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
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的最初形态。按照
恩格斯的说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拥有以下基本特征: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或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
自然现象的统一。
代表人物
唐·柳宗元
柳宗元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从七世祖柳庆官拜北魏侍中、封济阴公,到堂高祖柳奭、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曾担任各类官职,其父亲柳镇也出任过侍御史,其母家范阳卢氏家族一样世代为官,非寻常人家可比。照理说,这样的世系传承,应该工于政治,善做官面文章。
柳宗元自幼饱尝民间苦痛,耳闻目睹腐朽朝廷的种种罪恶,加上母亲的启蒙教育,一颗为民请命、纳民轨物的种子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扎下了根。
柳宗元对待事物发展的态度不同于常人,源于他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思维有差别,反映在他的文字里。
著名的《封建论》没有局限于封建制度本身“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的种种弊端,而是洞幽察微,见人所不见,发人所未发。“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条分缕析,逐层递进,而后得出“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柳宗元推崇古文运动、否定董仲舒“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批判神学、强调人事。《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不幸之中,未尝没有幸的萌生,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看待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
在贬谪期间,柳宗元撰写的大量文稿。一方面,有把握为官机会实现自己利济天下的愿望,希望事益于民,学报以国;另一方面,“......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三戒》)。这种理念复杂深邃,是透过哲理认识世界的朴素唯物主义。
比较能体现柳宗元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如《断刑论》、《天说》、《天对》、《时令论》。如《非国语·序》:“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既肯定《国语》的积极意义,又对其“诬淫”之说据理而驳,可谓言近旨远。
《断刑论》、《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辨》之类,代表了进步的社会历史观,并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天对》是柳宗元试图用唯物观释答屈原《天问》的鸿篇巨构,条分缕析,穷尽自然。柳宗元的解释未必都有科学依据,但贯穿其中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比如《天问》说“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柳宗元认为“当焉为明,不逮为晦。度引无穷,不可以里。”屈原问“何阖而晦?何开而明?”柳宗元说“明焉非辟,晦兮非藏。”屈原想要知道“增城九重,其高几里?”柳宗元说“增城之里,万有三千”。
《天说》则提出“功者自功,祸者自祸”的观点,行文诙谐风趣,更易为后人接受。
在自然的认知里,朴素而辩证地理解万事万物,才能更接近事物本源。《贞符》虽短,立意至高。开头即提出“於穆敬德,黎人皇之;惟贞厥符,浩浩将之;仁函于肤,刃莫毕屠。”这是典型的法家反天命思想,是对有神论的公开批判。柳宗元不信鬼神,在当时的科学水平条件诚属难得。
“永贞革新”失败后,革新派和保守派的斗争并未停息,柳宗元也在贬谪生涯中,对世界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晋问》极力夸赞晋地的山川形胜、丰饶物产,其中说道:“安其常而得所欲,服其教而便于己,百货通行而不知所自来,老幼亲戚相保而无德之者,不苦兵刑,不疾赋力。所谓民利,民自利者是也。”
中唐以后,战乱频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严重畸变的社会现实,催生了柳宗元的“民利”思想,“所谓民利,民自利者是也”。“安史之乱”撕破了大唐表面的最后一丝体面,柳宗元出生时,唐王朝已平定叛乱多年,却从此由盛而衰。”
在此转折期,柳宗元有机会与最底层的人民接触,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既有认识更有反思。在柳宗元看来,山川、矿藏、宝马、良材、河鱼、池盐等物产利民而非民利,“利民”不过外在的物质财富,“民利”则是国家长治久安给人民提供的开明政治大同景象,一切谋求私利、视民命如草芥的政治集团,永远不会为了利民而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
辩证看待历史发展,不以后人眼光强求前人,而对于前人“诳乱后代”的“淫巫瞽史”,假借天命神学愚弄人民的文痞现象,柳宗元也毫不客气地痛批。柳宗元把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他是中唐时期真正卓有贡献的杰出思想家,其无神论思想和批判精神,使得后人少走很多弯路。
明清·王夫之
(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人。他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
著作有
《周易外传》、
《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青年时期 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在长沙岳麓书院求学期间,与邝鹏升等组织“行社”,推崇学以致用,躬行实践。同时在衡州与好友管嗣裘、文子勇等组织“匡社”。24岁时与长兄王介之、好友管嗣裘在武昌考中举人,以《春秋》第一考中第五名,受到督学高世泰、考官欧阳霖、章旷等的器重。是年冬,王夫之赴京参加会试,途中得悉李自成农民军已席卷河南,攻克南阳,再围开封,打败明官军,明军决黄河堤灌农民军,竟使开封城淹没。“何事春寒欺晓梦,轻舟犹未渡江南”。王夫之的“进士梦”被风雷激荡的农民战争所浇灭。
1689年,一好友刘思肯到湘西草堂拜访他并为其画了一幅肖像,夫之看后作了一首诗,“把镜相看认不来,问人云此是姜斋。归于朽后随人卜,梦未圆时莫浪猜”。
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中,比较而言,黄宗羲贡献在学案和政治思想,顾炎武贡献在学风和民俗,王夫之贡献在哲学和史学。诚如钱穆所言,夫之“理趣甚深,持论甚卓,不徒近三百年所未有,即列之宋明诸儒,其博大闳括,幽微精警,盖无多让”。
王夫之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自觉,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不仅扬弃程朱陆王,批判地总结了宋明理学,而且精研易理,熔铸老庄,旁及佛道,博取新兴质测之学,将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形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王夫之沿着“即事以穷理”、“入德以凝道”“要变以知常”的认识路径,对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矛盾运动进行了“会其参伍,通其错综”的辩证考察,形成了道器合一、理欲合一、义利合一、性命合一、情理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彰显出“坐集千古之智”而又自成一家之言的学术传承性和学术创新性。
王夫之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影响了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和毛泽东等人,毛泽东在《讲堂录》抄有多处夫之语录,新中国成立后两次为“船山学社”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