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巧,汉语词语,拼音是jī qiǎo,指能够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制造出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机械的一门技术,相当于现代语言当中的
工业革命。在公元前的战国时代就出现了机械代替人工的机巧思想,代表人物是墨子。后来宋应星将自己总结的机巧制作方式绘成了图纸的方式写出一书,即——《天工开物》。
宋
陈亮 《类次文中子引》:“汉高帝 之
宽简,而人纪赖以再立; 魏武 之机巧,而天地为之分裂者十数世。”
清
刘大櫆 《伯兄奉之墓志铭》:“盖先生自童幼读书,常自保其婴儿之性,不敢失坠。及长,而与众酬接,以至居官莅民,皆出其天怀以相付与,不知人世有机巧之事。”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别录》:“﹝邓荫南 ﹞性慷慨,又和易可亲,且机巧,能制炸弹。”
《
隋书·天文志上》:“ 吴 时又有 葛衡 ,明达天官,能为机巧。”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浑天球》:“曩於天主堂中,见西洋编箫一,上下三十二层,每层百管,鼓之以气,则风雨波涛,讴吟战鬭,与夫鸡犬禽鸟之声,同时并作,其机巧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