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柔性就是指机器系统运用储备的功能变化以应对系统环境变化的能力。
内涵解释
理解机器柔性需要重视下述几方面:
(1)机器的多种功能储备是机器柔性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储备的多功能间进行功能变化,才能变化迅速且不会耗用大量成本。这正是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运用的成果。这正可以解释为什么制造柔性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广泛关注。
(2)机器功能转换过程具有的特性,体现柔性特性,也决定了应对系统环境变化能力的大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①功能间转换所消耗的时间;②功能间转换所消耗的成本;③功能转换后功能的保持成度。
机器功能转换消耗时间的多少对机器的生产效率有巨大的影响。转换时间长,产量降低,生产提前期增加,竞争优势受损,因此要缩短功能转换时间。机器功能转换所消耗的成本的多少对于产品的成本有直接的影响。功能转换成本高,产品的成本增加,产品的成本优势受损,因此要降低功能转换的成本。
机器功能转换后功能的保持度是指生产的效率和精度保持程度。由于功能较长时间被储备,所以当重新变成被执行功能时,机器易出现各种差错,影响效率和生产精度。操作人员的工作熟练度衰减要比机器的更加明显和严重。生产效率和精度保持程度低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和生产提前期,同时降低产品的品质,降低产品的竞争优势,因此要提高功能转换后的功能保持度。
(3)机器柔性的价值是应对系统环境变化。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系统功能与环境的匹配关系总会因环境的变化而被打破。在频繁发生变化的环境中。环境对于系统存在的决定性作用要求系统必须保有多种功能。以保证在系统环境变化后依然能够建立系统功能与环境间的匹配关系。多功能的保有以及使得功能转换快速且低成本的努力无不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这对柔性构建提出了一个基础性要求。即:功能的储备要与环境的可能变化相匹配。如果储备的功能与变化后的环境不匹配,则功能储备就是浪费,同时也威胁到系统的生存。这要求柔性的构建具有强目的性,需要对未来环境可能的变化做估测。
价值
机器柔性是制造系统柔性的基础。机器柔性存在的价值是应对机器系统环境的变化。有两种需要应对的变化:一种是系统自身出现偶然性差错,不能保持原有功能,如机器故障停工等,此时需要有储备的零部件代替故障零部件,以保证经过调整后能够保证原有功能;另一种是系统环境发生变化,被需要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系统想要继续存在下去就需要通过变化获得新的被需要的功能。上述两种理论论述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应对机器偶然性损坏。当然需要对偶然性损坏带来的损害和柔性构建的成本进行权衡。
2.实现
产品多样化。机器柔性的存在允许一条生产线生产多种产品,这就形成了产品的多样化。产品多样化被普遍的认可为是一种重要的竞争战略。
3.降低新产品的引人难度。由于机器设备储备有多种功能,如果有些功能是为了日后的产品创新做的储备。那么当新产品引入时。所消耗的时间和成本就会相对较少。在快速竞争的环境下。快速引入新产品被视为有效的竞争武器。
综上所述,机器柔性具有重要价值,当机器具有了合适的机器柔性之后。竞争力随之产生。企业可以运用这种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并进而获得竞争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