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纹是中国传统寓意
纹样之一,是秦汉时期主流的装饰纹样之一。
起源发展
秦汉时期人们崇尚长生不老的仙境生活,朱雀作为“四神”之一以及其所包含的信仰
涵义,是人们羽化升仙思想的寄托载体;秦汉的朱雀造型是凤造型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时期;作为秦汉时期主流的装饰纹样之一,朱雀纹以动态王气的头部姿势、生动活泼的身体造型、优美有力的羽尾走势等形式元素,成为了一个经典的纹样造型;并且以想象特征、线性特征、王者之风等形式特征,成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一个经典的艺术符号。装饰艺术在西周时开始运用,而秦汉时期是装饰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图案丰富多采,以朱雀纹最为流行。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
凤凰,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因其形似鸟状,在南方, 火属性。朱雀形似凤凰,但却与凤凰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凤凰是百鸟之王,而朱雀却是天之灵兽,比凤凰更稀有尊贵,破坏力也更强。
产生背景
秦汉时期的朱雀纹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庙底沟彩陶中的鸟纹造型,在此基础上加以造型处理,注重整体神态、动态的细节把握,是中国凤造型发展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其造型元素、造型手法也为日后的凤造型起到了借鉴和铺垫作用。那么,为何传统的凤鸟造型会在秦汉时期以朱雀之名广为流传,而且在先秦的造型基础上产生了突破性的改变呢?这与秦汉流行道教文化、 统治阶级崇尚成仙思想等因素密不可分。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引人注目的时期,秦汉文化在战国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和综合,形成了西汉初年的黄老学说、西汉中期的新儒家学说,东汉时期又产生了道教,同时期佛教也从中亚传入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受到当时方士的影响,沉溺于求仙活动之中,除了在生前全面实践活人成仙术之外,他还在自己的陵墓中修建准备成仙的种种辅助设施。西汉早期,在政治大一统的格局下,原有的仙人思想不仅进一步地相互交融,而且得到了丰富和扩展,人们开始向往和憧憬长生不老的仙境,这也催生了秦汉时期所谓神秘色彩的艺术创作特征。
诸如以上因素,在秦汉的装饰题材中,大多为神仙思想或者羽化升天的宗教内容。由于人们信仰崇拜的改变,再加之道教文化的兴起,使得道教文化中“四神”的概念风靡。所以在秦汉时期,传统的凤鸟纹以道教“四神”之一(也称四方宿名之一)的“朱雀”这一形式和名字出现。“朱雀”被道教誉为南方七宿星君,在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850 ~ 933)所编纂的《太上
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南方神朱雀陵光星君包括南方7个星宿:“井宿天井星君,鬼宿天匮星君,柳宿
天厨星君,星宿天库星君,张宿天
秤星君,翼宿天都星君,轸宿天街星君。”关于朱雀的状貌,另在南宋吕太古《
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中有如此的描述:“
南方朱雀,
众禽之长,丹穴化生,碧雷流响,奇彩五色,神仪六象,来导吾前。”
因此,在道教文化流行的秦汉时期,人们将朱雀形象作为亲神好巫、求长佑生的精神寄托。朱雀成了当时主流文化中羽化升天思想的象征符号,传说中朱雀是南方的神明、是天上的七宿星君,它的象征意义迎合了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和渴盼,对长生的追求。所以,描绘和表现朱雀形象自然便成为了当时重要的装饰题材之一,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而生动。
出土文物
西汉
朱雀纹瓦当,于陕西西安汉代遗址出土。该瓦当畅圆形。鸟形为凤头、鹰喙、鸾颈、鱼尾,名为“朱雀”,未央宫南阙之瓦。
形式元素
秦汉时期的朱雀形象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的,由于秦汉砖土装饰载体的兴起和雕刻技术的成熟,所以这个时期朱雀形象一般是线面结合的,体形洗练,显得雅致、健壮。秦汉朱雀的造型姿态生动奔放,双翼张开,羽毛等细节特征也开始出现,她们或昂首伫立,或大步跨越,或展翅高翔,显得傲气十足,充满勃勃活力。这段时期,朱雀的形态以精巧的点(头部)、生动的面(身体)、优美的线(羽尾)等形式元素构成了其形象主调。
动态王气的头部姿势
在朱雀的整个形态造型中,最具动态引导性的就是鸟头这一元素。在这里,头的元素就像是视觉元素中的一个点,这个点对朱雀整体动态的表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秦汉时期,民间对朱雀形象的表述趋于丰富和多元,朱雀的头部处理不再是单一的侧面正朝前方姿态,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生动的动态姿势,这一时期的朱雀头部,或低头做衔食状、或顾盼回首、或眺望凝视、或引吭高鸣。民间匠人对朱雀头部动态的表现简练概括、传神精炼,雀冠造型也不再拘泥于形式。出现了多变的造型,如以三个一组的卷云纹造型呈现出“王”冠的感觉,或是双支的卷曲羽毛造型呈现出飘逸之感,或是以“S”形的单支羽毛造型呈现出挺拔奇长的雄性力量感。这些多变的头部动态,再辅以适应于头部动态的雀冠造型,展现出虎虎生威的王气活力。
这种从单纯造型到动态把握的塑造,给予了朱雀以生命力和艺术感,这显示着当时人们对视觉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运动感和韵律感有着很深刻的感悟,也意味着人们能够把主体的动态心理体验转化为平面上的物化形式,能够将主体的主观体验化为富有流动感的视觉形象中。
生动活泼的身体造型
秦汉时期的朱雀形象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身躯曲线化和概括化,其身躯造型是整体动态造型得到展现的载体。其体态多为勃发向上的“U”形轮廓,由颈至身又呈现出“S”形的曲线特征,再加上时而收拢向上、时而飞翔展开的翅膀,展示出一种矫健豪放、体态轻盈之风。秦汉朱雀纹样的腿部造型也极具特色,它截取鹤足的纤细骨感特征,以前腿向上迈进、后退脚掌地的蹬腿奔跑姿势,或以双足前脚掌着力的停歇动态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力量感。
秦汉时期的朱雀纹样将身躯概括化表现,形成具有一定体积的流线躯体,从而也将密集的朱雀身躯结构线条变得有条不紊,极大地扩大了朱雀纹整体的的覆盖面。由于秦汉时期朱雀纹常被用在方形和圆形的砖瓦之上,这种曲线造型也将纹样的适形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并且,秦汉朱雀纹样曲线造型和腿部姿势走向扩张,延伸了整体造型的形式感和空间感,打破了空间的平静,给人一种前方还有一大群动物或广阔的活动空间的联想。值得探讨的是,在收集到的朱雀纹样中,并没有飞翔在天空中的朱雀造型,都只是在地上奔跑或展翅于屋檐上的画像形式,并没有将其刻画成在空中翱翔。即便如此,其造型的蓄势待发、展翅欲飞的动态特征也传达出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强烈向往。
优美有力的羽尾走势
秦到两汉时期随着民间造型技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朱雀造型注重气势的张扬,为了体现这种蓄势待发的气势,其朱雀尾部造型处理是将尾巴拉长并加以曲线造型,形成气犹未尽、气势张扬的感受,体现气象万千的动感姿态。其尾部造型就像女性的裙摆一样,烘托气势形成一种连绵优美的体态。
首先,朱雀的尾部造型注重动态把握,尾部姿态主要是配合身躯、翅膀的走势,以展现整体动态。从现存的朱雀纹样中发现,当朱雀原地伫立时,尾部多为平行拖撒;当朱雀展翅欲飞时,尾部多为向下垂坠;当朱雀奔跑疾走时,尾部多为高高翘起的造型。这些生动的羽尾样式都烘托出了栩栩如生的朱雀整体形象,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讲:“汉代艺术生命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美”。
其次,秦汉时期的朱雀尾部造型多向上或者向下蜷曲,末端分开3股或者4股,羽毛曲而向上或下铺展,烘托出俊秀的身躯,也增加了尾部造型的变化感和丰富感。常见有3个1组的卷云纹,或是分叉群组的羽毛轮廓。这个时期朱雀的羽尾造型就如同一个平衡器,当构图满负荷时,尾巴微翘,形体不张扬,使画面不出现凌乱之态;而当画面构图分散时,朱雀的尾巴就做各种舒展曲线,这样既打破了古板局面,又使画面平添了许多自由活泼的氛围。
形式特征
羽化升天的想象特征
朱雀形象具有内在涵义上的象征性和外在造型上的整合性。它是古代先民虚构和臆想的一种理想化产物,朱雀造型融入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雀头、鹰嘴、鹤足、家禽翅膀等元素特征,这也决定了她的主观性和超现实性特征。通常,造型艺术为了强化其主观表现性,或者寄托某种特定的思想,就必须对客观形象进行提炼与概括,造型形式感要求简化、条理、抽象化、符号化。朱雀形象是神化想象的思想产物,由于它在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南方神明、天上星宿等特有的文化属性,成为了秦汉时期人们精神世界里的神往之物,她是人们得道升天、羽化成仙的
幻想道具。所以民间匠人在对她的形象塑造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色彩和愿望,匠人们在设计中借鉴自然中的多种优美形态,对朱雀的塑造都不以真实或形似为创作目的,但它也不完全背离自然物象,而是利用有限的“形”去表达延绵不绝的“意”。
矫健有力的线性特征
秦汉的朱雀造型,特征之一就是向心式线性造型,其整体造型向一个看不见的心点延伸或聚拢,以形成一种拉伸的张力感,渲染动态之美。并且,秦汉朱雀纹样的线性造型处理传递出浓烈的骨感特征,如头部、颈部,尤其是腿部造型纤细却有力,这种有力的骨感体现出一种矫健有力的蓬勃生命气势。秦汉时期人们在设计构图中增加了理想化的元素,如伸展到极限的身体弧线等,民间匠人以这种生动的弧线来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朱雀的造型形象矫健有力、动感多变,形式的动感方向呈曲线流动,体现出轻快、活泼的视觉审美特征。流动的线能造就不同的视觉效果,线的弹性、坚韧、聚合又能营造出面的体积感、节奏感、运动感。秦汉的民间匠人使用这种富有流动感的曲线造像,这些线性特征将朱雀的动感、活跃刻画得淋漓尽至
大气洗练的王者之风
秦汉朱雀造型,删繁就简、变直为曲,整体简洁又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传递出威风凌凌的王者之风。秦汉朱雀以极具张力的曲线造型,民间匠人多选取正或者三分之一侧面的视角,通过各种元素的集合突出其性格特征,夸张动态气势,形成粗犷奔放、霸气十足的整体形象。朱雀的尾部翘起,并以几缕尾羽填补空间,头颈做“S”形弯曲,雀冠与雀尾造型元素统一,这些元素概括地表现了朱雀的整体形象,其前脚着地,冠羽扬起,既表现了朱雀整体动态的力量感,又传递出其傲气十足的王者气势。整体造型是在营造一种翘首以待的王者风范,这种寓意于形的造型手法在中国画像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秦汉时期,朱雀造型从一个描绘自然具象之物发展成一个意象的反映民族审美和精神向往的概念之物,其造型的头、身、尾的动态组合,散发着一股内蕴之力、奔腾之势,进而以艺术符号的形态流传了下来。
秦汉朱雀造型体现的不再是神怪的狞厉之感,而是人神合一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朱雀形象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崇尚神仙思想特别是祈盼羽化升天精神的写照,其造型形式富有想象力,无拘无束、王气十足,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阶级特质和社会风向,她的亦真亦幻、丰富绮丽,是
华夏民族传统画像艺术造型的智慧结晶,也体现了
秦汉时期朝气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秦汉的朱雀造型是凤造型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朱雀造型一改先秦几何化、构成化、纹样嫁接的特征,而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较为意象的动物单体造型。朱雀形象是中国古代装饰艺术史上最具有艺术气质的动物造型样式,她强调的是整体的美,突出的是身姿动态的气势。其表现形式自由而率性,奔放中不失韵律,散漫中不失秩序。在这些多变的造型样式里,却蕴含着无限的空间感,这也为其形象适应各种装饰载体提供了灵活的、适形的骨骼单元架构。