲突中,民众的心灵深受创伤,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这样的社会背景,为一系列杀人案件的发生提供了土壤。而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如智力受限的少年、饱受性压抑的工人等,更是首当其冲地被怀疑为犯罪者。
导演奉俊昊巧妙地将军事独裁的阴影投射在曹警官这一人物身上。他脚上那双军靴,不仅象征着军政府的权威,也揭示了他作为权力者的身份。在审讯过程中,曹警官常常无视法律,滥用私刑,以残酷的手段逼迫嫌犯交代罪行。然而,在一次斗殴中,他却不慎被钉子扎入右腿,导致破伤风感染,最终不得不面临截肢的命运。这一情节,实际上是奉俊昊对当时韩国社会的一种深刻隐喻:只有彻底摆脱军政府的束缚,韩国社会才能迎来真正的民主曙光,实现新的生机与希望。
镜头语言
在影片中,朴斗满一共五次凝视镜头,每一次都饱含深意。首次,他与男孩对视时,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迷茫,仿佛在探索未知的世界。紧接着的第二、三、四次凝视,他面对嫌疑人时,眼神变得冷漠而坚定,仿佛已经洞察了真相。然而,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第五次凝视。这一次,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直接锁定了凶手的所在。这最后一个凝视,不仅打破了电影的“第四堵墙”,更成为了影史上令人难以忘怀的震撼镜头之一,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人物塑造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奉俊昊突破了传统悬疑犯罪类型片的既定框架,摒弃了以往非黑即白的人物设定。他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具有复杂性格和多元情感的角色,这些角色并非单纯地善良或邪恶,而是带有灰色调、充满暧昧性,既经历过痛苦挣扎,又展现出善恶并存的特点。
获奖记录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截止2024年3月15日)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该片作为一部犯罪题材的影片,对悬疑的设置和拿捏颇具大师水准,而阴沉压抑的气氛营造,亦堪比大卫·芬奇的《七宗罪》。此外,韩国电影特有的诙谐幽默,也时而在片中闪现,共同构成近乎完美的整体感觉。但是,如果《杀人回忆》仅止于此,那不过是部水准上乘的商业片而已。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对韩国军政府独裁时期的时代记忆,隐藏在一个连锁杀人故事背后。一切罪恶与愤懑,其实是关于那个时代的。片中的凶手永远在雨夜,宵禁警笛响起,街上空无一人时出来作案,这恰恰是对那个暗无天日年代的绝妙讽刺。至于结尾更是惊世骇俗——谁都没想到一个悬疑故事会以没有答案的方式收场。(网易娱乐 评)
负面评价
连环杀手惊悚片和相当晦涩的社会讽刺(至少对美国人来说)的混合体产生了一些震动(主要归功于砰砰作响的打击乐配乐),但几乎没有戏剧性的共鸣。(Sean Axmaker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